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凡選手給你詳解DOTA2天梯各分數段的區別

寫在前面的話:

筆者自己目前超凡4星,平時單排為主,開黑時從2k-6k的局都有玩過,所以應該是有一定的發言權。文章中的言語措辭可能會讓部分人不適,並沒有針對任何人的意思。

超凡選手給你詳解DOTA2天梯各分數段的區別

“中軍”及以下:萌新小白,友誼第一,比賽第二!

先鋒、衛士和中軍,都屬於“萌新”,也就是2000分及以下的分段。這個分段的玩家絕大多數的遊戲局數都比較少,一般很少有超過500局的。

他們對這個遊戲的機制、細節等各方面都還不夠了解。在他們的腦子裡,一局dota開始以後,只有兩個詞:補兵和殺人。這也是其他類dota遊戲最直接的兩個概念。

所以對於這個分段的玩家,我們要求不能太多。能夠體驗到補刀打錢出裝備,一點點變強壯的樂趣,能夠體驗到擊殺敵方英雄的快感,就已經很好了。只有能在dota2中體驗到快樂,才能繼續堅持玩下去。

這個分段的局,我和萌新朋友開黑的時候用小號體驗過(因為分數相差太大不能匹配天梯),打完之後“負罪感”非常重,因為對萌新玩家的遊戲體驗確實非常糟糕。我自己平時幾乎從不單獨去這種局玩,也希望老玩家少去這種分段捕魚。

對這個分段的玩家的建議是:

多玩!攻略技巧啥的,等你先玩了幾百局熟悉了這個遊戲以後再說。

超凡選手給你詳解DOTA2天梯各分數段的區別

“統帥”:新晉菜鳥,初入魚塘不懼鯊

“統帥”的天梯分段在2500-3300左右,剛好是資深的Normal局。當你的分段到達“統帥”以後,恭喜你,已經由“萌新”晉升為“菜鳥”了。首先要明白的一點是,“菜鳥”並不是一個貶義詞,也不要覺得有什麼不好的,不管是誰,進入新的領域,都是從新手菜鳥開始的,不管多牛逼的大神 ,也都是從菜鳥時期過來的。

這個分段的玩家遊戲局數一般少說也有幾百場了,對遊戲已經有了基本的瞭解和熟悉,所以已經不能當成萌新對待了。這時候已經需要用到“基本功”、“正反補”、“技能combo”、“團戰”這些概念了。

但同樣也有一些人玩了很多年,幾千場的遊戲局數 ,每天都在玩,卻還掙扎在這個分段不能出去,這時候就需要反思下是不是“人”出了問題,這裡的問題說的是性格是不是有什麼不足。

對於這個分段的玩家,我的建議是:

模仿。這個分段不求他們自己能獨立思考,自己創新,進步最快的方式就是模仿。你可以模仿主播、職業選手玩的熱門英雄,常用出裝等等。雖然不一定都對,但大神的套路都是經過實戰檢驗的,肯定比你自己一些亂七八糟的玩法靠譜一百倍。絕大多數的套路在這個分段也夠用了。

超凡選手給你詳解DOTA2天梯各分數段的區別

“傳奇”:魚塘深似海,人人都最屌,運氣的戰爭

“傳奇”是3300-4000分段的局,也就是我們常說的High局。超過40%的玩家都集中在這個分段,這中間大部分是玩了幾百上千,甚至幾千場的“老(cai)鳥”,也就是魚塘原住民,少部分是4K或者5K分段過來捕魚的漁夫。所以這也是天梯中水最深的段位,我自己雖然常年混跡5K局,但在這個分段卻時常淹死,勝率還不如在4K分段的高。

這個分段的選手和3000以下的相比,熟悉dota裡絕大多數的英雄、物品、各種機制,各種玩法,是的,他們看起來什麼都懂!所以永遠都是自己最屌,隊友最菜,從來不會反思是不是自己有問題。我完全不知道為什麼這個分段的選手,總有著讓人無法理解的蜜汁自信。這個分段都是老手了,不再像萌新時期,甘願打輔助,都覺得只有自己玩大哥才能贏,所以一場比賽十個大哥的局,沒少見。雖然高分玩家去這個分段,確實要玩大哥才能贏,但對原住民來說,誰玩大哥只不過是五十步與百步的區別。

這個分段也很多自詡“絕活海”的老鳥,覺得自己什麼英雄都會,所以“隨機黨”在這個分段是最多的。你永遠不知道他為什麼要隨機,永遠不知道接下來會隨機出一個什麼陣容,你永遠不知道他隨機出來的英雄會還是不會。

為什麼說3000分段上分要看運氣?

因為你根本不知道你會遇到什麼樣奇葩的隊友和多麼牛逼的對手。有時候盡職盡責,結果保出一個廢物大哥,刷了送,確實很虐心,也難怪沒人願意玩輔助。3000分的選手你說他不會玩吧,看起來又啥都會,說他會玩吧,又各種莫名其妙的就輸了。

對於這個分段的玩家,我的建議是:

放低姿態,端正態度,認真學習,多多練習,保持心態,合理選人,友善溝通。游出魚塘,衝上4K,只需要一個良辰吉日。

超凡選手給你詳解DOTA2天梯各分數段的區別

“萬古流芳”: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狹路相逢智者勝

“萬古流芳”已經是4000-4900這個分段了,已經成功從high局晉升為very high,這個分段開始,基本已經算是“脫菜”了(相對而言)。

前面說過,三千分的選手只是有一小部分是被隊友坑在了魚塘。而剩下的大部分上不去分的問題就是:不會玩(只是沒人願意承認自己菜而已)。這裡的“不會玩”指的不是新手,而是不知道如何有效利用刀塔的機制獲取遊戲收益,不會自主思考,需要有人“帶”。

