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視頻彈幕“先審後播”,各平臺擴充審核隊伍

短视频弹幕“先审后播”,各平台扩充审核队伍

關注電視行業,分享精彩劇評!

來源丨北京日報、人民日報海外版

中國網絡視聽節目服務協會近日發佈《網絡短視頻平臺管理規範》(簡稱《規範》)和《網絡短視頻內容審核標準細則》(簡稱《細則》),對短視頻的發佈者和平臺方提出詳細要求,其中一大亮點是將彈幕劃入“先審後播”的範圍,進行“實時管理”。

短视频弹幕“先审后播”,各平台扩充审核队伍

對彈幕實施嚴厲監管,很大程度上與彈幕文化興盛和逐漸失範有關。當下很多視頻的熱傳,依賴於彈幕發送者帶來的巨大流量。彈幕在直播中的作用則更強,它為觀看者帶來互動感,增強觀看黏性。然而,日漸普及的彈幕,因監管不力而成為低俗信息的傳播渠道。內容包含色情、低俗、暴力等信息的彈幕屢見不鮮,影響惡劣。

以往由於平臺、用戶、監管機構等多方原因,對彈幕進行監管困難重重。新規出臺後,各方責任明確,尤其是平臺方責任增加,管理不力將面臨被約談、下架、封號的風險。因此,各大短視頻平臺都相繼擴充人工運營審核隊伍。字節跳動公司提出將現有6000人運營審核隊伍再度擴充至1萬人,快手宣佈將審核團隊從2000人擴充至5000人。

短视频弹幕“先审后播”,各平台扩充审核队伍

《人民日報海外版》發文表示,這兩份有關網絡短視頻平臺的相關規範提現相關部門淨化網絡環境的決心,同時也為短視頻行業敲響警鐘,這也有利於產生高質量彈幕內容,在相對健康的彈幕環境中可以減少一些觀看過程中的意見爭端,讓更多人願意打開彈幕。另外,平臺方依靠大量人力去審核彈幕也不是長久之計,平臺方也應加快技術研發升級,促進相關監管技術發展。

目前,彈幕審核主要靠人工操作,其中一方面原因是各大平臺在缺少監管情況下,對彈幕審核不重視,很少將精力投入審核技術的研發升級。

《人民日報海外版》也在文中表示,網絡視頻監管部門在加大技術審核的同時,也應該發動用戶去參與舉報,督促網絡平臺把網絡視頻先審後播落到實處。這樣才能保證短視頻行業可持續發展。

在《規範》和《細則》出臺後,各大平臺意識到大量增加人工審核非長遠之計,加大投入,促進相關監管技術發展,有利於使彈幕用戶進一步養成良好使用習慣,創造健康積極的觀影環境。

行業觀察|趨勢分析|精彩劇評

關注電視行業,分享精彩劇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