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大師保羅·安德魯辭世,他設計了中國國家大劇院

建筑大师保罗·安德鲁辞世,他设计了中国国家大剧院

“最好的建築的產生是你能夠重塑某一個概念而不是僅僅去包裝它。”

—保羅·安德魯

據外媒報道,法國建築師保羅·安德魯於法國當地時間10月11日去世,享年80歲。中國國家大劇院就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保羅·安德魯(Paul Andreu)1938年7月10日出生於法國波爾多市,1961年,從巴黎綜合理工學院畢業。1967年,年僅29歲的保羅·安德魯就設計了巴黎戴高樂機場候機樓,機場建設歷經30餘年,被讚譽“有著高品質的完成度和撼人心魄的感染力”,他也成為巴黎機場公司的首席建築師。

建筑大师保罗·安德鲁辞世,他设计了中国国家大剧院

巴黎戴高樂機場

每年,全世界有數以萬計的旅行者,在全然不知其名的情況下體驗過這個法國人的設計:從戴高樂機場開始,他先後主持設計了開羅、尼斯、雅加達、中國三亞機場等全球大約50座機場,以獨有的方式實現了空間的跨越。

“很多建築師能在一些選項中做出選擇,但通常情況下,他們不會有自己的觀點,他們只會給出通用的做法。一些人可以那樣做,但我絕對不能,如果沒有親身經歷尋找解決方法的整個過程,我就無法做出任何一個選擇。在我設計的建築中,95%我都親身參與。

在中國,安德魯設計的第一件作品是上海浦東國際機場。

建筑大师保罗·安德鲁辞世,他设计了中国国家大剧院

上海浦東國際機場

保羅·安德魯在中國最有名的建築就是國家大劇院。國家大劇院於2007年9月建成,雖然從設計方案公佈開始,曾一度受到指責,認為與周圍原有建築不相符,不過如今已經成為了北京標誌性建築之一。

建筑大师保罗·安德鲁辞世,他设计了中国国家大剧院

國家大劇院

安德魯說:“他們說我不瞭解中國文化,可我從來也不想假裝成對中國文化很瞭解。我知道,這是座非常好的建築,我們在建造未來的傳統,我相信中國可以在它身上找到自身的價值。”

建筑大师保罗·安德鲁辞世,他设计了中国国家大剧院

其實,安德魯並非從小就立志當建築師的。他的回憶錄開篇就寫著:“幾乎一瞬間,我決心成為一名建築師。那時的我,剛剛二十歲,正在思考自己的人生應該怎樣度過。科學、藝術,這兩樣都吸引我。對於前者,我知之甚少,對於後者,我一無所知。然而,無知者無畏,哪一樣我都不想放棄。為什麼不能兩者兼得呢?難道就沒有兩者融合的領域嗎?”於是,他找到了一個看上去很完美的結合——建築領域。

遍佈全球的設計足跡

-代表作品-

·巴黎戴高樂機場·

建筑大师保罗·安德鲁辞世,他设计了中国国家大剧院建筑大师保罗·安德鲁辞世,他设计了中国国家大剧院

巴黎戴高樂機場是他最大膽的設計,也是最傑出的作品之一。該機場以法國將軍、前總統夏爾·戴高樂名字命名,坐落於巴黎,是歐洲主要的航空中心,也是法國主要的國際機場。

建筑大师保罗·安德鲁辞世,他设计了中国国家大剧院建筑大师保罗·安德鲁辞世,他设计了中国国家大剧院

· 中國國家大劇院·

建筑大师保罗·安德鲁辞世,他设计了中国国家大剧院

保羅·安德魯在36家國際設計單位和44個方案中最終勝出。國家大劇院建築屋面呈半橢圓形,由具有柔和色調和光澤的鈦金屬覆蓋,前後兩側有兩個類似三角形的玻璃幕牆切面,整個建築漂浮於人造水面之上,行人需從一條80米長的水下通道進入演出大廳。

建筑大师保罗·安德鲁辞世,他设计了中国国家大剧院

作為新北京十六景之一的地標性建築,國家大劇院造型獨特的主體結構,一池清澈見底的湖水,以及外圍大面積的綠地、樹木和花卉,體現了人與人、人與藝術、人與自然和諧共融、相得益彰的理念。

建筑大师保罗·安德鲁辞世,他设计了中国国家大剧院

大劇院造型新穎、前衛,構思獨特,是傳統與現代、浪漫與現實的結合。這座“城市中的劇院、劇院中的城市”以一顆獻給新世紀的“湖中明珠”姿態出現。大劇院重在表達在外部寧靜籠罩下的內部生機。一個簡單的“蛋殼”,裡面孕育著生命,側面表達一個時代的結束與另一個新的時代的開始。

