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日課207:優秀的人總是相互吸引的

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武王曰:“予有亂臣十人。”孔子曰:“才難,不其然乎?唐虞之際,於斯為盛。有婦人焉,九人而已。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其可謂至德也已矣。”(《論語·泰伯》8.20)

論語日課207:優秀的人總是相互吸引的

本章主要是講人才難得。

舜有臣五人。

根據《集解》孔安國注,輔助虞舜天下大治的五位賢臣分別是禹(司空,負責治水)、棄(稷官,教百姓播種百穀)、契(司徒,教導百姓和睦)、皋陶(官獄長,負責刑罰)、伯益(虞官,管理畜牧)。

武王有治世之能臣十人。《集解》引馬融注說:治官者十人,謂周公旦、召公奭、太公望、畢公、榮公、大顛、閎夭、散宜生、南宮适,其一人謂文母(文王妃大姒)。這十個人,文母為女性,其餘皆為男性。亂,古訓為治。

論語日課207:優秀的人總是相互吸引的

才難,不其然乎?

人才難得,不確是如此嗎?堯舜以下,武王時的人才最為興盛。唐,是堯的國號。虞,是舜的國號。際,《論語正義》言曰:唐虞之際者,際猶下也,後也。

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

周得到天下的三分之二,卻仍然臣事殷商。有君臣之義,很是難得。可謂至高無上的道德了。也正因為周的至高無上的道德,吸引了一大批人才。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優秀的人總是相互吸引的,周武王也就沒有了“逢著公卿,誰不道、人才難得”的感嘆。

論語日課207:優秀的人總是相互吸引的

孔子講的是君子之學,培養的是精英人才,所教育的都是渴求上進的有志之士。在努力追求時不能持之以恆中道而廢,又淘汰一部分人。人才不是輕易成就的,人才之難得自古皆然。縱然進階之路艱難無比,也不能妨礙我們努力的腳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