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年前的這臺VCD,承包了“90後”童年所有的動畫片

大概是1996年,我還沒有上小學,在我們縣城一家電器店,1500元買了一臺裕興VCD,雖然不便宜,但是配件很多,有兩個話筒,還有鍵盤、鼠標、遊戲手柄。

23年前的這臺VCD,承包了“90後”童年所有的動畫片


據我爸說,當時VCD已經在縣城很流行了,千把塊的最多,最便宜的七八百。我家買的這臺VCD有部分電腦功能,增加一些硬件或軟件,就可以擴展為電腦用。

裕興VCD是當時唯一一款電腦VCD,"裕興電腦VCD 學習上網+遊戲"藍色的底,白色的字,一打開就是這個畫面。

爸爸當時工資1300左右,媽媽400多,買VCD的錢倆人攢了幾個月。"當時正流行卡拉OK,用VCD唱歌,看動畫片,很時髦。"爸爸說。

這個VCD一直用一塊專用的藍布蓋上,"矯情"得很,怕落灰,爸爸說:"那時候這是一大件,相當於現在買輛車了。"看碟的時候,把VCD上的布拿掉,為了更好地散熱;把對應的線插好,從電視櫃下面的抽屜裡找到碟,白天最好把窗簾拉上,這樣屏幕看得更清楚。有時候碟放進去後沒有反應。肯定是"碟沒放好,重新放。"打開再放一遍就好了。

23年前的這臺VCD,承包了“90後”童年所有的動畫片


一些電影碟和遊戲碟,我已經沒什麼印象,記得抽屜裡動畫片的碟有兩摞,《聰明的一休》《海爾兄弟》《葫蘆娃》是我最喜歡的三個動畫片,每一個都反覆看了好多遍,二十年了,有的畫面還印象深刻。《海爾兄弟》裡,螞蟻大軍團成一個大球過山火,外面的螞蟻被燒焦,但裡面的螞蟻卻能活下來,這個畫面當時給我很大的震撼,不知道是不是符合自然規律,但對於那個時候的我,這臺VCD和這些動畫片,成了我認識外部世界的一扇門。

那時候家裡來了客人,如果帶的有小孩,家長一定會有一句:"放個碟看吧。"然後我就興致勃勃地找碟去。

後來到了初中,動畫片的碟變成了流行歌曲,蔡依林、張韶涵、林俊杰...這些歌碟裡的MV,有一些是動畫,嘴型和情節都對不上,但也不影響我在沙發上拿著話筒、披著床單跟唱。

23年前的這臺VCD,承包了“90後”童年所有的動畫片


再後來,家裡有了電腦,上大學有了筆記本和智能手機,看的東西一下豐富起來。在宿舍刷美劇,看電影,強大的網絡能填滿所有的時間。手機和電腦更新換代很快,畫面越來越流暢高清,又沒多久,短視頻、直播,這些即時的影像訊息讓人目不暇接。

現在VCD已經徹底被淘汰,孩子們可能都不知道VCD是什麼。它在我們家的這麼多年,正好是電視有點不夠看,但是又沒有網絡的時候。科技沒有溫度,但陪伴有。這麼一個方方正正的機器,給我的童年帶來了很多幻想的空間和快樂。(實習編輯 熊子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