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約三場關鍵戰,郎平為何先用劉曉彤,後用惠若琪

里約奧運會已過去三個多月了,但中國女排時隔12年再登奧運之巔,仍然令人記憶猶新。回看里約歷程,整體實力不佔優勢,小組艱難出線的女排,能攻克巴西,“復仇”荷蘭,塞爾維亞,最終笑傲群雄,和主帥郎平的恰當用人,科學指揮密不可分。一個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在小將龔翔宇小組賽過分緊張,發揮欠佳時,後三場關鍵戰,郎平果斷用張常寧改打接應,而與頭號主攻朱婷搭檔的,戰巴西用劉曉彤,戰荷蘭和塞爾維亞,則是惠若琪。論強攻實力,劉曉彤肯定超過奧運前受傷病困擾的惠若琪,郎平為何要針對不同對手,用不同的第二主攻呢?

里約三場關鍵戰,郎平為何先用劉曉彤,後用惠若琪里約12人中,郎平帶了4主攻。張常寧出任接應後,和朱婷搭檔的,只能劉曉彤和惠若琪二選一。8進4淘汰賽的對手巴西,身材不高,發球不如荷蘭,塞爾維亞暴力,但進攻速度快,防守好於荷,塞兩隊。對陣巴西,中國隊一傳壓力減小,攻擊力需要加強。劉曉彤攻擊強於惠若琪,一傳弱於惠若琪。而在郎平的戰術體系中,兩主攻和自由人主接一傳。因此,指揮能力一流的郎平,肯定選擇劉曉彤。實踐證明,郎平用人正確,劉曉彤發揮很好,最終不被看好的中國隊,把東道主送出了里約。


里約三場關鍵戰,郎平為何先用劉曉彤,後用惠若琪半決賽對荷蘭,決賽對塞爾維亞,兩支歐洲隊和巴西風格完全不同,跳發強悍,扣球兇狠,中國隊一傳和防守壓力猛增。郎平用一傳較好的惠若琪,分擔林莉和朱婷的壓力,保證一攻,加上中國隊副攻不弱,朱婷,張常寧擔負左,右邊路進攻,副攻中間牽扯,這一合理佈陣,確保了女排笑到了最後。惠若琪也沒有辜負郎導希望,兩場比賽都有她完成最後一擊。


里約三場關鍵戰,郎平為何先用劉曉彤,後用惠若琪在排球一線耕耘多年的郎平,經歷了數不清的鏖戰,她的指揮藝術,是珍貴的積澱,是女排的寶貴財富。新的週期,郎平註定是女排主帥的最佳人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