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滅神》《仙語巨鯤》,與它比,都弱爆了

什麼《滅神》《仙語巨鯤》,與它比,都弱爆了

11月14日,故宮出版社推出的首款互動解謎遊戲書——《謎宮·如意琳琅圖籍》發佈。

該書主要講述的故事梗概是: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宮中一位已經去世的御用畫師,留下了一本名為《如意琳琅圖籍》的遺作,書中諸多難以理解之處,被稱為“無用之書”。不久後,此書下落不明。宮中漸起流言,說此書其實藏著琳琅寶藏的下落之謎,稱其為能改變命運之物。周本是宮中一位默默無聞的宮廷畫師,無意在如意館的故紙堆中找到了這本《琳琅圖籍》。他下定決心,一定要找到傳說中的琳琅寶藏,而尋寶之旅坎坷離奇,還隱藏著更為複雜的宮廷鬥爭……兩百多年後的今天,作為讀者的你收到了一名匿名神秘人郵寄給你的一個包裹,打開一看竟是故事中乾隆年間周本得到的《如意琳琅圖籍》,從那一刻起,你的命運與周本的命運已經穿越時空悄然連接在了一起……


什麼《滅神》《仙語巨鯤》,與它比,都弱爆了


《琳琅圖籍》作者為故宮出版社宮廷歷史編輯室主任王志偉,顧問為故宮博物院研究館員、明清歷史專家苑洪琪。線上遊戲及線路設計為國內領先的益智解謎遊戲設計方奧秘之家徐奧林、陳振、李慧婷。

《琳琅圖籍》最大的創新就是:獨特的實體書籍+線上遊戲的解謎體驗。讀者可以一邊看書,一邊在手機遊戲上體驗故事主人公的冒險故事。《琳琅圖籍》中藏著很多謎題:據傳紫禁城得名於紫微星垣,紫微星居於中天,群星拱衛,有“紫微正中”一說,在書中出現的北斗七星和紫微星垣藏著紫禁城的什麼秘密?一張乾隆年間的手繪紫禁城地圖,看上去與如今的故宮佈局似有許多不同之處,這些不同之處,又藏著什麼樣的秘密呢?譬如,宮中錯綜複雜的建築和道路是如何佈局的?乾隆年間的東西六宮中到底發生了什麼故事?

近30多個環環相扣的謎題任務全都包含著故宮歷史文化知識的點點滴滴。在書籍和線上遊戲的互動中,讀者不僅能領略到中國風解謎遊戲的樂趣,破解一段段塵封的歷史,還能融入遊戲角色,親身體會了解,讓故宮的歷史文化知識在遊戲過程中活起來,動起來,更有吸引力。獨特的實體書籍+線上遊戲這種獨特的創新方式,也會促使很多好奇的讀者拿著《琳琅圖籍》書,帶著手機,一邊在線上解謎,一邊在故宮實地一探究竟,讓參觀故宮玩出新意境、新趣味。書中的故事情節會引導讀者前來參觀,並對故事發生的主要區域如慈寧宮、東西六宮等產生濃厚興趣。


什麼《滅神》《仙語巨鯤》,與它比,都弱爆了



《琳琅圖籍》也適合親子閱讀。小學六年級以上的孩子可以單獨玩《琳琅圖籍》。六年級以下則可以在家長的陪伴下一起玩,進行有趣、漲知識的親子互動。

《琳琅圖籍》不僅是故宮出版的首本創意互動解謎書籍,與奧秘之家共同創作的線上遊戲也填補了中國解謎遊戲市場的空白。益智推理解謎遊戲在西方國家一直風靡,以其益智性和老少皆宜性獨樹一幟。目前,雖然越來越多的國人喜愛解謎遊戲,但以中國文化為載體,講述中國本土故事的優秀內容少之又少。《琳琅圖籍》一書,用古籍的形式,將中國風的解謎內容與故宮歷史知識文化融為一體,既是突破傳統紙質書籍之作,也從另一個角度創新了故宮文化知識傳播的方式。

正是因為《琳琅圖籍》這些獨特的眾多創新因素,使得它還未推出就備受關注。


什麼《滅神》《仙語巨鯤》,與它比,都弱爆了


10月24日,故宮博物院微博推出了一條有關《琳琅圖籍》簡介的“故宮出版神秘古籍”微博後,閱讀量很快就達到了500萬次,至11月12日,閱讀量高達1900多萬次,轉發1.6萬次,點贊2.2萬次。隨後,新華視點、《人民日報》等微博分別於11月1日、11月3日推出了專門編輯製作的有關《琳琅圖籍》的微博。

讀者留言對此次創意給予了大量肯定。如“新時代宮人的腦洞很大,迴路很大,為你們大大的點贊!”“故宮出版社,文化大傳奇!”“歷史也可以創意,故宮加油!”“想起了之前有人和我討論,說會有一天所有人都看電子書,沒人買紙質書了嗎?這,就是答案:不會!”

為了將《琳琅圖籍》打造成國內出版業的一個新亮點,故宮出版社決定採取眾籌模式在摩點網站對《琳琅圖籍》進行預熱預售:前500套以優惠價每套148元眾籌,餘下以標準版價168元繼續眾籌。10月24日眾籌開始,10個小時後,《琳琅圖籍》眾籌金額過 100萬元,24小時後過200萬元,打破中國出版業眾籌24小時最高金額紀錄。48小時內,打破中國遊戲業眾籌最高金額紀錄;至2018年11月13日,《琳琅圖籍》在摩點網上眾籌金額已達800萬元,銷售約40000餘冊,這在國內外出版界也是一個新紀錄。

12月初,《琳琅圖籍》將在故宮博物院出版旗艦店、天貓故宮出版旗艦店線上預售,2019年1月,《琳琅圖籍》正式發售,屆時也會在故宮博物院內各故宮書店銷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