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 新思路 大調研 新方法

大数据 新思路 大调研 新方法

大数据 新思路 大调研 新方法

2018年閔行區來滬人員

就業服務數據調研分析

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各政府部門都在嘗試使用大數據的方法提高政府工作效率,調整工作思路、轉變工作方法。本文以閔行工作的來滬人員為樣本,結合大數據的統計方法,從閔行來滬人員就業相關數據源中提取能夠反映就業形勢各方面的指標數據,形成本區就業形勢指標體系,更有效地為來滬人員提供更好的就業服務。

閔行區來滬人員基本情況

1

總量分析 : 穩中略增

截止至2018年12月底,閔行區來滬人員就業人數436242人,占上海市來滬人員就業人數的8.8%,僅次於浦東、黃浦,位列全市第三。相比2017年同期增長5.2%,比2018年11月環比增長0.6%,說明在閔行就業的來滬人員穩定性較強。

大数据 新思路 大调研 新方法

2

年齡結構:中青為主

16至40歲的來滬人員人數342219人,佔總人數的78.5%;41至60歲93950人,佔總人數的21.5%。反映出:1、青年思想較開放,主動離鄉工作的觀念較強;2、企業對年輕勞動力的需求較大。

大数据 新思路 大调研 新方法

3

性別構成 : 男多女少

男性來滬從業人員246012人,女性來滬從業人員190230人。說明男性在家庭中承擔較多的撫養責任,加上生兒育女方面較女性來說有更大的自由空間,使男性離鄉從業的積極性與可能性高於女性。

4

學歷組成:中低居多

高中及以下學歷較低的來滬人員人數佔總人數的67.3%,大專及以上學歷者佔33.1%。表明中低學歷,從事技術含量不高,簡單操作型、純體力型崗位的來滬人員居多。與去年同期相比,高學歷的來滬人員數量明顯增加,企業對於知識型、技能型勞動者的需求不斷增加。

大数据 新思路 大调研 新方法

5

單位性質、行業分佈情況:

私營、服務業當先

來滬從業人員分佈較多的單位前五位依次為:私營企業、外商投資、港澳臺、有限責任、國有企業等。

從行業分佈看,第三產業的迅猛發展,使大量商務服務、零售類企業用工供不應求。

大数据 新思路 大调研 新方法

6

來滬人員戶籍分佈:周邊為主

從地域上來看,就近省份來滬就業比較方便,也是來滬就業者較多的主要原因。

大数据 新思路 大调研 新方法

7

來滬人員求職渠道:內推居多

大数据 新思路 大调研 新方法

通過親戚朋友或老鄉推薦而獲得就業機會的來滬人員所佔比重最高,約為36.6%;通過招聘網站、微信公眾號等方式求職的來滬人員約佔27.6%,位居第二。

大数据 新思路 大调研 新方法

閔行區各街鎮來滬人員情況

閔行區中北部的虹橋、新虹、華漕、七寶,莘莊、古美為高端現代服務業功能區,約有47萬來滬人員生活在此地區。處於中南部的莘莊工業區、梅隴、顓橋、馬橋、吳涇、江川、浦江、浦錦為工、農業,新興產業功能區,約有42萬來滬人員生活在此地區。整區內的來滬人員相較於去年同期有所減少,其原因有:1、拆違整治使一部分來滬人員選擇離開閔行,向周邊的嘉定、松江、奉賢等地轉移。2、第二產業企業紛紛遷址或減少人力資源。

來滬人員就業服務分析及措施

1

精準扶貧,脫貧攻堅

大数据 新思路 大调研 新方法

2018年我區已完成對口雲南保山市和香格里拉市貧困勞動力轉移就業5586人。6月、9月,10月由區人社局帶隊進行了三次扶貧地區的考察調研對接工作,與當地人保局簽訂了合作交流框架協議。並根據當地需求,共組織舉辦了21場招聘、面試會,提供崗位13432個,意向錄用800餘人,最終成功錄用並穩定就業439人。

2

“春風行動”,助力就業

2018年“春風行動”以“促進轉移就業,支持返鄉創業,助力增收脫貧”為主題開展,全區各街鎮舉辦各類招聘會21場次,871家企業參加了招聘活動,提供崗位信息5600餘個,招聘人數1.8萬人次,入場求職 2.3 萬人次,達成就業意向6466人,發放宣傳資料2.2萬份。

3

“一鎮一品”,延伸服務

大数据 新思路 大调研 新方法

為延伸“一鎮一品”工作,結合大數據的工作思路,各街鎮對轄區內的來滬人員進行了排摸,並根據轄區內企業性質、行業特點形成各街鎮的就業服務數據,調研分析其就業服務的成效及不足。

4

支持創業,轉移就業

嘗試在就業援助配套活動方面引入創業與技能培訓內容,將就業、創業、培訓進行整合,推出了適合來滬人員群體的集約化服務。

來滬人員就業存在的困難及解決方法

1

繼續深化“校企合作”

搭建平臺促進就業

由於人口政策的收緊,西部地區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企業內遷力度的加大的雙重因素影響,企業“招工難”情況近期有所增加,我區將繼續做深,做細“校企合作”方式,為企業和學校搭建平臺,將外來人員的培訓作為切入點,以市場為導向,幫助企業和學校找到合適的“結合點”。

2

探索落實“訂單培訓”

創業就業優質高效

為了進一步探索“訂單”式培訓模式,充分發揮勞動部門的信息收集功能,對勞動力市場的勞務信息準確監測和預報,及時公佈外來人員供需缺口和盈餘。

3

加強改進“服務機制”

構建就業服務體系

來滬從業人員逐年增多為城市的建設及發展做出了突出的貢獻,另一方面由於城市自身基礎設施不夠完善,加上來滬從業人員自身條件的限制又滿足不了他們的需求,因而出現了不少的問題。

大数据 新思路 大调研 新方法

實施積極 就業政策 希望政府相關部門能夠出臺針對企業錄用來滬從業人員用工獎勵補貼政策;加強勞務基地合作,積極引導來滬人員就業;依託來滬人員信息及相關資源,實施以工引工計劃;加強社會機構參與企業招工,藉助社會力量加大勞務輸入。

幫扶重點群體實現就業 全面貫徹實施針對於“高校畢業生就業促進計劃”,特別是對口援建地區雲南保山、雲南香格里拉市和新疆澤普縣建設健全智能化人力資源市場、開發匹配的人力資源招聘系統,實現“掌上人力資源市場”,不斷提升“互聯網+”對就業的促進作用。

大数据 新思路 大调研 新方法

提高勞動者 技能素質加大對來滬人員的職業培訓力度:一是根據經濟發展的變化和產業的調整設置相應的培訓課程;二是充分發揮網絡的作用在網上開展遠程教育模式;三是建立教育監測機制。

提升就業公共服務水平上海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開辦的專門面向來滬人員的就業服務機構,不但免費提供職業介紹服務,還有配套的職業指導、職業培訓等政策和服務。

閔行區就業促進中心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

大数据 新思路 大调研 新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