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在即,千億公路投資等著你

2月1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

《規劃綱要》分為十一章,分別是:規劃背景、總體要求、空間佈局、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加快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構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體系、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建設宜居宜業宜遊的優質生活圈、緊密合作共同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共建粵港澳合作發展平臺、規劃實施。

《規劃綱要》是指導粵港澳大灣區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合作發展的綱領性文件。規劃近期至2022年,遠期展望到2035年。

這意味著什麼呢?世界第四大灣區將橫空出世!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在即,千億公路投資等著你


灣區,既是地理概念,也是經濟現象。著名的紐約灣區、舊金山灣區、東京灣區,都是帶動全球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和引領技術變革的領頭羊。

粵港澳大灣區包括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和廣東省廣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佛山市、惠州市、東莞市、中山市、江門市、肇慶市(以下稱珠三角九市),總面積5.6萬平方公里,2017年末總人口約7000萬人,是我國開放程度最高、經濟活力最強的區域之一,在國家發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戰略地位。

歷經改革開放40年快速發展,尤其是香港、澳門迴歸祖國後,粵港澳合作不斷擴大深化,這一區域坐擁明顯區位優勢,累積了雄厚經濟實力,創新要素集聚、國際化水平領先,已具備建成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的基礎條件。

發展離不開基礎建設,截至2017年底,粵港澳大灣區高速公路里程已經超過4000公里,是全國高速公路網密度最高的地區之一,核心區的路網密度已經超過紐約、東京、倫敦三大灣區。

不僅如此,《規劃綱要》第五章:加快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對“灣區”基建發展設立了更詳細的計劃與目標。

第五章 加快基礎設施互聯互通

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暢通對外聯繫通道,提升內部聯通水平,推動形成佈局合理、功能完善、銜接順暢、運作高效的基礎設施網絡,為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第一節 構建現代化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

提升珠三角港口群國際競爭力。鞏固提升香港國際航運中心地位,支持香港發展船舶管理及租賃、船舶融資、海事保險、海事法律及爭議解決等高端航運服務業,併為內地和澳門企業提供服務。增強廣州、深圳國際航運綜合服務功能,進一步提升港口、航道等基礎設施服務能力,與香港形成優勢互補、互惠共贏的港口、航運、物流和配套服務體系,增強港口群整體國際競爭力。以沿海主要港口為重點,完善內河航道與疏港鐵路、公路等集疏運網絡。

建設世界級機場群。鞏固提升香港國際航空樞紐地位,強化航空管理培訓中心功能,提升廣州和深圳機場國際樞紐競爭力,增強澳門、珠海等機場功能,推進大灣區機場錯位發展和良性互動。支持香港機場第三跑道建設和澳門機場改擴建,實施廣州、深圳等機場改擴建,開展廣州新機場前期研究工作,研究建設一批支線機場和通用機場。進一步擴大大灣區的境內外航空網絡,積極推動開展多式聯運代碼共享。依託香港金融和物流優勢,發展高增值貨運、飛機租賃和航空融資業務等。支持澳門機場發展區域公務機業務。加強空域協調和空管協作,優化調整空域結構,提高空域資源使用效率,提升空管保障能力。深化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加快通用航空發展,穩步發展跨境直升機服務,建設深圳、珠海通用航空產業綜合示範區。推進廣州、深圳臨空經濟區發展。

暢通對外綜合運輸通道。完善大灣區經粵東西北至周邊省區的綜合運輸通道。推進贛州至深圳、廣州至汕尾、深圳至茂名、岑溪至羅定等鐵路項目建設,適時開展廣州經茂名、湛江至海安鐵路和柳州至肇慶鐵路等區域性通道項目前期工作,研究廣州至清遠鐵路進一步延伸的可行性。

有序推進瀋海高速(G15)和京港澳高速(G4)等國家高速公路交通繁忙路段擴容改造。加快構建以廣州、深圳為樞紐,高速公路、高速鐵路和快速鐵路等廣東出省通道為骨幹,連接泛珠三角區域和東盟國家的陸路國際大通道。

構築大灣區快速交通網絡。以連通內地與港澳以及珠江口東西兩岸為重點,構建以高速鐵路、城際鐵路和高等級公路為主體的城際快速交通網絡,力爭實現大灣區主要城市間1小時通達。編制粵港澳大灣區城際(鐵路)建設規劃,完善大灣區鐵路骨幹網絡,加快城際鐵路建設,有序規劃珠三角主要城市的城市軌道交通項目。加快深中通道、虎門二橋過江通道建設。創新通關模式,更好發揮廣深港高速鐵路、港珠澳大橋作用。推進蓮塘/香園圍口岸、粵澳新通道(青茂口岸)、橫琴口岸(探索澳門蓮花口岸搬遷)、廣深港高速鐵路西九龍站等新口岸項目的規劃建設。加強港澳與內地的交通聯繫,推進城市軌道交通等各種運輸方式的有效對接,構建安全便捷換乘換裝體系,提升粵港澳口岸通關能力和通關便利化水平,促進人員、物資高效便捷流動。

