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约三场关键战,郎平为何先用刘晓彤,后用惠若琪

里约奥运会已过去三个多月了,但中国女排时隔12年再登奥运之巅,仍然令人记忆犹新。回看里约历程,整体实力不占优势,小组艰难出线的女排,能攻克巴西,“复仇”荷兰,塞尔维亚,最终笑傲群雄,和主帅郎平的恰当用人,科学指挥密不可分。一个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在小将龚翔宇小组赛过分紧张,发挥欠佳时,后三场关键战,郎平果断用张常宁改打接应,而与头号主攻朱婷搭档的,战巴西用刘晓彤,战荷兰和塞尔维亚,则是惠若琪。论强攻实力,刘晓彤肯定超过奥运前受伤病困扰的惠若琪,郎平为何要针对不同对手,用不同的第二主攻呢?

里约三场关键战,郎平为何先用刘晓彤,后用惠若琪里约12人中,郎平带了4主攻。张常宁出任接应后,和朱婷搭档的,只能刘晓彤和惠若琪二选一。8进4淘汰赛的对手巴西,身材不高,发球不如荷兰,塞尔维亚暴力,但进攻速度快,防守好于荷,塞两队。对阵巴西,中国队一传压力减小,攻击力需要加强。刘晓彤攻击强于惠若琪,一传弱于惠若琪。而在郎平的战术体系中,两主攻和自由人主接一传。因此,指挥能力一流的郎平,肯定选择刘晓彤。实践证明,郎平用人正确,刘晓彤发挥很好,最终不被看好的中国队,把东道主送出了里约。


里约三场关键战,郎平为何先用刘晓彤,后用惠若琪半决赛对荷兰,决赛对塞尔维亚,两支欧洲队和巴西风格完全不同,跳发强悍,扣球凶狠,中国队一传和防守压力猛增。郎平用一传较好的惠若琪,分担林莉和朱婷的压力,保证一攻,加上中国队副攻不弱,朱婷,张常宁担负左,右边路进攻,副攻中间牵扯,这一合理布阵,确保了女排笑到了最后。惠若琪也没有辜负郎导希望,两场比赛都有她完成最后一击。


里约三场关键战,郎平为何先用刘晓彤,后用惠若琪在排球一线耕耘多年的郎平,经历了数不清的鏖战,她的指挥艺术,是珍贵的积淀,是女排的宝贵财富。新的周期,郎平注定是女排主帅的最佳人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