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然活的不如一隻鴨子……

中國嘉德2018年秋拍大觀之夜結束了近現代書畫、古籍善本、古代書畫三個專場的拍賣,三場拍賣共計約100件精品上拍,實現總成交11.972億元,總成交率為65%,其中有3件超過億元成交的拍品,12件超過千萬元成交的拍品,2件標的創造了世界拍賣紀錄。其中,朱耷的一件小品《墨鴨圖》更是以1564萬成交。

此《墨鴨圖》,浮鳧昂首挺胸,造型奇崛,逸氣橫生,白眼向天。羽毛雖寥寥數筆,但卻豐滿充實。腹下用飛白之筆,寫出其在水中游動的動態,可謂意到神來。整件作品用筆溼潤淋漓,墨彩煥發,以浮鳧的孤傲來表達作者的內心世界。

據載,此畫為八開冊頁,舊為高邕所藏。梅花一開今藏南博,石榴一開今藏上博,荷花翠鳥則藏於中國美術館,另二開(玉蘭、墨荷)藏於唐雲先生家。《枝上鸜鵒圖》一開則曾在嘉德拍出,另一開《石上蒼鷹》已不知去向。

居然活的不如一隻鴨子……

朱耷 《墨鴨圖》 32.5×26 cm 成交價:1564萬元

2018年中國嘉德

朱耷(1626—1705),字雪個,又字個山、道朗、個山驢、朗月、破雲樵者、八大山人等,江西南昌人,明朱元璋之子寧獻王朱權的後裔。工書,善畫山水、花鳥、竹木,筆墨大氣,別具一格。

居然活的不如一隻鴨子……

據說八大山人出生時耳朵特別大,父母因此給他取了乳名“耷子”,後來索性就叫朱耷了。這位書畫家一生中所用的字號、別號特別多,而且每個都像他的書畫一樣與眾不同。清順治五年(1648年),他出家為僧,法名傳棨(音同“起”),字刃庵;康熙五年(1666年)取號雪個,後來又有了個山、驢、屋驢、人屋等別號;到了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他58歲,又給自己取了個奇特的別號——八大山人,從此,以前的別號都棄之不用。他在自己的畫上落“八大山人”的款時,總是豎筆連寫,看起來有時像“哭之”,有時像“笑之”,據說代表著他作畫時的心情。這一個性鮮明的別號於是隨著他的書畫作品流傳千年,響亮程度遠遠超過了他的本名。

少年時的朱耷,那個時候還不叫八大山人,滿腔熱血,一心想通過科舉考試,用真才實學報效國家。然而明朝宗室子孫不得參加科舉考試,朱耷放棄了爵位,以布衣身份應試,在大約十五歲那年便考取了秀才,這在眾多宗室王孫中無疑是個創舉,贏得了族人和師長的稱讚。

居然活的不如一隻鴨子……

正當朱耷滿懷信心參加下一輪考試時,他矢志效力的明王朝迎來了滅頂之災。崇禎十七年(1644年),明亡,不久父親去世,貴族生活在他19歲這一年戛然而止。明朝滅亡那一年,不幸接二連三地朝著這位年輕的藝術家襲來。這一年,朱耷的父親病逝,隨後他的妻兒也相繼離世。

居然活的不如一隻鴨子……

八大山人抑或隱姓更名在寺廟道院裡藏身,將心境完全寄寓手裡一支畫筆上,與遠在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諸多藝術大師一起進行著遙相呼應的偉大創造。“橫塗豎抹千千幅,墨點無多淚點多”,以大寫意手法開一代畫風,成為獨步古今的藝術大師。

居然活的不如一隻鴨子……

當年八大山人那襲厚重僧袍,裹藏著的是一顆大孤獨的心,一張苦瓜似的臉上佈滿了密密麻麻的淚,分不清是墨點,雨點,或是淚點。水墨交融,使這張臉陰愁慘淡、面目模糊。

居然活的不如一隻鴨子……

八大山人,是以自己的人生遭際感受而蒼涼入畫,他用大寫意的手法畫出的一枝一葉,都是自己生命的骨血;他畫出的鳥啼澗鳴,都是自己內心無聲的歌哭;他畫出的醜石怪禽,都是自己生命的倔強與傲岸的寫真。因此,他才會在這些畫幅上將落款的“八大山人”變形地寫成“哭之笑之”,一吐他內心的積鬱。

居然活的不如一隻鴨子……

看八大山人的作品,是在閱讀一顆大孤獨、大悲寂的靈魂,如同站立在深秋或初冬的寒風中,枯葉從身邊掃過,我們會打一個寒噤。然而正是這一個寒噤,使我們觸摸到了八大山人在300多年前的巨大孤獨與同等巨大的傲岸,感受到了八大山人在300多年以後仍然散發出來的強烈生命氣場。

居然活的不如一隻鴨子……

沒有了世俗的紛擾,八大山人潛心的書法大多是近似於孩子氣的簡單,可他的詩卻異常深奧難懂。至今我們企圖一再辨析他詩畫中承載的用意與神韻——也僅僅只是停留在理性角度淺顯地理解他的部分隱喻與象徵,對於有著如此超常經歷的大師之作——哪怕他的寥寥數筆,也有可能藏著一個完整的精神空間,抑或是一個世界破亡的碎片。試問,有誰能體驗八大山人的心靈破碎?又有誰能感受他的寂寞苦痛?

居然活的不如一隻鴨子……

300年前他正是將一腔孤憤愁苦與寂寞寄託於狂野不羈的筆墨,以此靜寂地安慰自身承襲的不詳與躁動。作為末路王孫,走投無路,只有以時而道士時而僧人的身份隱藏自己的真相。這還不夠,在正常人中出沒他不可能享有正常人的那種正常,他只有選擇瘋癲——這就是一個大師存在於他的時代的殘酷,瘋癲也是他隱藏自己的另一種方式,也是他人生的另一個符碼。

居然活的不如一隻鴨子……

八大山人為後人設下了一重暗示:“山人不是隱居在山上,山人是隱居在自己的畫裡。

居然活的不如一隻鴨子……

八大山人,書畫一生,歌哭一生,潦倒一生,悲愁一生。他筆下的鷹,白眼朝天,桀驁不馴;他筆下的鳥,單足獨立,勢不兩立;他筆下的荷,離根飄零,身世孤悽。最美麗的孔雀在這支筆下,也變得皮塌毛落,醜陋不堪,只剩下三根花翎,暗譏三眼花翎的清朝權貴。世界在他的筆下,只是枯枝、殘葉、衰草、怪石、寒江拼湊而成的殘山剩水。這其中寄託著一個明代沒落王孫的巨大悲哀。

居然活的不如一隻鴨子……

一陣陣短暫觀賞者來去的熱鬧過後,山人畫裡那些老枝如虯的古樹守護的,仍是八大山人永遠的孤獨。我們走進八大山人,就是走近一種大靈魂和大孤獨。西班牙詩人阿萊桑德雷在一首題為《火》的詩篇中寫道:所有的火都帶有激情,光芒卻是孤獨的。

居然活的不如一隻鴨子……

在八大山人身上,我們看到了孤獨者的光芒,哭之笑之稱八大,白眼朝天嘆故國。

居然活的不如一隻鴨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