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年過節,請勿貪杯,但是這幾類人則請勿沾杯

春節臨近,親戚遠歸,或發小相聚,多多少少都會小酌兩杯。但是老龍這裡提個醒,在這喜慶日子裡,適量飲酒,請勿貪杯,而這幾類人則更應當做到請勿沾杯。

逢年過節,請勿貪杯,但是這幾類人則請勿沾杯

我們都知道酒,不管白酒、紅酒、黃酒、啤酒、果酒甚至藥酒,它或多或少裡面都含酒精,是化學物質。而西藥,也是各類化學物質。

可以說西藥和酒精是一對不擇不扣的“冤家”,狹路相逢會惹出不少事端。說嚴重些,一個不注意,您開開心心去別人家喝酒吃飯,回頭全村人得來你家吃飯喝酒

逢年過節,請勿貪杯,但是這幾類人則請勿沾杯

那麼,我們來看看哪些藥物和酒一起服用會危害我們的健康。(注:以下提到的藥物名稱多為通用名,可祥看說明書是否含該類物質

1、抗菌類藥物+酒=可致死

抗菌類藥物裡面我們常見的如頭孢類、甲硝唑等,吃這些藥物喝酒則會引起一種“雙硫侖樣反應”,會阻礙機體對乙醇的代謝,產生乙醛集聚,造成肝臟、腎臟和心臟等器官不同程度的損傷,嚴重可致死

逢年過節,請勿貪杯,但是這幾類人則請勿沾杯

而且,即使少量的酒精和這類藥物混合也可能導致中毒,產生噁心、嘔吐、腹部疼痛、頭痛甚至呼吸困難等症狀。

2、鎮靜催眠藥+酒=可致死

常見的鎮靜催眠藥有冬眠靈、苯巴比妥、甲丙氯酯(安寧)、利眠寧、異丙嗪、氯丙嗪、速可眠、地西泮(安定)等,這一類藥物是通過抑制中樞神經進而起到相應的作用。

同時,我們也知道,酒精也具有抑制中樞神經的作用。所以說這些藥物和酒一起服用,就會導致中樞神經系統抑制作用增強,輕則昏昏欲睡,行動失調,重則因中樞神經麻痺而死

逢年過節,請勿貪杯,但是這幾類人則請勿沾杯

然而,又因為鎮靜催眠藥和酒合用時造成的危害,與醉酒症狀多少相似,所以不乏有部分人出現不良反應後依舊穩坐酒桌,則更容易釀成不可挽回的後果

3、降血糖藥+酒=可致死

高血糖患者常服用降血糖藥如格列本脲、二甲雙胍或胰島素,可降低機體血糖值。而酒精具有一定的抑制糖吸收作用。

所以說該類降血糖藥和酒精一起服用的話,就會一方面降低機體機體血糖值,另一方面阻礙機體攝入糖分,則會很容易就出現頭暈、心慌、出汗,甚至煩躁、意識混亂、多語等低血糖反應。

逢年過節,請勿貪杯,但是這幾類人則請勿沾杯

同時值得警惕的是,這一系列低血糖症狀,常常被醉酒反應所掩蓋,當事人不易區分,所以往往導致嚴重而持久的低血糖,造成腦組織不可逆的損害,甚至引起死亡。

4、解熱鎮痛藥+酒=可致胃腸道出血

解熱鎮痛藥裡面我們常見的如阿司匹林、對乙酰氨基酚等,這非甾體類消炎藥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它的不良反應裡面對胃的刺激性非常大,嚴重會導致胃腸道出血

而酒精也同樣,酒後胃泌素分泌加劇,然後大量胃酸得以釋放以致破壞胃粘膜屏障,損傷粘膜下血管,有引起胃出血的危險性。

逢年過節,請勿貪杯,但是這幾類人則請勿沾杯

所以兩者合用的話,這不良反應就“如虎添翼”,大大的增加了胃腸道大出血的可能

5、抗心絞痛藥+酒=可致休克

心絞痛的發病原因多為血管不通或冠狀動脈供血不足導致的心肌缺血。常見的藥物如硝酸異山梨酯、硝酸甘油、硝苯地平等都是通過擴張血管來緩解心絞痛的。

逢年過節,請勿貪杯,但是這幾類人則請勿沾杯

而酒精同樣也有擴張血管的作用,服用該類藥物時飲酒,則會導致血管過度擴張,心臟泵血能力減弱,血上不了頭就會導致劇烈頭痛,同時,血壓劇降嚴重甚至休克

6、降壓藥、利尿藥+酒=可致暈厥

同樣,降壓藥如複方利血平、硝苯地平等,通過使小血管得到擴張、血容量進一步減少,起到降血壓作用。而利尿藥如雙氫氯噻嗪、速尿、安體舒通等,能通過排尿來降低血壓。

逢年過節,請勿貪杯,但是這幾類人則請勿沾杯

前面我們說過酒精也能通過擴張血管以致血壓降低,所以該類藥物和酒合用,則會出現體位性低血壓或昏厥,甚至發生直立性虛脫

7、補充,非常重要的補充

我知道說到這裡,有一部分人已經蠢蠢欲動了。

你看,這酒精可以抑制中樞神經系統起到鎮靜催眠的作用,也能抑制糖的吸收間接減低機體血糖含量的作用,甚至還能擴張血管等等。這才是萬能神藥呀。

逢年過節,請勿貪杯,但是這幾類人則請勿沾杯

但是,有一點您注意,這是我們把酒精的特點單個剝離出來說的,喝酒我們喝的不是隻有以上其中一個特點的酒。

而且咱也不能只挑酒的好來自欺欺人,酒精的作用,或者說不良反應也不侷限於此。

所以,美酒雖好,小酌即可,切勿貪杯。而以上幾類人,則切勿沾杯。


(本文圖片僅供科普,不涉及商業用途,如有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繫我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