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國危機·特稿丨外部“經援”壓境,內部石油生命線雪上加霜

委国危机·特稿丨外部“经援”压境,内部石油生命线雪上加霜

美國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喬治城,委內瑞拉駐美國大使館懸掛的委內瑞拉國旗。東方IC 圖

“軍事幹預”傳言不斷,美國針對委內瑞拉的“經濟牌”輪番打出。

在位於哥倫比亞和委內瑞拉邊境的庫庫塔集散中心,美國的第一批人道主義援助物資已經運抵,但遭到馬杜羅政府的堅決抵制。後者拒絕接受美國的援助,稱美國製造人道危機的假象,目的是為干預該國內政尋找藉口。

當地時間2月21日,馬杜羅宣佈關閉該國與巴西的邊界,直至另行通知。同時,馬杜羅威脅稱,這樣的措施也可能被用於委內瑞拉與哥倫比亞邊界。但在當天早些時候,自封“臨時總統”的瓜伊多揚言將親自前往該國與哥倫比亞邊境地區,接收從美國運來的救援物資,並號召司機們與他同去,向阻止貨物入境的邊防警衛發起挑戰。

與此同時,委內瑞拉的各大港口幾周來顯得比往常擁擠許多,原定駛向美國的多艘油輪停靠在碼頭等待授權啟航,造成超過千萬桶原油被質押。

1月28日,美國白宮宣佈對委內瑞拉國有石油公司(PDVSA)進行制裁,凍結包括其在美國子公司西鐵戈(Citgo)在內總計70億美元的資產。儘管短期內部分美國石油進口商仍然能通過財政部發放的許可繼續進口PDVSA的石油,西鐵戈也能繼續在美國運營,但所得收益需要進入受控賬戶。

美國政府希望藉此切斷馬杜羅政府通過石油出口獲取現金的渠道,並將部分石油款轉移到其扶持的“臨時總統”、反對黨領袖瓜伊多的賬戶上。1月23日,委內瑞拉反對派領袖、議會主席瓜伊多自行宣佈就任“臨時總統”,美國很快予以承認。

美國財政部長姆努欽6日大力讚揚新制裁的有效性,“這些措施正在生效”。一些能源專家認為,制裁比原先預期的更為嚴厲。

曾在PDSVA工作13年的石油風險顧問Jose Luis Chalhoub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危機將伴隨著制裁進一步惡化,給老百姓帶來難以預料的後果。

中國駐委內瑞拉前大使王珍進一步認為,在外來干涉的操縱下就算強行“改朝換代”,解決不了根本問題,動亂依舊,仍無寧日。“讓目前這種‘一國兩府’的局面僵持下去,國不成國,最終難逃戰亂。”他告訴澎湃新聞說,國際社會的努力首先應集中在勸美國政府改變立場,為委國內和解做些有用的事。

委国危机·特稿丨外部“经援”压境,内部石油生命线雪上加霜

2月21日,哥倫比亞庫庫塔,哥倫比亞警察在邊境執勤。東方IC 圖

最大石油儲備國的“油荒”

對69歲的委內瑞拉退休工程師Eduardo來說,等上兩三個小時還加不到油的情況已經司空見慣,“尤其是在美國宣佈制裁之後,很多人擔心汽油很快就會沒有”。在委內瑞拉首都加拉加斯的街頭,Eduardo如無頭蒼蠅般四處尋找加油站,他在1月30日向澎湃新聞坦言,自己原本就不易的生活可能會變得更糟。

近年來,石油產能降低和煉油能力減弱讓委內瑞拉這個擁有全球最大石油探明量的OPEC成員國家陷入了油荒怪圈。

過去兩年,委內瑞拉的石油產量大幅下降,日產量從2017年初的220萬桶降至目前的110萬桶,為近70年來的最低水平。產量的衰減也導致出口量下滑,2018年平均出口量同比下降19.5%。

產量下降的主要原因在於委內瑞拉石油業存在長期管理不善和投資不足。美國外交關係協會資深能源與環境分析師Amy Myers Jaffe認為, 這兩個問題已經導致石油開採設備短缺,國際鑽井公司和設備供應商也因委內瑞拉政府欠費在過去一年內大規模縮小了在該國的商業活動。

Jaffe估計,要扭轉目前的產能頹勢,委內瑞拉政府至少注入200多億美元的投資。

委內瑞拉原油加工業的情況也大不如前。據能源報價及市場分析機構阿格斯(Argus Media)消息, PDVSA旗下的四大煉油廠中只有Amuay Bay還在正常運行,其他三所因設備故障和人力短缺在停產邊緣遊走。與此前150萬桶/日的作業量相比,目前四大煉油廠日均作業量已降至35萬桶,如此低的煉油能力也是造成全國汽油和燃油緊缺的導火索。

