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美國GDP60%的警戒?不,對於我們,它絕非終點,而只是起點

來自美國GDP60%的警戒?不,對於我們,它絕非終點,而只是起點

自今年3月份以來,美國對中國發動貿易戰,世界為之震撼。有人說,美國之所以如此大動干戈,是因為我國的GDP超過了美國的60%,而這個60%的水平,屬於美國的警戒線,美國不願看到別國GDP超過它的60%。當世界上某個國家的GDP,接近、達到或超過美國GDP的60%,美國就會採取他們認為必要的措施,對該國實施經濟遏制政策,避免美國的經濟實力被趕上或超越。從過去經歷,這已經成為共識。曾經的前蘇聯,後來的日本,當他們的GDP接近或超過美國GDP的60%時,不管是政治上的敵對陣營還是所謂的盟友,都遭受過美國的經濟打壓。

比如前蘇聯。根據網上有關資料的估算(前蘇聯實施計劃經濟,沒有公開的GDP數據,只能估算,不過應該屬於保守的估算,實際大於這個數)1975年前蘇聯的GDP達到美國的40.60%,前蘇聯經濟的發展,讓美國坐臥不安,里根上臺後,啟動“星球大戰計劃”,在經濟上全面遏制前蘇聯,最終拖垮了前蘇聯經濟。

來自美國GDP60%的警戒?不,對於我們,它絕非終點,而只是起點

比如後來的日本。1970年以後,日本經濟高速發展,1995年達到巔峰狀態,堪稱日本奇蹟,其GDP總量達到美國GDP的 69.6%,由於日本當時資產尤其是房產的價格高估,實際這個69.6%是有泡沫的,按合理水平估算,日本當時GDP接近美國的60%,但美國管不了這麼多,儘管日本是美國的傳統盟友,一直唯美國馬首是瞻,美國仍迫使日本簽訂《廣島協議》,由此,日本經濟步入失去的20年,直到今天,日本的GDP僅為美國的23%。

通過這二個事項可以看出,美國的決策層,不管是共和黨還是民主黨,不管是白宮還是華爾街,別看他們的內部你爭我鬥,動不動就開撕,但對別國經濟企圖趕超美國,不管你是不是盟友,是保持高度警惕的,他們以美國利益為至上的原則。因此,當前在遏制中國經濟上,他們是一致的,他們的分歧,只是遏制中國經濟方式的分歧。

我們來看看我國經濟的GDP與美國具體比較情況。根據聯合國統計,2014年美國的GDP為173480億美元,中國的為104305億美元,中國經濟總量為美國的60%,這已然觸動美國所謂的遏制警戒線,那還是奧巴馬時期。在奧巴馬時期的2011年,美國就已提出“重返亞太戰略”,但這個戰略,在2014年前後才開始實施,它實際上也是美國遏制中國的一個策略、一個組成部分。只不過,在奧巴馬時期,由於美國正制裁俄羅斯,同時,經歷過2008年金融危機的美國經濟剛恢復元氣,貨幣寬鬆政策進入末期,經濟尚缺乏足夠的定力,全面遏制中國不現實。

到了2016年底,根據統計,美國的GDP為186244億美元,中國的GDP為112029億美元,中國經濟總量仍然保持在美國的60%水平。2017年特朗普上臺,美國經濟增長速度強勁,除了軍事上,俄羅斯在經濟上已然不構成對美國的任何威脅,而中國經濟經歷供給側改革後進入換擋調整期。由此,美國認為時機已到。

由此,一場史無前例的貿易戰在2018年3月開打了。只是,美國現在面對的既不是經濟結構單一的前蘇聯,又不是嚴重依附美國的日本,而是經濟門類齊全、又不依靠美國的中國,要迫使我國服軟,恐怕難上加難了。

來自美國GDP60%的警戒?不,對於我們,它絕非終點,而只是起點

對於我國而言,我國GDP超過美國的60%,這並非是耗盡了全部的經濟潛能,相反,還僅僅是一個起點,不像前蘇聯和日本那時把經濟潛能發揮到了極限。與此相反的是,儘管這二年美國經濟保持了較好的增長,但作為發達經濟體,它們的經濟潛能實際是有限的,目前的經濟增長,在眾多經濟學家眼裡,美國經濟已經到了一個階段性頂點。最明顯的例子,無視特朗普對加息的牢騷,美聯儲一直要求加息,展現鷹派的態度,原因就是為經濟衰退做準備,因為經記憶衰退到來,他們又得刺激經濟,而手段無非就是降息,現在不加息,將來刺激經濟的工具就匱乏了。我國仍處在發展中國家階段,目前步入經濟調整期,是由發展中國家向發達國家過度的轉型階段,因此經濟出現換擋降速,即使如此,我國經濟增長仍保持了6%以上的增長,仍是高於目前美國最好的經濟增長時期。一旦我國的經濟轉型和調整完成,我國經濟勢必又要進入一個階段性質量更高的高增長階段。

想想,如果我國經濟步入發達體階段,哪怕是發達體的初級階段,我國的GDP總量那是多大的規模,那個時候,恐怕不是這個簡單60%,而是反過來,美國GDP是我國的多少比重的問題了。實際上,根據有關專家測算,如果以購買力測算,我國的經濟規模已經很美國相當了。只是在經濟發展質量、經濟結構以及人均經濟規模上,我們與美國還是有較大差距的。但是,和改革開放初期相比,現在這個差距越來越小了。

來自美國GDP60%的警戒?不,對於我們,它絕非終點,而只是起點

所以,美國這場企圖遏制我國的貿易戰,註定是失敗的,或許只會延緩一下我們在某些方面的進程,但在實際上,還會加速我國在弱勢領域的自力更生。對於美國而言,我們最強的是,我們的經濟門類齊全,工業、農業、服務業、製造業、科技,各個方面都有了深度佈局和發展,遏制這樣一個充滿生機的經濟體,美國,真的挑錯了對手。而這樣一個來自美國GDP60%的警戒,也只是我國經濟發展中越過的一個小山丘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