建筑大师保罗·安德鲁辞世,他设计了中国国家大剧院建筑大师保罗·安德鲁辞世,他设计了中国国家大剧院
建筑大师保罗·安德鲁辞世,他设计了中国国家大剧院

· 上海東方藝術中心·

建筑大师保罗·安德鲁辞世,他设计了中国国家大剧院

整個建築外表採用金屬夾層玻璃幕牆,內牆裝飾特製的淺黃、赭紅、棕色、灰色的陶瓷掛件。從高處俯瞰,五個半球體依次為:正廳入口、東方演奏廳、東方音樂廳、展覽廳、東方歌劇廳。它們猶如五片綻放的花瓣,組成一朵碩大美麗的"蝴蝶蘭"。

建筑大师保罗·安德鲁辞世,他设计了中国国家大剧院

建築頂部安裝了融入高科技的880多盞嵌入式頂燈,當美妙的旋律在音樂廳奏響時,燈光會隨旋律起伏變幻,將夜色中的東方藝術中心變的璀璨夢幻、活力動感。

·大阪海洋博物館

·

建筑大师保罗·安德鲁辞世,他设计了中国国家大剧院

“ 它完全由玻璃構成,被靜靜地放置在水面上。它的邊界、它的形式與水相融合,就像一個夢幻的空間,充滿了想象力。”

——保羅·安德魯

建筑大师保罗·安德鲁辞世,他设计了中国国家大剧院

大阪海洋博物館是一幢玻璃半球形的四層透明建築物,填海而造。這座四層建築的博物館內,記錄著大阪海運和航海史。線條純粹而簡潔,非常契合日本傳統建築精神。整個建築坐落於水面,最有趣的地方是建築閉合式的結構,激起人強烈的好奇心,想要走進去一探究竟。

建筑大师保罗·安德鲁辞世,他设计了中国国家大剧院建筑大师保罗·安德鲁辞世,他设计了中国国家大剧院
建筑大师保罗·安德鲁辞世,他设计了中国国家大剧院建筑大师保罗·安德鲁辞世,他设计了中国国家大剧院

安德魯的目標是建造一個浮動的碼頭,讓建築與城市隔離開來,在夜晚燈光的照耀下依舊閃耀。白天時,海洋館是靜默的,夜幕中它消失於海水,融為一體。

· 廣州新體育館·

建筑大师保罗·安德鲁辞世,他设计了中国国家大剧院

廣州新體育館把以人為本和迴歸自然的設計理念巧妙融合在一起,三個場館的屋頂造型像飄浮的三朵白雲,與白雲山生態保護區和諧融為一體。場館均採用下沉式設計,大部分建在地下,既便於觀眾的出入交通組織,又讓建築物融入充滿詩情畫意的自然環境之中,展現若隱若現的朦朧美感。

建筑大师保罗·安德鲁辞世,他设计了中国国家大剧院

·印度尼西亞雅加達機場·

建筑大师保罗·安德鲁辞世,他设计了中国国家大剧院

雅加達機場佔地面積18平方公里,有兩條獨立的平行跑道,由兩條滑行道相連。設計有機地將當地傳統建築元素融合入對現代機場的構思中,以印尼王宮為範本的同時,又通過候機室之間的花園來體現熱帶風情。被覆蓋的走道允許旅客與外部世界有真正的接觸,在世界上的大城市機場中極為少見。這可能是他最接近“後現代”態度的設計項目。

建筑大师保罗·安德鲁辞世,他设计了中国国家大剧院建筑大师保罗·安德鲁辞世,他设计了中国国家大剧院

· 濟南文化中心·

建筑大师保罗·安德鲁辞世,他设计了中国国家大剧院

藝術中心以“岱青海藍”為設計理念,總建築面積38.43萬平方米,由三棟高層塔樓、裙房、地下空間及中心廣場組成。所有建築局部使用了共同的建築語言,賦予場地乃至整個濟南新西區以個性。該建築有著高度識別性的地標影響力。公共活動將集中在該綜合體中央,促進文化交流。

建筑大师保罗·安德鲁辞世,他设计了中国国家大剧院

歡迎產品及渠道合作

EKOOFOCUS|藝酷關注

讓你的才華被世界看見

Let the world behold your talent

致力於用創意設計讓生活更美好

© 2015-2018 ekoo china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