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國人均GDP接近1萬美元,這在全球處於什麼樣的水平?

按照人均1萬美元計算,目前我國大概可以排在世界第64位,比2017年的上升6位左右。

2018年中國人均GDP接近1萬美元,這在全球處於什麼樣的水平?


中國人均GDP突破1萬億美元,屬於中等偏上收入國家

1月16日有媒體爆料,預計2018年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可接近1萬美元。1萬美元的人均GDP略高於中等偏上收入地區的GDP均值,也就是說,中國人民現在的收入水平已經躋身中等偏上收入地區。

而根據世界銀行的標準,如果一個國家的人均GDP達到1.2萬美元以上,就算高收入國家,也就是說,目前我國的人均GDP據世界高收入國家只有1000多美元,如果不出意外的話,明年我國的人均GDP將邁入高收入國家行列。

儘管人均GDP上去了,但是目前國內仍然面臨很多問題

首先我國人均GDP達到中等偏上國家水平,這是一件值得驕傲的事情,我們應該感到高興,但人均GDP只能表明我國的經濟總量在增長,並不能真實的反映一個國家居民的財富。雖然目前我國人均GDP已經達到中等偏上國家的水平,但我認為這個數據跟前段時間發佈的我國中等收入人群超過4億是一樣的道理,而目前我國仍然面臨著眾多問題。

1、區域發展不均衡的問題

雖然我國GDP總量很大,但大部分GDP都是由東部地區貢獻的,中西部地區仍然處於比較落後的狀態,目前發達省份跟欠發達省份的貧富差距非常明顯,比如2018年廣東跟江蘇兩個省份的GDP總量都超過了9萬億,而西部有些省份連1萬億都不到,具體到人均GDP上不同地區的差距更大。

下圖是2017年我國各省份人均GDP排名情況。


2018年中國人均GDP接近1萬美元,這在全球處於什麼樣的水平?



從這個圖可以看出,排除香港澳門跟臺灣之後,國內人均GDP最高的省份是北京的12.9萬,而目前人均GDP小於6.4萬的有22個省份,也就是說有22個省份的人均GDP不到北京的一半,其中甘肅甚至連北京的1/4都不到

2、人均可支配收入低的問題

雖然目前我國人均GDP已經達到了世界中等偏上的水平,但是居民的收入水平並不高。GDP是一個時期內國內居民創造的總財富,而收入是財富分配到個人手上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才能真正體現居民的財富,而目前我國居民可支配收入佔GDP的比重只有45%左右,與發達國家居民收入佔GDP的比重在55%以上還是有較大的差距。


2018年中國人均GDP接近1萬美元,這在全球處於什麼樣的水平?



3、居民負債高的問題

以前我國是一個人高儲蓄率的國家,高儲蓄為我國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很大的動力,但是近年來隨著我國房價的不斷上升,居民的購房成本不斷上漲,很多居民都沒有能力全款買房,所以都紛紛舉債來買房,這直接導致了居民負債水平快速上升。

截至2017年底我國的債務總額已經達到了185萬億左右(44.63(政府債務)+40.52(居民債務)+99.35(企業債務)=184.5萬億元),目前我國人均負債超過13萬。

所以雖然我國人均GDP有了較快的增長,但我們也應該看到有很多問題存在,未來如何提高居民的收入,降低居民的負擔壓力,將是我國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如何避免掉入中等收入陷阱是擺在目前一個很關鍵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