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婚不如同居

結婚不如同居

朱容和譚靜從大學三年級開始就同居了,畢業後也在同一個地方工作。這樣過了四 年,周圍的人也都把他們當成了夫妻。

結婚不如同居

後來,譚靜發現朱容約會其他女孩,便質問他,朱容卻毫不在意地說:“那有什麼關係,我 們又沒結婚。”譚靜為此非常傷心,她一直把朱容當成自己的丈夫。後來,朱容終於與另一 個女孩結伴而去。

“早知如此,我不會這麼早就跟他同居。同居後分手對我的傷害比離婚還要大,因為在他眼 中,我從來就不是他身邊那個最重要的女人。這種感覺讓我感到莫大的痛苦。”譚靜流著淚 向朋友訴說,“本來以為同居的人會比結婚的人瀟灑得多,想不到我們一樣有著千絲萬縷的 關係,一樣牽扯著各自的家人和朋友。分手後,真不知如何向他們交代。”

結婚不如同居

深度詮釋

有很多人贊成婚前同居,尤其是在白領人群中頗為流行。沉重的工作壓力、有限的經濟能力 ,讓很多渴望有家,但又不堪承受其沉重的都市白領,選擇了同居生活。網上流行著一種“ 結婚沒必要論”:“因為不但分不到房子,還得為買房浪費票子;生下的獨苗變成太子,光 侍候他就少了許多樂子,萬一日久生厭想換個位子,要離婚可得費盡腦子。”這道出了很 多選擇同居者的心聲。在他們看來,同居可以享受家庭生活的溫暖和安逸,享有美好的未 來,卻不用承擔家庭所具有的責任和拖累。

但現實往往不能一直按理想的方向發展。同居往往只是暫時的迴避,而無法解決長久的問題 。雖然沒有那一紙婚姻的契約,然而同居的男女還是渴望著天長地久、海枯石爛。直至有一 天,她們發現:同居沒有保障,也不瀟灑,同居帶給自己的不是自由和幸福,而是一次又一 次的傷心。

結婚不如同居

每一個不想對女人負責任的男人,都會用“我又沒和你結婚”來對待同居的女友,而這種傷 害對女人來說是一生一世的。當女人最後發現,那個男人根本不是因為愛才和自己住在一起 ,他只不過因為一時寂寞或無聊,抱著合則聚、不合則散的態度對待這段感情,讓自己無法 再去面對他,那份傷痛比離婚帶來的更為深切。

長久同居而拒絕婚姻,其實是藉著愛的名義犯錯誤。長期自由的同居具有婚姻的全部缺點, 而無相應的法律保障。事實上,幾乎任何長久的同居都以幻滅告終,它既破壞了真正情人的 愛情,對愛本身來說也是毀滅性的。兩情相悅時,也許會覺得不需要用婚姻來束縛對方。然 而,我們的生命和情感不會一帆風順,我們的愛情也會遇到風浪,這時候,許多男女才會發 現,婚姻其實是船上的一道帆,可以幫助愛情的小船在風浪中穩定航向。而同居的雙方,因 為沒有這一道帆可借力,往往顯得脆弱而易碎。而且,生活不是兩個人的事情,即使你不想要一個穩定和正常的家,你也必須向身邊的親人 有一個交代。我認識一個朋友江先生,他有一個長期的同居女友,也有了一個8歲的兒 子。江先生一直認為同居比結婚更自由、更輕鬆,因此拒絕那一紙婚約。然而,當兒子讀小 學時,江先生感覺到所面臨的壓力。

結婚不如同居

一天,江先生的兒子問他:“為什麼別人說我媽媽是單身媽媽,你不是我爸爸嗎”江先生 這時發現沒有婚約的關係已經影響了兒子的心理,便決定和同居的女友登記結婚,讓孩子有 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爸爸。

在領取結婚證時,江先生由衷地說:“不管是男人還是女人,到了一定的年齡,都 需要一個穩定和正常的家。選擇一種正常的生活,會活得更加輕鬆。”

迷津指點

聰明的男女採取的辦法是:搶灘上岸——結束同居生活,重新開始婚姻生活。同居 與結婚二 者看似沒有大的改變,但實質卻完全不一樣。後者不僅有法律保障,同時,在男女雙方一旦 發生衝突時,也有一個更加穩妥的緩衝地帶。

結婚不如同居

智慧金言

情感像吹動帆船的風力,理智則是把持方向的舵手。

——【德】舒爾茨


支持原創,做個有思想的人,平凡人都能有所作為。

支持公益,每月廣告收益提取10%捐助公益,詳情本賬號微頭條公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