據PDVSA公司內部數據顯示,目前委內瑞拉從國外進口一半的燃油以填補內需。

委內瑞拉常年進口石腦油(又名化工輕油)作為稀釋劑使用,混合其開採的重質原油,以便運輸出口和燃油加工。2018年,該國每日從美國進口約9萬桶石腦油。

據路透社2月10日報道,由於制裁禁止美國供應商向委內瑞拉出口石腦油,委內瑞拉石油公司已經要求與法國道達爾石油公司和挪威國家石油公司的合資企業停止超重油生產。

印度信實集團已對一艘原定將石腦油運往委內瑞拉何塞碼頭的油輪發布了臨時卸載通知,另一艘油輪也被迫在加勒比海島國阿魯巴停靠。

事實上,1月28日的制裁細節一經出臺,國際油價暴漲3%,並在一週之內持續攀升至兩個月以來的最高點。各方也紛紛開始算起了賬,鋪天蓋地的報告指出依賴進口委內瑞拉重質原油的美國墨西哥灣地區煉油廠將會是這場政治角逐中的“最大輸家”,而輿論也認為石油制裁無疑會對馬杜羅造成打擊,但沒有人能夠預言其影響會在多快時間內、多廣泛的範圍內顯現。

美國雖然豁免了正在進行的石油運輸,允許少數美國煉油商逐步取消從委內瑞拉購買石油。但為避免財源落入反對派瓜伊多的手中,馬杜羅政府已下令對石油出口做出一些限制:要求購買方先付款後交貨。分析人士認為,此輪制裁從實際效果上來說幾乎等於對委內瑞拉出口美國的石油實施禁運。

年近70歲的Eduardo認為,美國的制裁顯然會讓委內瑞拉國內的經濟情勢變得更糟。

委国危机·特稿丨外部“经援”压境,内部石油生命线雪上加霜

委內瑞拉馬拉開波,當地的油井。東方IC 圖

牽一髮而動全身的石油收入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委內瑞拉經濟結構單一,石油及其衍生物的開採和出口多年來一直是該國最主要的經濟活動,也是國家最大的外匯來源。

上世紀90年代末,隨著油價的走高而帶來的國民收入增加,前總統查韋斯在委內瑞拉制訂了一系列名為“社會使命”的福利項目,旨在解決貧困和不平等問題,為窮人提供衛生,教育和補貼食品等服務。據聯合國人類發展指數數據,委內瑞拉從1999年到2009年經歷了“黃金十年”,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從4105美元增長到10810美元,貧困率和失業率都大幅度下降。

馬杜羅在2013年查韋斯去世後就職總統,作為查韋斯“玻利瓦爾主義”的捍衛者,馬杜羅顯然沒有那麼好運。

國際石油市場在2016年初發生震盪,委內瑞拉的石油產能也在同年出現下滑跡象。從2016年1月至2017年8月間,該國的原油日產量以每月減少1.9萬桶的速度下降。2017年8月美國對委內瑞拉和PDVSA實施金融制裁後,委國的原油日產量更是以此前3倍的速度下跌,在一年間跌幅達70萬桶。

原油產能下降直接影響了該國的石油收入,更是讓這個在經濟昌盛時期的高福利國逐漸失去了維繼進口的能力。在2012年至2017年間,該國年均進口量蒸發80.9%。物價飆漲,糧食、醫藥和基本服務短缺已經導致約300萬人逃離了家園。

面臨油價和支持率雙雙下跌的窘境,軍隊和福利措施對馬杜羅顯得愈發重要。馬杜羅政府2017年9月以開學為契機向300多萬戶家庭發放25萬玻利瓦爾的補貼,隨後這種直接發放補貼的做法似乎就被確定為一項國家政策,但民眾想領取這些補貼需申請“祖國卡”。馬杜羅還將軍隊高層安排在重要的政府崗位上,例如在2017年任命國民警衛隊少將曼努埃爾·克韋多接管委內瑞拉石油公司與石油部。

而美國的制裁掐斷了馬杜羅的資金鍊,讓原本就因石油市場疲軟而陷入“現金荒”的政府入不敷出。委內瑞拉在2018年每日平均向美國出口50萬桶原油,佔其石油出口總量的40%。牛津經濟諮詢公司(Oxford Economics)的經濟學家Carlos de Sousa此前預測,委內瑞拉2019年的GDP將下降10%,但他表示石油制裁可能導致經濟萎縮30%。

外部制裁之下,“馬杜羅政府將沒有錢來實施此前承諾支持者的昂貴社會福利項目和維繫與軍隊之間關係,軍隊的支持對馬杜羅穩固政權來說至關重要。”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發展中國家研究所所長王有明向澎湃新聞分析道。

曾任教於委內瑞拉中央大學、現就職於PDVSA的經濟學家Guillermo Lara在接受澎湃新聞採訪中也表示,美國此前的制裁僅侷限於個人,“但此輪如此廣泛的制裁將危害委內瑞拉的經濟,並可能影響整個國家的政治進程”。

許多民眾擔心,政府補貼將因制裁而受到影響,身為兩個孩子母親的Lidia告訴澎湃新聞,她每週五一大清早就會起身前往國營商店門口排隊購買紙巾、奶粉和麵粉等必需品。但在美國的制裁下,“我不知道接下來是否還能買到這些”。Lidia原本支持反對黨,但她現在只希望“動盪的日子能早日結束”。

