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些國際空間站過幾年後就不再運行了?

國際空間站是一個由六個國際主要太空機構聯合推進的國際合作計劃,將作為科學研究和開發太空資源的手段,為人類提供一個長期在太空軌道上進行對地觀測和天文觀測的機會。

那麼,為什麼有些國際空間站過幾年後就不再運行了呢?

為什麼有些國際空間站過幾年後就不再運行了?

為什麼有些國際空間站過幾年後就不再運行了?

其實最主要的原因還是經費問題,下面詳細說明因為經費原因導致國際空間站最終被荒廢。

耗資最貴的建築

國際空間站的設想是1983年由美國總統里根首先提出的,即在國際合作的基礎上建造迄今為止最大的載人空間站。經過近十餘年的探索和多次重新設計,直到蘇聯解體、俄羅斯加盟,國際空間站才於1993年完成設計,至1998年才完成第一個模塊的發射升空。

為什麼有些國際空間站過幾年後就不再運行了?

為什麼有些國際空間站過幾年後就不再運行了?

作為美國、俄羅斯、歐洲太空署、日本和加拿大的合作項目,國際空間站自2000年以來就一直有宇航員居住,隨後其創造的發現不斷讓人們認為這一耗資達1,000億美元的空間站物有所值。

各國太空探索的重點轉移

由於各國重點項目的遷移,已經沒有足夠資金維持國際空間站了。

首先是美國。在人類首次載人登月50週年紀念日(2019年7月)即將到來之際,特朗普總統要求NASA重返月球。歐洲太空署署長簡·維爾納(Jan Werner)和俄羅斯太空署都對這一宏偉計劃表示支持。中國則自行發展登月計劃。各國太空機構應該不會在當前載人航天預算之外擁有多餘的資金投入國際空間站。

為什麼有些國際空間站過幾年後就不再運行了?

為什麼有些國際空間站過幾年後就不再運行了?

除非美國國會向NASA劃撥額外資金,或者其他項目下馬(二者的可能性都不大),否則沒辦法在去登月或登火星的同時為國際空間站發送乘員、貨物、食品和補給。

以上是我對問題“為什麼有些國際空間站過幾年後就不再運行了?”的回答,歡迎大家在評論中與我交流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