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常說“春宵一刻值千金”,為什麼大家都不願意說它的下半句?

眾所周知,中國的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而我國的文化,更是在經過了幾千年的沉澱和積累後,更為的耀眼奪目,而這眾多的文化,大多都顯現在我們的生活中,現在人們的生活樂趣多樣化,但是電視依然是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那大家在看電視劇的時候,都會看到一些結婚洞房的場景,而無論是古裝劇還是現代劇,在出現這個場景的時候,很多人都會想起一句名言“春宵一刻值千金”。

人們常說“春宵一刻值千金”,為什麼大家都不願意說它的下半句?

而這句名言,在古代的時候,更是經常用到,除了在成親時用作祝福語之外,一些達官貴人逛青樓的時候,也經常會用到這句話,而這句“春宵一刻值千金”的意思,就是讓一對新人好好珍惜洞房花燭的時光,畢竟一生只有這麼一次嘛,那麼,大家知道“春宵一刻值千金”這句話的下半句嗎?其實這下半句才是精華所在,那為什麼卻沒有人提及呢?

人們常說“春宵一刻值千金”,為什麼大家都不願意說它的下半句?

“春宵一刻值千金”的下半句是“花有清香月有陰”,而這兩句話,其實是出自大文豪蘇軾的《春宵》,其真正的意思是,描述春天的夜晚十分寶貴,花朵盛開,月色醉人,而且這兩句不僅寫出了夜景的清幽和夜色的宜人,更是在告訴人們光陰的寶貴,提醒人們不要虛度光陰,安全是愛情無關的,但是後來卻被人們用到了新人洞房時,用來祝願和提點新人的話語,那麼它的下半句,大家又為什麼不願說呢?

人們常說“春宵一刻值千金”,為什麼大家都不願意說它的下半句?

其實,即便是學過古詩詞的人,也不一定熟悉這首詩的存在,說到底已經傳了這麼久,更何況也很少有人知道,這首詩的出處,再加上又是用來形容男女之情的,自然就不會出現在教材中,而且蘇軾一生作了那麼多的名詞詩句,這只不過這眾多的詩詞中,不那麼起眼的一首,除了對古詩詞特別有研究的朋友,不然,真的很少人知道這首詩的存在。

人們常說“春宵一刻值千金”,為什麼大家都不願意說它的下半句?

而且,既然這句話既然已經被曲解了那麼久,而人家既然是結婚,自然挑的都是大好的日子,這大喜的日子,不就是圖個吉利熱鬧嘛,若真是有人在這一天,突然站出來說,這句話根本和愛情無關,豈不是很掃興?還會被人說“無趣”不是?再者便是,男女之間的事情,本就和“春”有著莫大的關聯,所以,自然而然的也就被人們,當作了祝福新人的話語了,既然這前一句已經被人們都當成了一句俗語,那還有誰會去在意那後半句呢不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