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致富帶頭人蔡宗澤:致富不忘幫困

扶羅鎮圭界村毫龍組建檔立卡貧困戶蔡宗澤自立自強,苦學畜牧養殖技能,通過養殖牲豬勤勞致富,摘掉了貧困戶的帽子。蔡宗澤脫貧致富後不忘父老鄉親,用自己所學的技能幫助鄉親們一起脫貧奔小康。


脫貧致富帶頭人蔡宗澤:致富不忘幫困


眼前這位給豬治病的中年男子正是蔡宗澤,村民王小梅告訴記者,每次家中的豬生病了,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喊蔡宗澤幫忙,他都會第一時間趕來,且從不收取費用。


脫貧致富帶頭人蔡宗澤:致富不忘幫困


扶羅鎮圭界村村民 王小梅:

半夜三更的喊他來幫我豬打針,他馬上就來。


脫貧致富帶頭人蔡宗澤:致富不忘幫困


扶羅鎮圭界村村幹部 江小燕:

他這個人還助人為樂,豬生病喊他去打針,半夜三更都幫人家去打針,他不收費,不要錢的。


脫貧致富帶頭人蔡宗澤:致富不忘幫困


脫貧致富帶頭人蔡宗澤:致富不忘幫困


扶羅鎮圭界村村民 蔡宗澤:

有一次半夜了,在路上一條蛇,我沒拿手電筒,就走了過去,剛好踩到蛇身上去,得了一大驚,我也沒退回來繼續去他們家裡面去打針,現在想起來真的很難忘。


脫貧致富帶頭人蔡宗澤:致富不忘幫困


蔡宗澤笑著說,自己也記不清到底走過多少夜路,摔過多少跤,一心想的是鄉親們養一頭豬不容易,一不小心經濟就會受到損失。讓蔡宗澤這樣急鄉親之所急的起因源自於他2013年一段傷心的經歷。


脫貧致富帶頭人蔡宗澤:致富不忘幫困


扶羅鎮圭界村村民 蔡宗澤:

我以前養了很多豬,過了一段時間之後,它生了病就死掉了,我以前沒有技術,也沒有醫術,死了以後我真的沒有辦法,很傷心。


脫貧致富帶頭人蔡宗澤:致富不忘幫困


蔡宗澤家有5口人,父親81歲,母親79歲,均年邁體弱,兒子在新晃職業中專就讀,且母親和兒子身有殘疾,家庭重擔全落在蔡宗澤夫妻2人肩上。2013年養豬失敗更是讓這個本就貧困的家庭雪上加霜。2014年蔡宗澤因缺勞力、缺資金成為建檔立卡貧困戶,在幫扶幹部的鼓勵扶持下,蔡宗澤鼓起勇氣繼續搞起了牲豬養殖,這次他汲取教訓,一邊發展養殖,一邊刻苦自學並實踐獸醫知識。


脫貧致富帶頭人蔡宗澤:致富不忘幫困


扶羅鎮圭界村村民 蔡宗澤:

現在信心足得多了,因為豬生什麼小病啊,一般的病啊,我有辦法醫治它了。我現在養了三頭母豬,豬崽也有這麼大了,以後我自產自養,我多做糧食,三頭母豬一年也有幾十頭豬崽,也是幾十頭肥豬吧。

天道酬勤,蔡宗澤於2015年成功脫貧。蔡宗澤對記者說,通過這幾年的摸索,終於總結出了自己的一套養殖方法,他有信心把家庭搞得越來越好。


脫貧致富帶頭人蔡宗澤:致富不忘幫困


扶羅鎮圭界村村民 蔡宗澤:

我一年喂兩批豬,一批豬一般賺過一萬多,兩批豬就有兩萬多,再加上其它收入,一年也有三四萬塊錢。


脫貧致富帶頭人蔡宗澤:致富不忘幫困


脫貧後的蔡宗澤幹勁更足了,2018年他養殖成年涼傘花豬28頭,鴨子110只,雞70只,還種植優質稻5畝,玉米13畝,加上妻子務工的收入,蔡宗澤一家年收入可達8萬元左右。在採訪中,蔡宗澤說,雖然養豬、養鴨,種糧食很辛苦,但只有辛勤的汗水才會換來收穫,生活才越有滋味。


脫貧致富帶頭人蔡宗澤:致富不忘幫困


扶羅鎮圭界村村民 蔡宗澤:

現在我身體還很好,我想用我勤勞的雙手把我家庭搞得更好。


脫貧致富帶頭人蔡宗澤:致富不忘幫困


扶羅鎮圭界村村幹部 江小燕:

蔡宗澤這個人還蠻肯做的,他母親殘疾,他兒子也是殘疾,就是靠他兩口子在做,父親也年老,他一個人種了幾十畝的田地,種了蠻多包穀、稻穀,還養了幾十頭豬。


脫貧致富帶頭人蔡宗澤:致富不忘幫困

扶羅鎮圭界村扶貧工作隊隊員 楊萬川

他(蔡宗澤)帶動了鄰近村民、貧困戶,現在這個組大部分的貧困戶今年都已經列入了脫貧系列(2018年脫貧)。

(記者| 張建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