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0~3歲是孩子發育的關鍵期?

常言說:“3歲看大,7歲看老”,這句話並非空談。研究顯示,一個孩子3歲之前的生長、學習、發育等過程,都影響著其未來的整個人生,也就是人們常說的“三歲定八十”。身為家長,只有把握好0-3歲的發育黃金期,才是真正的對寶寶的人生負責!

為什麼說0~3歲是孩子發育的關鍵期?

三歲前是大腦的“組裝期”

寶寶的大腦發育大致可以分成下面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胎兒3個月-產後6個月,大腦發育完成率約50%-60%

第二階段:產後6個月-3歲,大腦發育完成率約80%-90%

第三階段:3歲-6歲,基本達到成人水平。

美國科學家利用一項高科技對幼兒大腦的發育進行掃描觀察,發現孩子在出生之後,在視、聽、觸覺方面接受大量的信號刺激,腦神經細胞之間建立聯繫的速度遠遠超出人們想像。

哈佛大學兒童發展中心總結二十年的研究成果指出,早期童年非常重要,因為嬰兒出生後的頭幾年,每秒鐘大腦會產生700個神經元連接。神經元連接受先天的基因和後天的環境、經歷共同影響,尤其受與成年人之間的“一來一回”親子交互影響,神經元連接構成了大腦的基本結構,是未來學習、行為、健康的基石。

為什麼說0~3歲是孩子發育的關鍵期?

形象的說,剛出生的寶寶是臺剛買回家的電腦,還沒裝操作系統,鍵盤、鼠標、顯示器還沒連起來,而神經元連接不斷產生,就像插上電源裝上操作系統的過程,讓大腦變成一個能處理各種事情的大腦!

所以三歲前的孩子會不停地動,正是因為他們的大腦在不斷獲得信息,能量消耗巨大,需要的營養也比大人要多,身體和大腦同步地在飛快地發育著。

3歲前是寶寶思維開發和性格養成的關鍵期,抓住這個絕佳時期,寶寶的智力就會產生“質”的飛躍~

為什麼說0~3歲是孩子發育的關鍵期?

0~3個月

讓寶寶四周的環境充滿美麗的色彩,在床鋪四周掛些美麗的圖畫,擺些色彩明亮的玩具、盆栽等加以裝飾。

從出生開始,在養育過程中要儘量多對TA說話,不要認為寶寶聽不懂就不對TA講話,經常對寶寶說話有助於TA提早理解語言,學會說話。

要對寶寶開始動作方面的訓練,讓寶寶用手握住媽媽的手指,從出生後就開始訓練握力。

寶寶俯臥時,訓練寶寶抬頭,讓寶寶抬起臉部觀看前面的東西,下巴也能短時離床,雙肩也能抬起來。

俯臥訓練抬頭的同時,用手抵住寶寶的足底練習爬行。

為什麼說0~3歲是孩子發育的關鍵期?

4~6個月

讓寶寶多看各種顏色的圖畫、玩具及物品,並告訴TA物體的名稱和顏色,可使TA對顏色認知發展過程大大提前。

儘量增強寶寶用手抓東西的能力,讓TA可以用手握住或觸摸接觸各種不同的東西,如絲綢、毛、棉布、海綿等。

動作方面可讓寶寶趴著,繼續訓練TA抬頭,只是時間可以更長些,訓練時可以站在寶寶頭前與TA講話,使寶寶前臂支撐全身,將胸部抬起。

還可讓寶寶學習由仰臥翻至側臥,然後再翻至俯臥,可將玩具放在寶寶的一側但TA伸手夠不著處,TA會為夠取玩具先翻倒,伸手使勁也夠不著時,全身再使勁就會變成俯臥,經常翻滾有助於肌肉關節綜合能力的發展。

為什麼說0~3歲是孩子發育的關鍵期?

7~10個月

可讓寶寶把玩自己的手指頭,給TA紙張讓TA學習撕紙,把東西放在寶寶手能拿到的地方,讓TA伸手抓。

寶寶吸吮自己的手指時,不要立刻阻止TA,因為這表示寶寶已經進入新的成長階段,已經有自己將東西送進嘴裡的能力。

讓寶寶儘量爬行,腹部逐漸離開床面,並用手臂轉圈或後退,讓TA儘量自由地爬來爬去。爬行能夠促進肌肉系統的發育及運動調節機能,而不宜太早使用學步車。

讓寶寶練習用手抓小積木,訓練TA用拇指和其TA手指配合抓,每日練習數次。

11~12個月

教TA認識實物、圖片,把幾種東西或幾張圖片放在一起讓TA挑選、指認,同時教TA模仿說出名稱來。

教寶寶玩簡單的玩具,堆積木,將玩具全部用手帕蓋起來,看看TA會怎麼做;或將玩具蓋起來,只露出一小部分,再將玩具藏在箱子裡或桌子下,看看TA的反應。

開始時可以讓寶寶扶物站立,逐步訓練TA扶著椅子或推車邁步。

這個時期最重要的還是要注意語言的學習,要引導寶寶讓TA模仿媽媽所說的話。

為什麼說0~3歲是孩子發育的關鍵期?

