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化迅速的神祕白高大夏國,差點掉進自己挖的坑裡被埋住

西夏國是一個神秘的國都,前半段由於母后臨朝,導致皇權不振,皇權能夠真正達到至高無上的地步,唯有崇宗李乾順在位中後期。可是經過了乾順的振興之後,就在他兒子仁孝那一代,卻又出現外戚擅權,威逼皇帝分國,皇權幾乎再度萎縮的情況。 

進化迅速的神秘白高大夏國,差點掉進自己挖的坑裡被埋住

長期的外戚集團凌駕在皇權之上

雖然經過開國皇帝李元昊的不懈努力,把豪門大酋家族剷除,提高皇權,隨著元昊稀裡糊塗的死了,西夏國政落入沒藏氏兄妹手中,開啟母后臨朝之門,從那時候開始,西夏的外戚就凌駕在皇權之上。

和後漢差不多一樣,外戚集團強大,迫使皇帝蟄伏,皇帝長大後,剷除孃舅家族,重振皇權,然而,皇帝又早死,依舊是小皇帝繼位,新的太后繼續臨朝,外戚集團繼續凌駕在皇權之上,如此惡性循環。

進化迅速的神秘白高大夏國,差點掉進自己挖的坑裡被埋住

直到宗主國遼國毒殺小梁太后,李乾順親政,才結束母后臨朝的狀態。但僅僅過了乾順一代,他的兒子仁孝又面臨嫡外公任得敬擅權的局面,甚至被迫分國,仍然在宗主國金國的幫助下才剷除任氏外戚集團。

為什麼經過李乾順全面實現封建制振興皇權之後,仍然出現任得敬分國事件呢?這就得從党項的社會形態來分析了。

社會形態進化飛速的党項羌

党項和宕昌都自稱獼猴種,他們有親戚關係,宕昌被北周消滅後,党項吸收宕昌開始變強,自稱瑪,瑪的羌語意思為美滿幸福,吐蕃人稱党項羌為弭藥。

六世紀末,党項羌內部的社會形態是父權制剛剛代替母權制,處於原始社會氏族制末期,在青海草原過著沒有文字沒有曆法的遊牧生活,“但候草木以記歲時”。

各個家庭從氏族中分化成一個個與他人不相往來的部落,並擁有首領酋帥,最初這種部落是有一定血緣關係的,依靠血緣關係為家庭單位去爭奪物質利益,因此被漢族史家記成“崇尚武力”、“好為盜竊,互相凌劫”的民族。

進化迅速的神秘白高大夏國,差點掉進自己挖的坑裡被埋住

而党項的尚武精神又是他們後來能夠建國的根本,這個時候,党項羌沒有法令,自然也沒有徭役賦稅。

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男性權力的擴大,女性成了這個家族部落的私有產品,特徵就是党項羌的收繼婚制度。而党項羌受吐蕃脅迫開始遷徙,遷徙過程中與先進的漢族勢力接觸,受漢文化的影響,党項羌的氏族制迅速崩潰,過渡到奴隸制社會。

党項羌遷徙的地方都是漢族人長期生活過的封建社會文明之地,因此,只知道畜牧的党項羌開始學會農業技術,生產的提高,部落越發繁衍、人口增多,貧富分化越來越大,也產生了不少依靠劫掠為職業的武士和貴族。

進化迅速的神秘白高大夏國,差點掉進自己挖的坑裡被埋住

因為畜牧業發達,可以和漢族交換用品;因為劫掠使民族習性越發剽悍,各部落勢力就有大有小,就有火拼,就開始有結盟和背叛。當時的大唐也經常利用党項羌各部的矛盾分化統治羈縻他們。

雖然五代時期中原漢文明政權權威不在,但漢文化對党項羌的影響卻是無時無刻不在滲透,因此在李繼遷、李德明父子重新崛起之際,站在由宋太宗的介入而打破的奴隸制基礎上,迅速進入封建制形態。

