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信《書》則不如無《書》”

“盡信《書》則不如無《書》”

白子超

“盡信《書》則不如無《書》”

“盡信《書》,則不如無《書》。吾於《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無敵於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 ——《孟子·盡心下》

孟子說:完全相信《尚書》所記,那還不如沒有《尚書》。我對於《武成》篇的文字,取用的只是少量竹簡而已。仁人是無敵於天下的,以周武王那樣極仁道的人討伐商紂王那樣極不仁道的人,怎麼會有血流把木棒漂起來的事呢?

《武成》是《尚書》裡的篇章。(今日所見《武成》,在《古文尚書》中,與孟子所說《武成》可能有文字出入。)武是武功,成是成就,記載周武王滅商的功績。文中有“血流漂杵”句,形容戰爭慘烈。孟子實際認為,這種描寫誇張得離譜,不可信;尤其是,如此寫法會給周武王的仁義之師抹黑,造成人們的誤會,不利於對“文武之道”的理解和傳播。

對孟子的話要具體分析。首先,就質疑“血流漂杵”這一點來說,孟子的理由看似理直氣壯,實則有些主觀,有學者稱其“迂”。武王滅紂王的牧野之戰,距孟子近七百年,具體戰況誰也不知道。史籍裡“血流漂杵”只是籠統地說戰場慘烈。至於仁義之師的正義之戰是否會大量死人,其實是不言而喻的。兩軍對壘,你死我活之際沒有仁義可講。倘若規模龐大,數十萬戰士相互廝殺,“血流漂杵”並非不可理解。

不過,宏觀地看,孟子的質疑精神又是正確的,必須的。《尚書》是流傳最久遠的歷史文獻彙編,主要記載了堯、舜及夏、商、周曆代君主的言論和行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約兩千年的上古史。問題是,“左史記言,右史記事”(《漢書·藝文志》),每一位史官都能堅持原則,實事求是,不避君主之諱,不誇君主之功嗎?何況,史官所記主要是君主言行,而絕少其他。所以,後人瞭解上古史,一方面不能不相信《尚書》,另一方面不能“盡信”。今日《尚書》,包括三十三篇《今文尚書》和二十五篇《古文尚書》。前者是全書主體,後者有偽作,更不可全信。孟子之後約兩百年,司馬遷作《史記》,就不僅蒐集了當時尚存的其他大量史料,而且進行了很多實地考察。近代以來,學者們又藉助於甲骨文、金文、《詩經》等文字資料,亦藉助於各類出土文物。

今人讀古書,都是要古為今用。人們借用孟子名言,已跳出《尚書》,只說“盡信書則不如無書”,泛論一切書。就是說,讀任何書,都不能盲目,不可囫圇吞棗,而要有質疑和批判精神,要獨立思考。做到這一點其實很難,具備廣博的知識,具備豐富的經驗,具備深刻的思想,才行。

如果盡信書,那還不如根本不讀書,根本沒有書。話說得絕對,就是要特別提醒人們,百分之百相信書本所寫,會受到誤導,對讀書人極其不利。這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可能接受虛假的事實,得到錯誤的知識;二是可能被邪說歪理蠱惑,在思想、理論上走上歧途。

戰國時代的書籍與今日書籍相比,不過九牛一毛,九十牛一毛,九百牛一毛。尤其是當今互聯網普及,大有取代紙質書籍之勢,數以億計的人已經僅靠一部手機來獲取一切信息,不讀書、不看報了。互聯網內容海量,而其中的虛假和荒謬多到令人吃驚,人們應該更加保持頭腦清醒。套用孟子的話說,輕信互聯網,那還不如沒有互聯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