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S展8K電視來襲 超前發展背後暗藏廠商極度焦慮

視頻清晰度的提升不僅僅關係到了觀感的問題,這只是最後觀眾體驗到的環節。但在背後,高分辨率的視頻輸出需要有相應的製作平臺進行推廣,同時也需要有足夠的帶寬進行傳輸以及高速的網絡進行穩定播放,最後配合支持高分辨率的播放器最後才能呈現到觀眾面前。

CES展8K電視來襲 超前發展背後暗藏廠商極度焦慮


而我國電視產業面臨的困境就是卡在了第一步,即缺少相應高分辨率資源的製作平臺。國內最知名的4K資源供應平臺要數“華數”,但這家平臺的滲透率對整個視頻供應市場來說可謂微乎其微。當然,還有一部分原因是國內的消費者還沒有養成相應的消費習慣,導致大多數的4K資源都是從非正規途徑獲得,這對於正規的4K內容生產也是一種打擊。

4K內容都發展如此艱難,就更別提8K的內容製作了。據外媒報道,歐洲市場起碼要等到2025年才會有相應的8K廣播視頻內容。較早的8K應用是在2016年裡約奧運會期間由日本NHK電視臺嘗試錄製“超高清”賽事直播,但是這個頻道其實是混合4K及8K內容的廣播信號,而這次的嘗試也是為了2020年東京奧運會做前期準備,因此目前而言8K分辨率電視基本上沒有普通消費者使用。

那麼,這就很有意思了,一方面是廠商大力主推8K電視,在近幾年的CES展會上更是有越來越多的廠商加入其中,而另一方面則是8K內容匱乏,價格偏貴,對於普通消費者而言這樣的家電有些超前了。那麼為何廠商市場現狀如此的情況下,依然決然的推動8K電視?

把時間線拉長來看,可以很明顯察覺到,過去幾年中OLED、QLED、激光顯示等都被廠商們屢屢提及,同時更是推出相應產品期望來打動市場。究其原因,編者認為還是在於電視市場已經陷入了利潤虧損的泥潭,廠商急需一款新的產品來開闢自己新的戰場。

雖然OLED、QLED等產品都被廠商當做賣點推向消費者,當目前市場中的主流依然是液晶,但問題是從1968年開始商用的液晶技術已經幾乎發展到了極限,只能走分辨率這一條路來與其他同行進行區分。

更有意思的是,可以看到,目前主推8K電視的背後都是供應鏈大廠,如富士康、夏普、三星等液晶產業鏈龍頭企業,對於整個電視面板市場的困頓場景顯然這些廠商自己心裡清楚,在中國廠商猛烈的攻勢下,面板價格紛紛跌破總成本,這使得電視面板廠商在獲利上面臨著嚴峻的挑戰,推出8K的目的更多的是向自己背後資本交差,而不是為了技術或者消費者。

廠商的焦慮帶動了整個電視市場的盲目發展,在4K還遠未普及的情況下,8K就更加無從談起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市場對液晶電視未來的擔憂預期也讓這些廠商不得不提而走險,即使揠苗助長也要把自己的銷售業績提振上去。

整個電視市場的超前發展,把相關的內容製作、網絡傳輸、存儲等統統拋在了後面,單槍匹馬的後果便是孤立無援。對於消費者來說,目前這些廠家推出的8K電視實在是不值得購買,除了沒有相應的內容以外,昂貴的價格也會讓眾多消費者望而卻步。畢竟目前在眾多內容面前,達到相同顯示效果的4K電視價格要便宜許多倍。8K電視,更多是廠商極端焦慮下的產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