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詠儀嚴格教育孩子,被叫“魔鬼”:孩子犯錯,父母怎麼辦?

袁詠儀曾經在採訪中提及,她對孩子頗為嚴格,每次孩子犯了錯,她都會嚴厲批評,甚至有時候會打孩子。

結果就是,孩子在她面前的確很聽話,但是背後卻叫她“魔鬼媽媽”,一度讓袁詠儀很傷心。

明明是為了孩子好,為什麼孩子卻不領情?

袁詠儀嚴格教育孩子,被叫“魔鬼”:孩子犯錯,父母怎麼辦?

類似的事情也曾經發生在趙薇身上。

趙薇的媽媽也是一個比較嚴格的媽媽,每次小趙薇犯錯後,都會被媽媽打。她害怕被打,卻無形中繼承了媽媽“打孩子”的教育方式。

所以在女兒小四月犯錯時,她有時也會動手打,然而,她發現,現在的孩子,和她小時候已經不一樣了。

女兒並沒有因為被打而害怕甚至敬畏她,而是和她冷戰,一個星期都不願意理她。

袁詠儀嚴格教育孩子,被叫“魔鬼”:孩子犯錯,父母怎麼辦?

我們小時候接受的教育,再用到現在的孩子身上,完全不管用了。“棍棒底下出孝子”、“打是親罵是愛”的說法,用在現在孩子身上完全不管用。

那麼,當孩子犯錯後,我們該如何處理?

我一直以為,孩子都很熊,每天調皮搗蛋,犯錯不斷,不打不罵,不足以談教育。

然而,當我真的有了孩子後,我發現,孩子根本就沒有太多原則性的錯誤,他所有的錯誤,不過是不符合大人的要求罷了。

比如,孩子不願意吃青菜,父母吼,罵,甚至打。

做事尚不穩重的孩子,打碎了家裡的物品;孩子不肯按時睡覺,要把一集動畫片看完……諸如此類,不涉及到原則性問題,父母還是要和孩子溝通為主,不能打罵,更不能懲罰。

袁詠儀嚴格教育孩子,被叫“魔鬼”:孩子犯錯,父母怎麼辦?

但是涉及原則性問題,懲罰措施就必須有。

上次在網上看到一個視頻,很明顯,這是一件真實的事件。

一家人圍坐在飯店吃火鍋時,火鍋裡面的水一件燒的滾燙,一個五六歲的小孩還在不停轉桌子,玩筷子勺子,不時把水濺到其他人身上。

說沒有用,瞪眼睛沒有用,孩子完全玩的忘乎所以。

這個時候,坐在孩子旁邊的一位女士,應該是孩子的媽媽,用筷子沾了一點火鍋水,然後迅速地把水點在孩子的手背上。

孩子不會燙傷,但是卻會痛,孩子嚎嚎大哭,哭完之後,媽媽再次耐心和孩子解釋,剛才他的行為,已經這樣傷到幾個人了。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袁詠儀嚴格教育孩子,被叫“魔鬼”:孩子犯錯,父母怎麼辦?

心理學上有一個叫“火爐法則”,人過於接近火爐時,火爐就會用高溫懲罰人,燙傷人,讓人懂得和火爐保持距離。

孩子犯了原則性錯誤,父母也要遵循火爐法則,馬上通過對應的懲罰措施讓孩子明白:這樣做不對,下不為例。

孩子犯了錯誤A,就要想辦法讓他承擔A的後果,這樣他才明白A是錯的。

如果孩子犯了錯誤A,大人卻讓他去承擔B後果,那麼孩子很難從A事件中吸取教訓。

袁詠儀嚴格教育孩子,被叫“魔鬼”:孩子犯錯,父母怎麼辦?

比如,孩子不肯吃飯,大人說,不吃飯就不許看電視,那麼,孩子就永遠不明白不吃飯的後果。

如果孩子不吃飯,那麼,我們必須告訴孩子,不能吃任何零食,直到下一餐飯開始。

結果,還沒有等到下一餐飯,孩子獨自已經餓的咕咕叫,卻看著零食也不能吃,他就知道不吃飯的後果了。

承擔自然結果,是認識錯誤的最佳方式。

當孩子犯錯時,溫和而堅定的懲罰,永遠比打罵更有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