1歲

不要限制寶寶的求知慾

這一時期的寶寶,好奇心很強,對任何事物都會感興趣,什麼東西都想碰一碰。這是一種求知的表現,是智能發育到這個階段的特徵。不要輕易做出限制寶寶言行的舉動,以避免影響寶寶的好奇心和求知慾。

特別提示:每天要有2小時以上的戶外活動時間。

多和寶寶用語言交流

這一時期幼兒發育的個體差異較大,有的寶寶還不會說話。這就要求爸爸媽媽,尤其是媽媽,更要注意多和寶寶說話,多給TA提出問題,說話晚的寶寶不一定智商低,多提問,可以刺激TA的大腦,讓TA的語言功能能儘早發育。

特別提示:不要教小寶寶“小兒語”,用標準的說法指導寶寶的行為,用正確的語言和寶寶說話。

教寶寶認知

在教寶寶說話的同時,最好教TA認識各種事物,這樣可以事半功倍。寶寶純潔得象一張白紙,在這個時期,求知慾極強,對於TA,什麼都是新鮮的。這時教寶寶認識周圍時間是極好的機會,會讓寶寶受益終身。

特別提示:只有寶寶做危險的動作時,才可以斥責。

為什麼說0~3歲是孩子發育的關鍵期?

2歲

鍛鍊寶寶手指的靈活性

到了這一階段,寶寶的手指已很靈活了。為了進一步加強TA手指的靈活性,促進大腦發育,可以和小寶寶一起做手指操。搭積木是這個時期最好的遊戲。

特別提示:用手指拿東西,是刺激大腦最好的辦法。

鍛鍊寶寶的眼、腦和腳的協調性

在會走以前,寶寶主要學習支配自己的雙手,到了這個時期,寶寶已能獨立行走,就要注意培養寶寶自由支配自己的雙腿和雙腳的運動,使眼,腦,腳及全身動作協調起來,日常可扶寶寶多做上下樓梯的運動,節假日最好帶寶寶出遊,讓TA在大自然中盡情活動。

特別提示:儘可能給寶寶各種玩具,使TA們體會到遊戲的快樂。

開發寶寶的運動能力

這個時期的寶寶懂得和別人共同遊戲。已經可以獨立完成一些簡單的遊戲動作。要多陪寶寶玩耍,帶TA做一些可以使全身得到運動的遊戲,如玩皮球等,從而促進寶寶反應能力和肌肉的發育。

特別提示:寶寶的破壞能力增強了,要注意經常檢查寶寶的玩具,看看破壞的地方時是不是會割破手指或扎傷眼睛。

玩沙子、捏膠泥對寶寶很有益處

我們成年人大都有兒時玩沙土、捏膠泥的經歷。對於幼兒、玩沙土捏膠泥是一種很有啟發性的遊戲。有老人說,玩沙子可以“去火”。的確,沙子並不髒,而且沙土含有有益人體健康的元素。

特別提示:玩沙子、捏膠泥後一定要給寶寶洗手。

逐漸培養寶寶自立的生活習慣

這個時期不要再繼續不停地追著寶寶餵飯。要平等地與寶寶同餐,讓寶寶養成專心獨立吃飯的習慣。但要隨時關注TA,並幫TA養成飯前便後洗手的習慣。還要逐漸教寶寶自己穿衣穿鞋,教TA係扣子和鞋帶。

特別提示:最好要教TA學會刷牙。

為什麼說0~3歲是孩子發育的關鍵期?

為什麼說0~3歲是孩子發育的關鍵期?

3歲

要認真回答寶寶的問題

這一時期寶寶的詞彙已經非常多,能夠連續說兩句話,有時還會嘮叨不休,好奇心使TA經常會問“為什麼”。這時要耐心,並要有問有答,而且要用簡練的,寶寶能聽懂的語言來回答寶寶,如果遇到不知道的問題,要和寶寶一起翻閱書籍查找答案,千萬不要為了應付而亂說。

特別提示:如果寶寶提出一些奇怪的問題或作出調皮的事,爸爸媽媽處理的態度應耐心而有靈活性。

識別大小,形狀和顏色

這一時期的寶寶,已經有了區別各種顏色和大小形狀的概念。日常說話時,可有意把形容物體大小、形狀和顏色的詞強調說,無形中在寶寶的頭腦裡形成一些概念,再拿畫筆或卡片,積木等教寶寶認識色彩,知道最基本的幾何型,如方,圓等,並對物體的大小有一定的比較。

特別提示:寶寶的學習能力永遠超出爸爸媽媽的想象。

鍛鍊手指能促進大腦發育

這麼大的寶寶可以學著做一些簡單的小手工。如:可以教TA繫繩結,讓TA學會多種打結方法。還可以教寶寶學會拿安全剪刀,用剪刀剪紙片。正確使用剪刀可以鍛鍊寶寶手指肌肉的力量。

特別提示:做手工時一定要注意安全。

寶寶的求知慾正強,可以多學東西

爸爸媽媽要利用一切機會讓寶寶多學習東西,睡前講故事的做法是很好的。除了故事,還可以給TA說歌謠、念唐詩、猜謎語、唱催眠曲等。

特別提示:2~3歲是寶寶心理發育的轉折期,即“第一反抗期”,這是寶寶自我意識產生後心理上的反應。

研究表明:嬰兒出生時,大腦的整體結構就差不多發育完成了,在出生的頭3年裡,環境往這個“結構”裡填衝什麼樣的信息,建立什麼樣的“聯結”,將決定孩子的思維特質。到3歲時,孩子的大腦連接數量超過一千萬億個——相當於其父母的兩倍。到了大約10歲時,孩子的大腦開始進行“修剪”,那些未被充分利用的突觸將被刪減掉。這就意味著孩子的大腦功能是“用則進,不用則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