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會大亨的興衰起落,上海皇帝的傳奇人生(三)

十六鋪的小學徒

14歲的少年,話說得再慷慨激昂,再是對未來滿心熱烈的期許,心裡也是有很多的忐忑和恐懼的。

在鄉里人的閒談中,上海是個遍地黃金的世界,好多兩手空空的人到了那裡都一夜鉅富,但他也聽說好多人在那裡活不下去。可是,不管怎樣,他都下決心要好好拼一拼,他要出人頭地,不再讓人唾罵鄙視。

杜月笙默默地坐在船一角,直視著前方,滿懷心事。

下了船,映入他眼簾的先是那面舊城牆,自明清以來,一直沒做什麼修補,衰敗蒼老。城牆外有一條護城壕,壕裡是破舊窄仄的小平房,壕外是租界,也正在修建中,並沒有多少高樓大廈。第一眼看到的上海多少令杜月笙有點失望。

杜月笙要去的水果店在十六鋪,舉世聞名的十六鋪。

今天,杜月笙時代的十六鋪已經不復存在,一個堪與舊金山、悉尼等著名城市標誌相媲美的新十六鋪標誌已經誕生,在上海世博會期間,當年破舊的十六鋪華麗“轉身”,成為集旅遊、休閒、商業於一體的城市時尚的新地標。

但是關於十六鋪的記憶永遠不會磨滅。十六鋪是上海的水上門戶,清咸豐、同治年間,為了抵禦太平軍,地方官員搞起了團練組織—將上海縣城廂內外的商號建立了一種聯保聯防的“鋪”,一共建了16個,這也就是十六鋪名稱的由來。

由於位於上海的水陸交通要衝,十六鋪逐漸發展成遠東最大的碼頭,它見證了上海從一個小漁村走向繁華大都市的歷程,也目睹了少年杜月笙所有的酸辛與無奈、罪惡與歡欣。

杜月笙剛到上海時,十六鋪是上海最繁華的地帶。江上,太古、怡和、招商、寧紹等中外大輪船公司的船舶往來不斷,檣桅如林、船燈如星。江邊是人聲鼎沸、陣陣喧囂的各大碼頭。陸上車馬相接、貨值如山,各種各樣的店鋪鱗次櫛比。

然而,在一派繁華的背後,隱藏著更多的是陰暗和罪惡。

鴉片戰爭後,由於外商的入侵,大批的農民和手工業者破產,他們被迫背井離鄉,尋找生路。在選擇出路時,迅速發展的上海,被人們描述成層樓林立、城開不夜、遠離戰爭的黃金世界,成千上萬的移民湧進這裡。

大量的人想找個工作,也意味著大量的人會找不到工作。上海成為全國無業人口最多的地方,在貧苦和飢餓的折磨下,好多人只得從事乞討、偷竊、搶劫、販毒、賣淫等活動。

這些在陰暗角落中存活的人群很快發現十六鋪是他們活動的極佳場所,十六鋪不僅繁華,更重要的是它處於華界和法界的交界處。

華界和法界儼然是兩個世界,各有各的規則,各有各的衙門,各有各的法律,互不干涉,在華界偷了東西,只要跑到法界,就可平安無事。這種真空無人地帶,就像著名的金三角一樣,成為犯罪分子的風水寶地,十六鋪成為流氓、乞丐、地痞等社會沉渣集的地方,小街巷裡也滿是小賭場、小煙館、公開和秘密的妓院,以及嫖妓和抽菸一體的煙火間。

初來乍到的杜月笙除了驚異滿目的熱鬧繁華外,自然不會留意到這些,更不會想到有一天自己會深陷其間。

杜月笙在琳琅滿目的店鋪中打聽了好半天,才找到他要去的鴻源生水果行。他有些膽怯地向老闆遞上策函。正在忙碌的老闆漫不經心收起策函,打量一眼杜月笙,小夥子雖然瘦弱,但是看起來還是有股機靈勁兒。

“好,你先做個學徒吧。學徒的規矩呢,想來你也知道,你在我這學生意,我管你吃住,看你平時表現,月底發一塊或兩塊的零用錢。”杜月笙忙不選地點點頭,什麼都沒做過,能有個管吃住的地方,月底還有錢,他已經滿足了。

鴻源生做的是中盤批發,生意很不錯,老闆從大盤水果行批來各色水果,再轉賣給小一點的水果店、水果攤和挑賣水果的小販,有時候,為了掙更多的錢,他們也派人直接到輪船上去批賣或者推銷。

杜月笙是鄉下人,年紀又小,對生意也還什麼都不懂,剛一開始難免受人小看欺負,生意上的事也一點沾不上邊,只是被人指使來指使去,別人不願意乾的都推給他。只有一個叫王國生的對他還算友好,時常和他聊幾句,點撥點撥。

一個孩子在全然陌生、孤立無援的環境中,哪怕是一個小小的指引,一點微不足道的善意,都會把他給打動。杜月笙對這個寬厚的大哥非常感激,總是盡力幫他多做點活,作為回報。

至於冷漠、小看,對杜月笙來說都算不得什麼,在高橋時他就已經習慣了,這反而時時提醒他莫忘自己出人頭地的宏願。

杜月笙處處小心,察言觀色,盡力討好取悅每一個人。幹起活來更是不叫苦不叫累,任勞任怨,幫老闆娘帶孩子,做飯洗涮,甚至倒夜壺、刷馬桶的活兒也都是他的。杜月笙常常是天不亮就起床,半夜三更等別人都睡了,才能攤開地鋪休息。

沒有人可以訴苦,他也沒覺得多苦。比起每晚飢腸轆轆得睡不著,絞盡腦汁琢磨著明天去哪裡弄吃的的日子,他覺得這已經很好了。只是,那個風光發達的夢想是那麼模糊那麼遙遠。

看著杜月笙能吃苦耐勞,為人又乖巧,老闆開始派杜月笙做些跑街的工作。其實,也不過是些到大水果行或者碼頭提提貨、到小攤店送送貨的粗活。杜月笙由此一點點見識了真正的十六鋪。

十六鋪是何等藏汙納垢之地,各路渣滓軟騙硬搶、揩油調包、敲詐勒索。小少年跑街,被人偷、被人搶、被人敲詐、被人揩油調包的事難免發生,回去後自然會被老闆斥罵責打,杜月笙只能忍氣吞聲。

杜月笙覺得當這個捱罵受氣的小學徒實在是憋屈,何時才是出頭之日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