4000分段的選手從主播、職業選手那裡學了很多東西,也用的不錯,但缺少自己的理解,很多人只是學到了“形”,沒法學到“神”(兩三千分選手,連“形”都難學精),並不能舉一反三,融會貫通,靈活應變。

這個分段的最大的問題是:不會“主動”。

簡單的說就是不太會主動“找節奏”,不知道如何尋找突破口,不知道如何打破僵局,不擅長主動去改變局面。逆風時就會出現,一個人打錢,四個人掛機逛街,把翻盤點寄託在對手的上頭和失誤上。換句話說,就是隊伍中有一個人會玩,能指揮,其他人也就都會玩,順風局一個比一個屌;隊伍中如果沒人站出來,沒人會指揮,其他人也就跟著劃,逆風局一個比一個沒聲音。哪邊有一個大腿“帶”,哪邊勝率就更高。

對於這個分段的選手,我的建議是:

保持耐心,合理選陣容,少搶大哥位,多交流,你比別人更會思考,上5000就只是時間的問題。

忘了說,4K分段還有一種比較噁心的小團體,那就是“代練”。一般的代練水平也就五六千分,分段太高的單子效率低而且累,分段太低的單子賺的少,所以4K分段是兩者的中間值,需求量也大,代練橫行。代練由於本身實力超出一截,在4k分段就剛好起到了前面說的那個“帶”的作用,所以勝率很高。代練如果去打5K以上的分段,翻車是常有的事。所以有時候上不去分,也不能完全怪你。

超凡選手給你詳解DOTA2天梯各分數段的區別

“超凡入聖”:團隊至上,效率為王,我為人人,人人為我

據說最近“超凡入聖”的門檻變低了,4800左右就能上了。不過我這裡還是把這個段位定義為5000-6000分。上了5000分,基本就已經算是普通人眼中的“高玩”了,畢竟5K以上的玩家佔比也就2%。我自己雖然常年單排混跡於這個分段,但只說操作上,並不比4k分選手好多少,甚至很多4k中單選手操作都要比我好,而我之所以能在這個分段掙扎,靠的是會看陣容補位,通過陣容來彌補很多問題。當然,我也就操作和對線基本功差點而已。

很多魚塘玩家不知道自己和大神之間的差距在哪裡,尤其是有一些經常看直播,看比賽的“彈幕大神”,看到一些主播的失誤,給了他們一種錯覺:怎麼這麼菜?我上我也行。

你上,你還真不行。

5000分的carry和4000分的carry的區別:

1.farm基本功。敵法無壓力空補,基本可以正反補全收,13分鐘假腿狂戰,18分鐘分身,25分鐘深淵。

有時候明明自己也補刀很多,但就是打錢沒大神快,為什麼?因為不會“找錢”。一般水平的carry只會打“現成”的錢,送到面前的兵線當然誰都會收,但卻有很多時間浪費在趕路上,掛機中。高水平的carry則更會主動“找錢”,能夠利用一切時間,補到一切可以補到的兵,能打完的野,幾乎很少會浪費時間。

2.節奏感。很多人覺得carry位容易玩,會補兵打錢就行。事實上並不是如此,現在的dota早就不是當年那個刷神裝後期出來拯救世界的版本了。現在的carry必須刷錢和參團相結合,你得幫助團隊,隊友崩了,你也很難拯救世界。這中間的節奏感,恰好就是5k分大哥和4k分大哥最大的區別。

超凡選手給你詳解DOTA2天梯各分數段的區別

總結:

玩家的遊戲心態、遊戲素質與水平基本是正相關的。也就是說,分段越高的玩家,遊戲心態相對越好,勝不驕敗不餒;反倒是分段越低的玩家,各種奇葩都有,順風裝逼嘲諷裝最屌,逆風掛機甩鍋噴隊友。

團隊的交流和溝通,與分數段基本是正相關的。分段越高的局,交流溝通越多,團隊氛圍一般也都比較和諧,真正的五個人的遊戲;分段越低的局,基本都是啞巴dota,聾人dota,或者要麼就是一言不合就對噴,一點小事就互噴。

輔助位的作用隨著分數段的提升會越來越高,這是一個上下限非常高的位置。核心位的作用不管什麼分段都非常重要。簡單的理解就是,水平較低的分段中,都不太會玩,一個牛逼的核心可以帶隊友躺贏;水平較高的分段中,都是會玩的,哪邊的輔助更厲害,前期就能盤活整個團隊,但最後要贏還是得看大哥。

遊戲的節奏隨著分段的提高越來越快。最直觀的就是遊戲持續時長。低分段位隨隨便便一局就是四五十分鐘,甚至七八十分鐘的局也都有,看起來打的跟ti一樣,有來有回,其實說的難聽點就是菜雞互啄。高分局整體節奏非常快,經常會出現局面一邊倒,然後二十分鐘上高地,30分鐘結束比賽的情況。因為水平越高的局,對抗越激烈,垃圾時間越少,任何細節任何失誤的影響都會被無限放大,然後影響全局。低分玩家去體驗高分局的感受就是,你永遠比隊友和對手慢一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