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全國第一大“右派”在“犯罪材料”都被推翻後沒有得到平反

1957年全國發起“反右運動”,一共有超過五十五萬人被劃分成“右派分子”在接下來的十幾年裡遭受著各種煎熬,1978年大多數都得到了平反但仍然有九十六個人仍然不予平反,其中就包括五位中央委員,而有一個人是公認的全國第一大“右派”,他就是中央委員,民盟副主席兼交通部長章伯鈞。

為什麼全國第一大“右派”在“犯罪材料”都被推翻後沒有得到平反

在1923年時留學德國的章伯鈞就秘密加入中國共產黨,回國後參加了南昌起義但在起義失敗後流亡香港的他便脫離了黨,在1941年章伯鈞參與組織成立了民盟,可謂革命元老。

為什麼全國第一大“右派”在“犯罪材料”都被推翻後沒有得到平反

他之所以被定為“右派”是因為1957年在統戰部的一次發言,在這次發言中他大膽的講述了自己的想法,他認為在工業上有許多設計院,我們為何不在政治上也弄一個設計院呢?人民代表大會,人民團體組織,廣大民主黨派,全國政協就應該是政治上的四大設計院。由於這樣離經叛道的主張,在接下來的“反右”運動中他被定性為資產階級第一號“右派分子”。

為什麼全國第一大“右派”在“犯罪材料”都被推翻後沒有得到平反

隨後而來的便是接二連三的打擊,民盟撤掉了他的副主席之位,他也逐漸淡出了人們的視線,文革開始後民主和法制遭受到了踐踏,章伯鈞遭受到了殘酷的批鬥,1969年七十四歲的章伯鈞含恨而死。打倒四人幫後,平反運動開始,章伯鈞之前的“犯罪材料”都被推翻,他的骨灰也被安放在了八寶山革命公墓,但是作為“右派之首”的他由於種種歷史原因現在都沒有得到平反。

為什麼全國第一大“右派”在“犯罪材料”都被推翻後沒有得到平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