提升客貨運輸服務水平。按照零距離換乘、無縫化銜接目標,完善重大交通設施佈局,積極推進幹線鐵路、城際鐵路、市域(郊)鐵路等引入機場,提升機場集疏運能力。加快廣州-深圳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建設。推進大灣區城際客運公交化運營,推廣“一票式”聯程和“一卡通”服務。構建現代貨運物流體系,加快發展鐵水、公鐵、空鐵、江河海聯運和“一單制”聯運服務。加快智能交通系統建設,推進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等信息技術在交通運輸領域的創新集成應用。

(點擊閱讀原文,進入官網獲取《規劃綱要》全文)


《規劃綱要》點名的公路項目有2條高速及2條過江通道:瀋海高速(G15)、京港澳高速(G4)(擴容改造);深中通道、虎門二橋過江通道。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在即,千億公路投資等著你


但是,粵港澳大灣區背後的基建市場絕不止於上面被點名的項目。

千億高速公路“基”遇


2019年,廣東省交通運輸基本建設計劃完成投資1200億元,其中,高速公路為880億元。細分到珠三角9個市,規劃的基建項目更是應接不暇。

❖ 廣州:2019年重點建設項目計劃公路項目53個

2019年1月25日,廣州發改委發佈《廣州市發展改革委關於印發廣州市2019年重點項目計劃的通知》,其中2019年重點建設項目計劃公路項目53個,共計207.3億元。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在即,千億公路投資等著你


(點擊放大瀏覽)

通知鏈接(請複製粘貼瀏覽):http://www.gzplan.gov.cn/gzplan/2.2/201701/fa947b19a2fa4daf864cfcdf77c117c7.shtml


❖ 珠海:謀劃廣江珠澳高鐵、廣中珠澳高鐵和伶仃洋公鐵通道

加快紅鶴大橋、鶴港高速建設、推動黃茅海大橋實施,構建港珠澳大橋直通粵西快速通道;加快興業快線、金琴快線建設,有效聯通深中通道;謀劃廣江珠澳高鐵、廣中珠澳高鐵和伶仃洋公鐵通道;完善市內交通路網,加快金海大橋、香海大橋及支線建設,啟動金港大橋前期工作;推動珠機城軌一期運營。啟動珠海大道擴建工程,加快板障山新增隧道建設。

❖ 惠州:加快推進河惠莞高速

推進高速公路建設。2019年建成汕湛高速高速惠州至清遠段,加快推進河惠莞高速平潭至潼湖段、河惠莞高速紫金至惠陽段、深汕西高速公路改擴建等項目建設施工進度,確保項目按期完成年度目標任務;加快開展韶惠高速惠龍段各項工作推進,爭取項目全線動工;加快推進惠河高速白石互通項目施工建設進度,爭取2020年完工。

推進國、省道建設。按照惠州市《2017年至2020年普通國省道建設目標類項目實施方案》全力推動項目前期和徵地拆遷工作,完成省道S120線惠城南旋工業區至原橫瀝收費站改建段的後續工作,啟動金龍大道(國道G220線博羅公莊至楊村十二嶺段、國道G205線博羅十二嶺至四角樓段)路面改造工程,加強國道G355(原省道S355)線龍門段、省道S529線博羅龍華至龍溪段、省道S255線博羅龍橋東江大橋改建工程等在建民生實事項目的管理工作;完成國道G236線惠東紫金交界至高潭公梅段改擴建工程工可報告編制;完成國道G220線博羅十二嶺至青塘段、省道S254線惠城福長嶺至惠陽金惠路口段路面改造工程建設方案的編制工作。

加快重點項目前期工作。加快推進惠河高速改擴建、惠莞高速改擴建、廣惠高速小金口互通改造、新增廣惠高速機場互通的前期研究工作。加快推進廣東濱海旅遊公路惠州段工可研究、方案設計等工作。

❖ 東莞:開展蓮花山過江通道、增莞番高速、獅子洋跨江通道研究

全力開展蓮花山過江通道、增莞番高速(派潭至望牛墩段)、獅子洋跨江通道等三個項目前期研究工作,以早日動工建設。加快建設進度,確保2019年完成虎門二橋、莞番高速、沿江高速至廣深高速段、從莞高速約場北互通工程建設,共18公里,其中虎門二橋5月1日前建成通車。

2019年,東莞將推動莞深邊界17條幹線的規劃建設,大力推動中子科學城至中山大學深圳校區通道、丹平快速二期、海堤路至海濱大道等工程。加快“8”字形環城路+多條放射狀市域路網的建設,加快推動莞惠公路(省道S357)、東深公路(國道G220)快速化改造,推進濱海大道快速化改造工程。加快推進水鄉大道延長線工程等6個主幹公路建設,爭取完工X886清溪羅馬段升級改造工程4.46公里。爭取完工X883虎門一號橋等4座橋樑整治工程、東引河厚街傢俱大道危橋改造工程、X240海景大橋等3座橋樑整治工程項目合計4.575公里。

❖ 江門:黃茅海跨海通道列入重點項目清單

交通設施方面,深岑高速公路中山新隆至江門龍灣段改擴建工程、佛江高速公路北延線和全長53.8公里、估算總投資超93億元的江門市銀洲湖高速公路,全長30公里、估算總投資超127億元的黃茅海跨海通道。均已列入廣東省2019年重點建設項目計劃(草案)。


上述提到的過江通道、跨海通道,每個可能都是上百億的大項目,粵港澳大灣區的基建盛宴即將開啟,誰能分得大蛋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