每年千萬遊客的美國酒莊,竟然發跡於一場審判

美國不僅有開心果,大杏仁和紅提子,更有在酒窖當中隨著滴答作響的秒針不斷醇化的葡萄酒。加州的納帕已經享譽全球40多年,藍裕文化酒莊規劃設計師也對此地有了近20年的認識,納帕如何崛起的?為什麼美國的酒在中國如此的稀少?也許,秘密要從那場世紀盲品會說起。

加州葡萄酒——從一場品酒會說起

這是一場撼動歐洲大陸的世紀盲品會。

這場酒會被世人稱為“巴黎審判”,希臘神話中的“巴黎審判”最終導致了特洛伊戰爭的發生,而這場品酒會,也引發了新舊世界葡萄酒曠日持久的抗爭與對撼。


每年千萬遊客的美國酒莊,竟然發跡於一場審判


法國酒一家獨大的神話由此被打破,從那以後,美國加州葡萄酒開始與法國葡萄酒分庭抗禮,一個新的美酒國度開始崛起。


每年千萬遊客的美國酒莊,竟然發跡於一場審判


故事的主角是一位來自英國的葡萄酒商人Steven Spurrier。那時的他在巴黎開了一間葡萄酒商店,同時還開了一間葡萄酒學校為他的客戶提供配套的葡萄酒教育服務。他在曾經嘗試過一些客人帶來的加州葡萄酒,他對這些高質量的加州酒的非常有感觸,突發奇想打算做一場法國酒和加州酒的“對抗賽”。於是,他親自飛往美國加州挑選了6款赤霞珠紅葡萄酒和6款霞多麗白葡萄酒與4款頂尖波爾多紅葡萄酒以及4款勃艮第白葡萄酒對陣。


每年千萬遊客的美國酒莊,竟然發跡於一場審判


1976年5月,他通過各種私人關係邀請到了9位法國美食美酒圈裡舉足輕重的人物當評審,其中包括頂尖酒莊羅曼尼康迪酒莊的莊主,法國原產地命名委員會的代表,法國著名雜誌《葡萄酒評論》的主編,巴黎銀塔餐廳的主人等等。他試著去邀請記者,而那時記者們一聽是加州葡萄酒品鑑,全都沒了興致。只有當時供職於《紐約時報》的老友GeorgeTaber賞光參加,後來他也成為了唯一一位親自見證這一歷史性時刻的記者。


每年千萬遊客的美國酒莊,竟然發跡於一場審判


Steven Spurrier在事後坦言,他根本沒有想到美國葡萄酒會把不可一世的法國葡萄酒打敗,他用了法國最頂尖的波爾多和勃艮第葡萄酒與加州葡萄酒相互比拼,那時僅僅是希望以此能吸引到一些媒體對加州葡萄酒的注意力。


每年千萬遊客的美國酒莊,竟然發跡於一場審判


然而,事情的發展卻是極具戲劇性的。比賽採用蒙瓶試飲的方式,沒有人知道他們杯中的到底是哪一款葡萄酒,來自哪一個國度。當這些法國的頂級評審們搖頭晃腦的給這些葡萄酒品鑑打分之後,卻得到了這樣的最終結果:


每年千萬遊客的美國酒莊,竟然發跡於一場審判


紅葡萄酒的冠軍是來自美國的鹿躍酒莊Stag’sLeap Wine Cellar,他以僅1.5分的差距,打敗了法國波爾多的傳奇酒莊木桐酒莊Chateau Mouton Rothschild,一級莊奧比昂Haut Brion以及超二級莊雄獅莊LeovilleLas cases以及玫瑰山酒莊Chateau Montrose。而加州的白葡萄酒Chateau Montelena更是超越包括Domaine Roulot, Ramonet, Leflaive一眾勃艮第白葡萄酒名家位列榜首。