夏國封建制度的艱難蛻變

德明父子時的封建化並沒有完成,他們對國內的大小領主還是需要分封官職、領地來羈縻,這也說明他們的封建制是鬆散的,不健全的,只能稱為早期封建制,或者說是封建領主制。

1038年元昊建立國家,一直在為了集權、為了真正實現封建化而大展拳腳,和世家領主進行反覆鬥爭,把能夠威脅皇權的大領主家族例如衛慕氏、野利氏等等全部剷除。

進化迅速的神秘白高大夏國,差點掉進自己挖的坑裡被埋住

如果元昊的繼任者繼續鞏固成果,党項會更早實現徹底封建化,但是由於涼祚幼衝,國政落入母親沒藏氏兄妹手中,沒藏氏家族又成了凌駕在皇權之上的大領主,包括涼祚之後的大小梁太后家族。

這些母后臨朝的家族為了鞏固自己的權力,只能恢復部落聯盟的領主舊制,來籠絡那些領主鞏固自家的權利,從涼祚時期到乾順初期,夏國的皇權就是這樣被抑制和削弱的。

從元昊開始,夏國的皇帝都酷愛漢文明,涼祚廢除蕃禮,改從漢禮,還向趙宋帝國求婚,秉常也接受漢臣李清的建議和宋國交好,乾順更是傾心漢化,在母后被遼國毒殺後,趁勢徹底振興皇權,實現夏國的封建化。

進化迅速的神秘白高大夏國,差點掉進自己挖的坑裡被埋住

李乾順在位時期,是夏國的封建頂峰,徹底完成封建制的進化,首次正式分封宗室為王,並實現皇權獨尊的地位,能夠廢黜皇帝看不順眼的大領主,可以討伐違抗皇命的酋帥。

為了進一步鞏固皇權的至高無上,乾順大力推行封建儒教,建立國學,培養官僚人才,以城市為統治中心,想象一下,南北朝末期,党項羌還在青海過著樸實的原始遊牧生活,到了後南北朝對峙時代,就成了定居的以畜牧農業為主的民族,跨越力度也夠大的。

外戚集團性質不同是因為社會形態的不同

夏國的三家外戚集團四位執政:沒藏氏家族的沒藏訛龐,梁氏家族的梁乞逋、梁乙埋,任氏集團的任得敬。

這三家四位有明顯的不同,沒藏氏、梁氏家族性質相同,任氏則是另一種性質,性質的不同卻是因為夏國的社會形態不同。

沒藏氏和梁氏都是在皇權即將崛起時,新皇帝年幼,才獲得掌權的機會,他們還分別得到來自太后姐妹的支持。

進化迅速的神秘白高大夏國,差點掉進自己挖的坑裡被埋住

那個時候皇權即將崛起,但是仍然沒有完全崛起,國內的大豪酋依舊有很大的勢力,皇權並沒有獲得提高,沒藏氏和梁氏兩家的就從籠絡豪酋領主入手,推翻皇帝為了振興皇權而進行的改革,全面實現夏國的歷史大倒退,從而實現他們家族凌駕在皇權之上的目標。

任得敬就不同前兩家了,首先,他並沒有得到他女兒任太后的支持,這位賢良淑德的皇太后反而在拖父親的後腿,但是

任得敬仍然差點實現自己的夢想,幫助他的人卻是他的便宜外孫仁宗李仁孝。

党項人的習性就是尚武,尚武精神永在,才是夏國的立國根本,比如元昊、涼祚父子雖然傾心漢化,但是党項族人的本質他們並沒有拋棄,畢竟他們是以武立國。

進化迅速的神秘白高大夏國,差點掉進自己挖的坑裡被埋住

隨著李乾順的全面漢化時,也沒有丟棄党項崇武重法的特性,還趁著遼宋滅亡大大的擴展自家的領域。

等仁孝繼位後,就效法乃父崇尚文教,使夏國全盤儒化,直接屏棄了党項的尚武習性,仁孝的改革雖然對經濟文化提高有助益,但是對党項的民族特徵卻是一種背叛和傷害。

因為尚文抑武,党項貴族漢化加深了,逐漸失去武勇騎射的習慣,整個統治階層都是軟弱的,反而被接受党項剽悍民族習性影響的漢人軍閥任得敬得到擅權的機會。

如果沒有金國的介入,任得敬大概真會把嵬名家族的党項王朝變成漢人天下,這並不是危言聳聽哦!

進化迅速的神秘白高大夏國,差點掉進自己挖的坑裡被埋住

就是這樣。

參考資料:西夏書事、西夏史稿、西夏簡史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