辭退員工、拖欠經銷商款項 第1車貸或面臨資金荒

本報實習記者 石健 記者 劉穎 何莎莎 北京報道

裁員潮已經逐步蔓延至互聯網金融行業。

近日有第1車貸員工向《中國經營報》記者爆料,公司在沒有任何提前通知的情況下,員工接連收到公司的辭退通知書,“還沒說清楚離職的後續問題,就‘被離職’了”。類似的情況同時發生在數十名員工身上,涉及公司技術開發部、測試服務部等。

與此同時,記者在一份第1車貸經銷商聯合發佈的公告中看到,第1車貸拖欠經銷商返利1000多萬元,欠保證金6000多萬元。

對於裁員的具體原因,第1車貸方面僅表示正在進行業務調整,並未對未來調整方向作出解釋。對於拖欠經銷商費用的問題,第1車貸方面表示,是由於合作資方佔壓了該部分資金,致使其在整體流程和時效上出現了問題;另一方面,是由於部分經銷商在前期經營過程中有一定違規操作,為了避免風險,採取了主動干預和風險管控。

一年裁員4批

根據天眼查平臺顯示,第1車貸全稱為上海鋒之行汽車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公司業務涉及汽車金融、融資擔保、融資租賃及理財投資等以汽車金融為軸心的汽車全產業鏈整合服務。

在一個“第1車貸離職員工微信群”,《中國經營報》記者與多位離職員工取得了聯繫。一位工作了3年的老員工李明(化名)對記者說:“工作3年了,其實挺有感情的。”可是12月12日,李明卻收到了一封辭退通知書,內容為:“在勞動合同履行過程中,發現您違反《員工手冊》的規定,本公司決定2018年12月12日終止與您的勞動關係。”辭退通知書落款及公章為北京知閒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對於什麼原因違反了《員工手冊》,另一位離職員工小丁表示,有幾位員工是因為聽說要被辭退和單位爭論起來,隨後便收到了這份辭退通知書。“可是這不代表這批離職的幾十人都違反了《員工手冊》吧?”小丁認為,這份辭退通知書不足以證明員工已經離職,還需要一份離職證明。“但公司的回覆是,想要離職證明,必須要簽訂一份自己違反《員工手冊》的說明。”

根據《勞動法》有關規定,單位有權利與員工解除勞動合同,但是要提前30日告知員工,與此同時,還應該妥善協商涉及工資補償等方面事宜。然而,一位第1車貸已經離職員工表示,公司今年以來已經經歷了4次裁員。“前3次有補償,具體多少錢不清楚。但是,這一次公司明確表示,辭退員工沒有補償,只承諾12月25日前,發放截至12月12日前的12月工資,可到現在也沒兌現。”

隨後,記者又與一位10月20日離職的員工取得了聯繫,該員工說:“有賠償協議,但是至今還沒有收到賠償金。”與此同時,該員工表示,從今年5月開始公司第一批裁員,她所在的產品測試團隊有20多人,那次裁掉了6人。10月20日是今年公司第二批裁員。第三批裁員為12月10日。

當記者問及離職員工是否找到勞動部門進行維權時,該員工表示:“仲裁局通知公司法人代表、CEO郭超到仲裁局參與調解,但是公司只委派人資和財務人員出面,給出的解釋是,公司沒錢了。並且由於法人代表沒出面,沒法簽字,至此調解失敗。”

對於裁員的具體原因,第1車貸方面回應稱,公司近期根據未來業務發展方向,及全國各大區域整合進展,按照不同業務條線、不同崗位職能進行統一動態調整。

不過,記者在採訪中發現,被裁員工中技術人員佔了大多數。這一觀點也在第1車貸相關負責人口中予以證實。不過對於具體的裁員人數,該負責人僅表示沒有網傳的70%那麼誇張,並未對具體裁員情況作出答覆。

事實上,有不少離職員工表示,就在前不久,公司還在開發新項目,對於突然的裁員,一方面表示不解,另一方面也意味著項目的終結。那麼,未來公司調整方向是怎樣的?第1車貸方面沒有對此給出回應。

該負責人還表示:“針對被調整員工,公司按照規章制度辦理了相關手續。同時,公司為照顧三期員工等特殊人群已盡最大努力做了妥善安排。對於爭議的解決,我們將嚴格遵照《勞動法》及國家相關規定落實。”但是,對於員工補償、為何簽署“違反《員工手冊》”等具體細節,對方沒有給予回覆。

對此,卓政律師事務所律師白逸民表示,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二十五條之規定,除違反服務期約定和違反競業限制約定兩種情形,用人單位不得與勞動者約定由勞動者承擔違約金。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中約定,如果勞動者未提前30日書面通知解除勞動合同,滯後一日按勞動者一日工資累計補償用人單位違反法律規定。

那麼,什麼情況公司可以不提前30天告知員工離職?“只有兩種情況:員工在試用期內不符合錄用的情況下可以直接解除勞動合同;員工在工作期間嚴重違反公司規定造成重大損失且有違法行為,可以直接解除勞動合同且不用進行經濟補償。”白逸民這樣說。

拖欠經銷商7000餘萬元

員工“被離職”的同時,涉及經銷商方面也問題不斷。

記者在一份第1車貸經銷商聯合發佈的公告中看到,第1車貸拖欠經銷商返利1000多萬元,欠保證金6000多萬元。記者隨後撥打了其中一位經銷商高師傅的電話。高師傅表示,除了墊資之外,第1車貸還拖欠相關酬勞。

高師傅算了一筆賬:“我是5月加盟的第1車貸,當時交納了5萬元的加盟費,對方說這筆錢會每季度按比例返還,但是至今也沒有返還過。與此同時,從9月開始,本該返還的佣金也沒有給。除此之外,就是墊資,因為購車貸款要走程序,過戶、抵押、放款,有個時間差。現在很多經銷商都在自己墊資。”高師傅表示,他們這類群體有一個微信群,裡面有100多人,都是來自全國各地的車商。

談及拖欠資金情況和經銷商是否討說法的時候,高師傅說:“我們之前找過第1車貸,公司承諾明年1月第一個星期會落實欠款,我們都在等。”

針對上述問題,第1車貸方面給出的解釋是,汽車市場遭遇寒冬,整體銷量連續多月出現負增長。在金融信貸緊縮、汽車行業不景氣的雙重影響下,部分經銷商普遍面臨著庫存過高、流動性緊張、運營成本攀升、毛利下降等經營困難。

第1車貸方面表示,經銷商普遍關心的返傭、放款、保證金等問題,一方面是由於合作資方佔壓了該部分資金,致使其在整體流程和時效上出現了問題;另一方面,是由於部分經銷商在前期經營過程中有一定違規操作,並在市場環境低迷的情況下暴露出不同程度上的經營風險,為了避免內部系統性風險的爆發,採取了主動干預和風險管控。

那麼,資金鍊是否存在斷裂呢?第1車貸方面表示,整個汽車行業都面臨資金面短缺的問題,並不是第1車貸的問題。第1車貸的資金渠道還是比較豐富的。

有業內人士分析稱,汽車金融是重資產遊戲,需要雄厚的資金做支撐。一方面由於監管、市場等多方面因素導致資金端收緊;另一方面今年以來汽車市場大幅下滑、汽車銷量大幅下降都是導致第1車貸資金出現問題的原因。“也可能是前期風控沒有做好,導致在行業大環境不好的時候,一些老賴開始不還款,導致逾期大規模爆發。”該業內人士補充道。

對於第1車貸經銷商墊資問題如何處理、辭退風波後續進展等問題,本報記者將持續予以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