每年千萬遊客的美國酒莊,竟然發跡於一場審判


比賽結果一出,這些來自法國的評審徹底驚呆,還有人為了保全聲譽企圖搶回打分的記錄表,甚至有人一直到2005年都不願公開談論這場品酒會。其他的評委之中,法國原產地命名委員會的負責人幾乎丟了工作,當時的瑪歌村市長PierreTari被要求辭職,巴黎銀塔餐廳的主人由於出席了酒會被同行排擠,羅曼尼康帝酒莊的聯合莊主Aubertde Villaine也被另一位莊主“鐵娘子”Lalou Bize Leroy一直埋怨,並且不斷接到人們的抗議電話。


每年千萬遊客的美國酒莊,竟然發跡於一場審判


在法國媒體的一片噤聲之中,美國媒體以《時代》雜誌為首,開展了對事件的報道,整個世界在那一年認識到,在大洋彼岸,有著這樣一個充滿陽光和美酒的產酒區——美國加州,也讓世人永遠記住了Chateau Montelena和Stag’s Leap Wine Cellar這兩個打破法國酒神話的加州酒莊。

玩轉今日加州

如今的加州的葡萄酒業經過四十餘年的不斷髮展,已成為全球第四大葡萄酒生產地(排名在法國、西班牙、意大利之後),全加州58個郡中有48個郡種植釀酒葡萄共535,000英畝(217,000公頃),佔總領土的近1%。全加州共有約3,500家酒莊,4,600名葡萄酒果農, 每年有256,000,000箱的葡萄酒產自加州,佔美國葡萄酒總產量的90%。加州的葡萄酒旅遊業也是極其發達,每年有2,070萬遊客來到遍佈美國的酒莊參觀,各種酒莊遊的路線和項目一應俱全,在任何一家酒店,你都能看到宣傳酒莊遊的小冊子,僅需一個電話,你就可以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每年千萬遊客的美國酒莊,竟然發跡於一場審判


加州擁有南北縱深1300公里海岸線,21萬公頃葡萄園,以溫暖乾燥的地中海氣候為主,但是各個產區地形地勢不同,小氣候多變,也造就了不同產區的特色。充滿陽光的加州由於受太平洋沿岸洋流的影響,既可以出產喜寒涼的葡萄品種,又可以種植喜溫熱的葡萄品種。由於中央山脈的阻隔,沿海和內陸的氣候差異非常大。在中央山谷附近的Lodi,Madera等產區更為乾燥,土質也以沙土為主,晝夜溫差相比海岸線附近大很多。


每年千萬遊客的美國酒莊,竟然發跡於一場審判


加州最知名的三個產區當屬納帕,索諾馬和帕索羅布萊斯PasoRobles。位於北部的納帕和索諾馬產區在加州知名度最高,納帕山谷是海岸沿線最溫暖乾燥的產區,以出產渾厚的赤霞珠紅葡萄酒聞名。大名鼎鼎的納帕山谷葡萄酒雖然銷售額佔加州葡萄酒的百分之二十,但是產量卻僅佔加州的百分之四。與納帕山谷相隔不遠的索諾馬產區相對寒涼,以出產黑皮諾和仙粉黛Zinfandel葡萄酒為主。另外位於中部的PasoRobles在舊金山與洛杉磯之間,是加州發展最快的葡萄酒產區,2013年被WineEnthusiast雜誌評為年度葡萄酒產區,以種植法國隆河谷常見的葡萄品種為主,也是混釀葡萄酒的天堂。


每年千萬遊客的美國酒莊,竟然發跡於一場審判


美國作為一個移民國家,在吸收不同國家文化的同時,葡萄酒業也因此變得更加多元化。

在加州你幾乎可以找到世界各地的主流葡萄品種,眾多意大利移民也讓如Sangiovese,barbera等意大利葡萄品種在加州盛行。加州標誌性的葡萄品種是赤霞珠CabernetSauvignon,仙粉黛Zinfandel和霞多麗Chardonnay葡萄。其中仙粉黛有時會被做成被當地人稱為WhiteZinfandel的桃紅葡萄酒,在許多加州葡萄酒酒莊參觀時,都會有人為你遞上這一杯介紹加州最有特色的WhiteZinfandel,並滿臉自豪的講它的故事與你娓娓道來。

