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曆史——20世紀30年代十大新政計劃

羅斯福抗擊大蕭條的標誌性戰略

新政是一套全面的公共工程項目,聯邦法規以及美國實施的金融體系改革。聯邦政府為了幫助國家生存和從大蕭條上世紀30年代。新政計劃創造了就業機會,為失業者、年輕人和老年人提供了財政支持,併為銀行業和貨幣體系增加了保障和約束。

主要是在富蘭克林·羅斯福總統1933年至1938年期間,新政通過立法由國會和總統行政命令。這些項目涉及歷史學家所說的處理蕭條、救濟、恢復和改革的“3Rs”浮雕對於窮人和失業者來說,回收經濟,以及改革來防範未來的蕭條。

大蕭條從1929年持續到1939年,是影響美國和所有西方國家的最大和最重大的經濟蕭條。1929年10月29日的股市崩盤是眾所周知的“黑色星期二”,也是美國曆史上最嚴重的股市下跌。20世紀20年代經濟不斷上升期間的大量投機加上廣泛的保證金購買(借款佔投資成本的很大比例)是造成崩盤的因素。它標誌著大蕭條的開始。

採取行動還是不採取行動

赫伯特胡佛在1929年股市崩盤時,他是現任美國總統,但他認為政府不應採取嚴厲行動來處理投資者的鉅額損失和隨後波及整個經濟的影響。

富蘭克林·D·羅斯福於1932年當選,他有其他的想法。他致力於通過他的新政建立許多聯邦計劃,以幫助那些受大蕭條影響最嚴重的人。除了旨在直接幫助那些受大蕭條影響的人的計劃外,新政還包括旨在糾正導致1929年股市崩盤的情況的立法。兩項突出的行動是1933年的“格拉斯-斯蒂格爾法案”(Glass-SteagallAct),該法案創建了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以及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uritiesandExchangeCommission),後者成立於1934年,目的是監管股市和證券交易委員會是新政計劃至今仍有效。以下是新政前十名節目。

01 平民保護團(CCC)

美國曆史——20世紀30年代十大新政計劃

富蘭克林·德拉諾·羅斯福於1928年當選為美國總統

平民保護團是羅斯福在1933年為解決失業問題而成立的。這項工作救濟計劃達到了預期效果,在大蕭條時期為許多美國人提供了工作機會。CCC負責建設許多公共工程項目,並在全國各地至今仍在使用的公園中建造建築和小徑。

02 土木工程管理局

美國曆史——20世紀30年代十大新政計劃

1934年,在舊金山建造默塞德公園大道的過程中,土建工程管理局的工作人員在路上用手推車填滿了一條溝壑

土木工程署亦於1933年成立,為失業人士創造就業機會。它把重點放在建築行業的高薪工作上,給聯邦政府帶來的開支比原先預期的要大得多。婦女事務委員會在1934年結束,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反對它的成本。

03 聯邦住房管理局(FHA)

美國曆史——20世紀30年代十大新政計劃

波士頓的使命山住房開發由聯邦住房管理局建造。

聯邦住房管理局是政府機構羅斯福於1934年成立,以應對大蕭條時期的住房危機。大量失業工人加上銀行危機,造成了銀行收回貸款和人們失去住房的局面。聯邦住房管理局旨在監管抵押貸款和住房條件;如今,它仍然在為美國人提供住房融資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04 聯邦安全局(FSA)

美國曆史——20世紀30年代十大新政計劃

1943年,威廉·R·卡特(WilliamR.Carter)是美國聯邦安全局(FederalSecu

聯邦安全局成立於1939年,負責監督幾個重要的政府實體。直到1953年廢除,它管理社會保障,聯邦教育基金,和食品和藥品管理局,創建於1938年與食品,藥品和化妝品法。

05 業主貸款公司

美國曆史——20世紀30年代十大新政計劃

喪失抵押品贖回權,就像上世紀30年代的愛荷華州一樣,在大蕭條時期很常見。成立業主貸款公司是為了幫助解

業主貸款公司成立於1933年,目的是協助對房屋進行再融資。住房危機造成了大量喪失抵押品贖回權的事件,羅斯福希望這個新機構能阻止這股潮流。事實上,在1933年至1935年期間,有100萬人通過該機構獲得長期低息貸款,從而使他們的房屋免於喪失抵押品贖回權。

06 “國家工業復甦法”(NIRA)

美國曆史——20世紀30年代十大新政計劃

首席大法官查爾斯·埃文斯·休斯(CharlesEvans Hughes)主持了A.L.A.Sechh

“國家工業復甦法案”旨在將美國工人階級和企業的利益結合起來。通過聽證會和政府幹預,希望能夠平衡所有參與經濟活動的人的需求。然而,NIRA在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最高法院案件Sechhter家禽公司訴美國一案中被宣佈違憲。最高法院裁定NIRA違反了分權.

07 公共工程管理局(PWA)

美國曆史——20世紀30年代十大新政計劃

公共工程管理局在內布拉斯加州的奧馬哈為非裔美國人提供住房

公共工程管理局是在大蕭條時期為提供經濟刺激和就業機會而設立的一個項目。PWA的目的是創建公共工程項目,並一直持續到美國增加​的戰時生產。第二次世界大戰。它於1941年結束。

08 “社會保障法”

美國曆史——20世紀30年代十大新政計劃

社會保障局用這臺機器每小時簽了7,000張支票

1935年社會保障法旨在消除老年人中普遍存在的貧困現象,並幫助殘疾人。政府計劃是新政中為數不多的部分之一,它為退休的工薪階層和殘疾人提供收入,他們在整個工作生活中都通過工資扣減收入。該項目已成為有史以來最受歡迎的政府項目之一,由當前的“工資勞動者”及其僱主資助。“社會保障法”是由湯森德計劃演變而來的,該計劃旨在為老年人建立政府資助的養老金。

09 田納西河谷管理局(TVA)

美國曆史——20世紀30年代十大新政計劃

田納西河谷管理局進行了總體規劃,以重新規劃該山谷

田納西河谷管理局成立於1933年,是為了發展田納西河谷地區的經濟,該地區受到大蕭條的嚴重打擊。TVA過去和現在都是聯邦擁有的公司,仍然在這個地區工作。它是美國最大的公共電力供應商。

10
工程進度管理(WPA)

美國曆史——20世紀30年代十大新政計劃

主管教一個女人如何編織地毯

工程進度管理局成立於1935年。作為最大的新政機構,WPA影響了數百萬美國人,並在全國範圍內提供了就業機會。因此,修建了許多道路、建築物和其他項目。1939年改名為工程項目管理局,1943年正式結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