儘管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在美洲國家組織有關委內瑞拉問題會議上宣佈,美國決定為委內瑞拉民眾支援2000萬美元(約1.35億元人民幣)的人道主義援助,但Eduardo認為,這並不會緩解委內瑞拉普通老百姓所遭受的損害。

委国危机·特稿丨外部“经援”压境,内部石油生命线雪上加霜

委內瑞拉首都加拉加斯的街道上出現越來越多無家可歸的兒童。東方IC 圖

未來走勢尚不明朗

在美國政治、經濟和外交的三重施壓下,馬杜羅政府也採取了反制措施。

委內瑞拉總檢察院1月29日向最高法院申請調查自封“臨時總統”的反對派要員、議會主席胡安·瓜伊多。最高法院宣佈對瓜伊多采取限制措施,包括凍結銀行賬戶、禁止離境。

馬杜羅說,作為總統,他視瓜伊多和反對派的舉動為“政變”、違反憲法。總檢察院和最高法院已經開始行動,“司法系統將執行總檢察院和法院的決定”。

此外,委內瑞拉石油部長、委內瑞拉石油公司董事長曼努埃爾·克韋多1月29日表示,PDVSA要求所有離開委內瑞拉港口的油輪出發前付款,“我們不允許委內瑞拉的石油遭到竊取”。

儘管青睞委內瑞拉重油的美國煉油廠想要在短期內找到替代原料並非易事,但一些分析人士認為,自2017年8月美國對委內瑞拉和PDVSA實施金融制裁起,大多數煉廠主動減少甚至停止採購委內瑞拉原油,2018年前10個月的進口量同比下降20%。

美國能源情報署2月6日發佈分析報告稱,美國對PDVSA的制裁不太可能對美國煉廠的業務產生重大影響。

王有明認為,經濟制裁的主動權還牢牢攢在美國的手裡,“委內瑞拉現出臺的反制措施是為了展現民族自尊心,對美國不會有實質性影響。”

委內瑞拉每日向美國出口50萬桶重質原油,新一輪制裁意味著委內瑞拉要為這筆巨頭交易找到新下家。雖然印度等亞洲國家有接盤的可能,但出口價或因委內瑞拉的原油種類和運輸成本而大打折扣。此外,其他國家的原油稀釋技術與美國相比仍有一定距離,質量黏稠的委內瑞拉含硫原油並非傳統煉油廠的首選。

新華社2月12日報道,美方制裁已經使PDSVA與其外國合作伙伴關係緊張。美方宣佈制裁以來,一些合作企業開始裁減在委內瑞拉首都加拉加斯的工作人員。

路透社9日援引消息人士稱,PDVSA已經正式通知美國雪佛龍(Chevron)、法國道達爾(Total)等合資企業客戶,把石油收益存入近期在俄羅斯天然氣工業銀行開設的新賬戶,該公司同時還要求合作公司正式決定是否繼續奧裡諾科重油帶的合作項目。

委內瑞拉全資擁有的美國石油公司西鐵戈更是將美國單方面制裁上升到了大國地緣政治博弈的高度。為償還俄羅斯15億美元的債務,PDVSA在2016年12月將西鐵戈49.9%的股份抵押給俄羅斯石油巨頭Rosneft,為俄羅斯進入拉美提供了戰略通道。Chalhoub分析稱,“目前來看,該公司命運還尚不明朗,俄羅斯可能會因制裁而產生併購的念頭,但美國肯定不會讓其得逞。”

Lara教授認為,委內瑞拉的政治僵局可能會持續一段時間,制裁的破立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全球經濟的走勢。“如果全球經濟如此前IMF預期般放緩,OPEC將持續減產協議從而使油價降低,美國的經濟制裁也可能延續。但如果全球經濟勢頭良好,OPEC可能停止減產協議,油價也會因此走高,而擔心燃油價格過高的美國可能對委內瑞拉的制裁或有些許鬆動。”

但令人最為擔憂的仍然是爆發軍事衝突的可能。就在2月8日,美國國家安全顧問博爾頓再次在社交媒體上重申“所有選擇都擺在桌面上”。

中國駐委內瑞拉前大使王珍告訴澎湃新聞,委內瑞拉內亂己近白熱化,內戰和外來軍事幹預似乎一觸即發。“委國20年動亂一直有外來勢力插手,否則不至於發展到今日之勢。(眼下)‘一國兩府’勢同水火,且‘外援’開始到位,‘臨時政府’己開始運作,照此下去,和談豈有可能?”他說,“外來干涉不止,委國內和談無望,和解無期。”

美國佛羅里達國際大學經濟學教授、委內瑞拉問題專家Jorge Salazar-Carrillo對於局勢接下來的走向評估認為,只有在得到絕大多數拉美國家的支持的情況下,美國才會採取軍事幹預行動,“並且(軍事行動)極有可能是以哥倫比亞為基地展開的”,他告訴澎湃新聞說。

當地時間2月10日,委內瑞拉總統馬杜羅正式啟動該國有史以來最大規模軍事演習,軍演將持續到15日,歷時6天。馬杜羅在1月曾公開表示,“我們的軍隊完全有能力對抗任何踏入委內瑞拉國土的入侵者,我們必須時刻準備保衛國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