重回“巴黎審判

來到加州,因“巴黎審判”而成名的兩家酒莊Stag’s leap wine cellar 和 Chateau Montelena是絕對不容錯過的。

1

Stag’s leap wine cellar


每年千萬遊客的美國酒莊,竟然發跡於一場審判


Stag’s leap winecellar位於納帕市以北大約6公里的鹿躍區,5人以下的品鑑無需預約,酒莊推出的一個30美金的品鑑套餐可以嚐到酒莊的一款霞多麗白葡萄酒和三款旗艦赤霞珠葡萄酒,三款赤霞珠分別是FayEstate Cabernet Sauvignon,Cask 23Cabernet Sauvignon,S.L.VCabernet Sauvignon。其中S.L.VCabernet Sauvignon 葡萄酒的1973年份即是1976年巴黎品評會拔得頭籌的紅葡萄!這會是一次非常有趣的品鑑,同樣的葡萄品種同樣的年份,區別僅在於出產的葡萄來自不同的葡園。這樣出產的葡萄酒是否也會風格迥異?親自嘗過之後你一定會感慨這其中給你帶來多麼大的驚喜。


每年千萬遊客的美國酒莊,竟然發跡於一場審判


到了酒莊還可以去看看酒莊之中的“歲月手記”Handsof Time 。2003年,35位曾經在鹿躍酒莊工作過的釀酒師和種植學家在2月份的一個特殊的日子裡,在酒莊留下了自己的“手記”。這個如好萊塢星光大道一般的手印牆,是莊主為了紀念這些釀酒師為酒莊做出的貢獻而留下的,它也不斷提醒著人們在這麼多人的努力之下才成就了今天的鹿躍酒莊。

值得注意的是,在鹿躍區有著兩家“鹿躍酒莊”——Stag’sLeap Wine Cellar和Stags’ Leap Winery,非常容易混淆。區別只在單複數,前者是單數Stag’s,後者是Stags’。兩家網站的域名也不同,鹿躍酒莊Stag’sleap Wine Cellar是Cask23.com,而鹿躍酒園Stags’leap winery是Stagsleap.com。筆者曾經慕名參加酒莊的採收,結果因為弄混域名,沒能成行。

2

Chateau Montelena

離開鹿躍酒莊再向北半小時左右便能夠到達ChateauMontelena。 這個加州傳奇白葡萄酒酒莊莊主JimBarret像如今許多加州酒莊莊主一樣,也不是科班出身,他是朝鮮戰爭中的潛艇部隊中尉,戰後他擔任律師事務所的高級合夥人20餘年。然而,他的夢想卻始終是擁有一間世界一流水準的酒莊。


每年千萬遊客的美國酒莊,竟然發跡於一場審判


在1972年,他買下了ChateauMontelena並重新修整了雜草叢生的葡萄園,在買下酒莊4年之後,酒莊出產的1973年霞多麗白葡萄酒在巴黎品評會上一舉成名。有趣的是,早期由於新種植的赤霞珠葡萄還未足夠成熟,JimBarret將更多的經歷放在外購的霞多麗白葡萄上,而正是這外購的霞多麗葡萄的出產成就了酒莊的傳奇。


每年千萬遊客的美國酒莊,竟然發跡於一場審判


藍裕文化

美國葡萄酒的崛起,其實充分說明了酒莊和工業旅遊的發展歷程。企業有過硬的產品,才能佔據市場。但是酒香也怕巷子深,所以就需要像“巴黎審判”這樣,抓住文化的根源,在品質上不熟人的情況下,如何讓大眾熟知?這就依賴於後“巴黎審判”時段炒起來的名聲。如何實至名歸才是真正考驗酒莊能力的關卡。用酒莊旅遊的方式,讓遊客沉浸其中,這是藍裕文化工業旅遊和酒莊規劃設計師一致認同的方式,也是我們精於打造的產品。抓住機遇,打造爆款,這是當今全域旅遊大背景下和文化和旅遊部融合藍圖下廣大企業需要考慮和抓住的機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