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2019年 電商三大趨勢

(網經社訊)網購從一小部分年輕人的嚐鮮變成了幾乎全體中國人對購物的日常認知。十幾年的時間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些變化是日積月累形成的,並非突變。每年都在變,2019年也必然如此,那2019年的電商趨勢是什麼?

1、趨勢一

電商法的實施成為優勝劣汰的催化劑

先說優勝,有優勢者、有競爭力者勝出。

法律帶來的是相對平等的機會。中小商家與大品牌大商家,在資源、資金、人才、管理、品牌上都存在一定差距,那麼中小商家與大品牌競爭,一定會用各種手段來縮短差距。各種手段就包含了各種違規操作。法律的出臺,使得違規操作的成本幾何倍數的增加,從而迫使各種違規操作越來越少。最後比拼的是商業真正的綜合能力。比拼的結果,便是優勝。

優勝明白了,劣汰也就能理解了。

各個電商平臺最底層的中小商家,賺著很少的毛利,夾縫中生存,涉及的稅金、管理成本、人員成本都會增加,hold不住怎麼辦?淘汰。不要覺得淘汰就是不好。優勝劣汰、適者生存,這本身就是自然界的規律。被淘汰,說明不適合。

選擇比努力更重要。也許,因為此處的競爭力不佳被淘汰,反而造就了另外一個馬雲,就像馬雲關掉了不成功的翻譯社去搞互聯網一樣。

分析:2019年 电商三大趋势

2、趨勢二

一切有“人貨場”的地方都將逐步數據化、流量化

新零售,是以消費者體驗為中心的數據驅動的泛零售形態,是基於大數據的人貨場重構。在阿里的商業操作系統裡,數據變成了新能源,能驅動業務、推進升級的新能源。

在電商發展的早期階段,只要把網上沒有的商品上傳到網上去,就能獲取流量,所以多上新、多開店也是曾經非常有效的獲取流量的方法。如今,從物以類聚到人以群分,從經營商品到經營客戶,商場作為新零售的線下陣地,需要研究消費者動線並數據化。

網店作為新零售的線上陣地,以前是直通車引流到單品頁讓產品賣爆,現在是打廣告吸引消費者進入直播間,想辦法留住粉絲並持續經營粉絲。

接下來,有人的地方都將流量化,不管是線上還是線下。顧客排隊吃飯,排隊的都是人,有人的地方就有流量,如何吸引這些人轉化為你的流量並在後期經營這些人,會成為各行各業挖掘機會的重點。

也就是說一切有“人貨場”的地方都將逐步數據化、流量化。

分析:2019年 电商三大趋势

3、趨勢三

內容化是平臺的主要方向

這兩年,電商領域最火的詞一定是“內容營銷”了。

提到內容化,還是先提一下網紅電商。2016年網紅開始火,那時有顏值的或者能東北二人轉式搞笑的都能紅;2017年要有一定特色的才藝展示的才能紅;2018年要有真正持續產出內容的才能紅。特別是走過2018年到了2019年,網紅要想變現,持續產出內容是基本能力。

網紅,多數只能紅極一時,網在繼續,紅卻並不能繼續。不同時期有不同時期的網紅。三年前的網紅是誰?我們已經記不清了。

所有的品牌都是需要時間積累的,我們之所以能記住一些影視明星,這些人還能持續紅,一般都是他們有代表性的影視作品並且每年還在不斷地反覆輪播或者還有新的作品上市。

分析:2019年 电商三大趋势

什麼是內容?就好比是明星的影視作品,只有經典的影視作品才能深入人心,影響人們的心智。

那麼電商的內容化,就是要把產品或者品牌的調性、風格做成專業、好玩、有趣、有靈魂,呈現這些的具體過程就是內容化。表現形式可以是文字、圖片、短視頻、直播、VR/AR等。

我們來看一下平臺的佈局:下圖是手機淘寶的首頁,藍色框所在的模塊全都是內容板塊。內容板塊所佔首頁篇幅之大,一目瞭然。可見,內容化是平臺的主要方向。

大品牌商家應該想辦法通過內容讓消費者更多維度的喜歡和追隨。中小商家也應該重視內容,至少讓某一類消費者愛上你,可以很搞笑、很好玩、很小眾、很有才,這些皆內容。(來源:麥淘網專業網店轉讓 編選: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

本文來自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創業家系授權發佈,略經編輯修改,版權歸作者所有,內容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 關注創業家公眾號(ID:chuangyejia),讀懂中國7000種賺錢生意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