淚崩!遼寧八旬老人捨不得看病 死後給女兒留下百萬存款!

最近,瀋陽晚報記者從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腫瘤外科病房,瞭解到了一個心碎的故事……

淚崩!遼寧八旬老人捨不得看病 死後給女兒留下百萬存款!

不久前,有一位來自燈塔的80多歲老人,因為過度節儉、有病緩看,結果送到瀋陽看病的時候,病情已經惡化。

淚崩!遼寧八旬老人捨不得看病 死後給女兒留下百萬存款!

然而,當老人臨走前,告訴了兩個女兒,她銀行卡的密碼。

結果女兒發現,裡面有105萬元存款。此外還有一套價值60萬元的房產。

淚崩!遼寧八旬老人捨不得看病 死後給女兒留下百萬存款!

女兒們失聲痛哭!曾以為老媽那麼節儉,也攢不了多少錢,沒想到為了省錢,連病都不看了……

張大娘是遼陽燈塔人,三個月前因咳血、胸痛到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腫瘤外科就診。經確診,老人為肺癌晚期,不能接受手術治療,只能住院保守治療。

腫瘤外科醫生說,老人的病情發作至少有兩年了,應該早有身體症狀,咳血、胸痛,晚期癌症會有很強的癌痛,不知道這位老人是怎麼挺過來的。

淚崩!遼寧八旬老人捨不得看病 死後給女兒留下百萬存款!

雖然腫瘤外科醫生對其進行了積極救治,但遺憾的是,老人還是在正月十四病逝。

病逝前,張大娘似有預感,她告訴兩個女兒,自己的錢存在五張銀行卡中,銀行卡放在自己家的某個地方,密碼是自己的生日。

淚崩!遼寧八旬老人捨不得看病 死後給女兒留下百萬存款!

病逝後,兩個女兒來到母親獨居的家,找到了五張銀行卡,看到卡上的餘額,兩個女兒驚呆了,餘額為105萬元。而母親的房子屬於待拆遷狀態,拆遷補償款約60萬元。

面對媽媽留下的遺產,兩個女兒哭了。她們既感動又內疚,女兒們哭訴:“母親為了省錢不捨得看病,自己隱瞞病情已經兩年多了。”

真節儉,水不燒開

菜剛有點兒熟就關火

據張大娘的大女兒劉女士介紹,兩位老人在生活上節儉過了頭。

大冬天,燒開水前,先用盆接滿涼水,放在暖氣片上,等到暖和了再用水壺燒水,他們說這樣可以省電費。

淚崩!遼寧八旬老人捨不得看病 死後給女兒留下百萬存款!

老人去世後,家裡的物品堆積如山,在洗浴中心用過的毛巾足有20條,穿過的舊衣服、用過的床單被罩都保留著,用過的飲料瓶堆積了幾大箱子,準備賣廢品。

劉女士說:“水剛冒熱氣,還沒燒開,他們就把電拔了,菜剛有點熟,就把火關了。”

淚崩!遼寧八旬老人捨不得看病 死後給女兒留下百萬存款!

存款多,老夫妻月入萬元

唯獨對子女孫輩很大方

張大娘兩年前就出現了胸悶的症狀,有一次咳血了,她覺得到醫院掛號、做檢查費用多,最後也得吃藥,不如直接吃藥省錢,就自己到藥房用醫保卡買藥。

有一次,劉女士發現張大娘咳嗽厲害,想帶她去醫院檢查。張大娘說:“我活這麼大歲數了,活夠了,錢不能亂花,錢得給你們姐妹倆留著。”

淚崩!遼寧八旬老人捨不得看病 死後給女兒留下百萬存款!

劉女士聽到媽媽這樣說,既感動又生氣,她說:“我們生活都挺好,不缺錢,你健康最重要。”劉女士說,父親和母親都是高級工程師,退休後的收入都是每月6000多元,父親兩年前去世。老兩口雖然退休金很高,但是很節儉,甚至到了吝嗇的程度。不過他們對晚輩很大方,外孫子上大學給1萬元、結婚給2萬元……

劉女士告訴記者,母親死後,她們姐妹特別難過,母親勤儉一生,對自己吝嗇,對子女孫輩大方,不缺錢,有那麼多存款卻不捨得看病,結果延誤了病情。

“我和妹妹希望天下所有的老人都好好地愛自己,愛自己的健康和身體,即使不給子女留一分錢,子女們也是開心的。”

淚崩!遼寧八旬老人捨不得看病 死後給女兒留下百萬存款!

老人最關心的是價錢

最愛逛的是果蔬超市

在商場、大型飯店等一些高檔消費場所,幾乎很少見到老年人的身影,以至於很多人產生了這樣一種印象,果蔬超市才是老年人的主要消費場所。

現在很多年輕人買東西時,只要喜歡、滿意,一般不考慮價格;可同樣是購買,老年人卻總會反覆比較,再三考慮……

淚崩!遼寧八旬老人捨不得看病 死後給女兒留下百萬存款!

不少人大概都有過類似的經歷,想帶父母出去吃飯,和父母交涉一番,最終變成在家裡吃一口;給父母買的衣服,即使不用他們掏錢,父母也心疼。

他們捨不得打車、捨不得去旅遊,凡是他們覺得沒必要的東西,絕對不會去買。

在受調查的多位老人日常消費中,貼補兒女的花費佔了接近四分之一的比例。老年人對自己都很摳門,對兒孫卻不吝嗇。

為啥老一輩的父母這麼節省?

心理專家周永梅在接受採訪時說,張大娘這個年齡段的人經歷過物質匱乏的歷史階段,因此形成了心理匱乏.

他們總是竭盡所能地想把東西攬在手裡,儘可能地節省每一分錢,覺得這樣才安全。

淚崩!遼寧八旬老人捨不得看病 死後給女兒留下百萬存款!

心理學上叫做“囤積心理”,又叫“松鼠病”。

周永梅認為,形成這種心態的原因除了社會背景,還有三個原因。

一是心理因素;二是習慣;三是對兒女的愛。

淚崩!遼寧八旬老人捨不得看病 死後給女兒留下百萬存款!

中國父母內心有橫向的比較:人家媽媽給孩子留了多少錢,我不能少。

這種比較的心態會給孩子造成兩種結果:

一是孩子會有愧疚感、覺得對不起家長,

二是孩子會理所當然的認為這是自己應得的,從而自己不努力,成為心理上的巨嬰。

淚崩!遼寧八旬老人捨不得看病 死後給女兒留下百萬存款!

2019年的2月,瀋陽逐漸變得溫暖,再過段時日,便是春花爛漫。可張大娘卻悄無聲息地走了……

淚崩!遼寧八旬老人捨不得看病 死後給女兒留下百萬存款!


她再也

看不到瀋陽落英繽紛的早春

感受不到那和煦溫暖的微風

也聽不到女兒們柔聲的呼喚

淚崩!遼寧八旬老人捨不得看病 死後給女兒留下百萬存款!

如果那筆遺產提前用來為張大娘治病,或許她此刻還會歡笑著和家人聚在一起,又或許整個故事會有一個皆大歡喜的結局。但這個世界很殘酷沒有如果......

淚崩!遼寧八旬老人捨不得看病 死後給女兒留下百萬存款!

對於張大娘的女兒來說,母親留下來的房產是這全天下最貴的,因為這房子不能用錢來衡量而是用命換來的,這份母愛未免太過沉重。

淚崩!遼寧八旬老人捨不得看病 死後給女兒留下百萬存款!

逝者已矣,生者還要繼續……

但願全天下的父母都能幸福安康!

來源 :瀋陽晚報(記者 吳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