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禁區裡的這群人上了新華全媒頭條!

唐古拉意為“雄鷹飛不過去的高山”

平均海拔5000米

氧氣含量不到海平面的40%

2006年,青藏鐵路縱跨唐古拉

“鋼鐵巨龍”穿越世界屋脊

生命禁區裡的這群人上了新華全媒頭條!

火車在唐古拉山區行駛(無人機拍攝)。新華社記者 旦增尼瑪曲珠 攝

唐古拉線路養路人接替建設者

進駐“生命禁區”

養護維修青藏鐵路這段

海拔最高、災害最多的

125公里凍土線路

為確保火車安全通行

上百名鐵路人堅守在這裡

排除凍土、大風、塌方等

危害鐵路安全的險情

用血肉之軀鑄成

一根根看不見的“軌枕”

托起青藏鐵路安全運行的奇蹟

生命禁區裡的這群人上了新華全媒頭條!

早上8點半,天剛矇矇亮,嘹亮的哨聲劃破唐古拉的寧靜。

32歲的工長扎西旺堆從床上一躍而起,穿衣洗漱在幾分鐘內完成。他一邊系衣釦,一邊往食堂快步走去,把一句話甩在身後:“今天上午有一個小時的維修‘天窗’,不抓緊怎麼行!”

青藏鐵路通車已10多年。隨著需求不斷增加,每天運行的列車已達數十趟。

扎西旺堆所說的“天窗”,是列車運行間隙的搶修鋼軌時間,一次僅一個小時,但是要提前幾個小時準備。“必須爭分奪秒!”扎西旺堆嘴裡嚼著餅子,一字一頓地說。

唐古拉極度高寒缺氧,快走兩步就頭暈目眩,胸口憋痛。工人們抱著20公斤重的搗固機,身體伴隨著機器轟鳴劇烈抖動,將道砟搗實、固定。短短几分鐘,汗水就在額頭上冒出,又很快結成冰霜……

扎西旺堆滿嘴胡茬、臉龐黝黑。今年是他在青藏鐵路唐古拉地區工作的第12個年頭。這個藏族漢子,在工友口中是連石頭都磨不透的“鐵人”。扎西旺堆的家在拉薩,2003年初中畢業時,他從老師口中聽說鐵路修到了唐古拉山,以後會需要很多鐵路工人,就報考了包頭鐵道職業技術學院的中專班,成為定向培養的西藏第一代藏族鐵路工人。

生命禁區裡的這群人上了新華全媒頭條!

青藏鐵路唐古拉線路線路工在進行維護作業。新華社記者 周健偉 攝

生命禁區裡的這群人上了新華全媒頭條!

扎西旺堆跪在鋼軌上觀察(1月28日攝)。新華社記者 周健偉 攝

“當鐵路工人,乾的就是‘硬活’,就要敢碰硬。”大多數時候,扎西旺堆需要跪在鋼軌上,側身臉頰貼地觀測鋼軌的水平高度是否達標,每天平均要跪下三四百次。久而久之,扎西旺堆除了手上的老繭,膝蓋也磨出厚厚的繭子。

唐古拉山的冬季時間超過半年,最低氣溫達零下40攝氏度。面對艱苦的自然環境和惡劣的氣候條件,他們沒有退縮、沒有怨言,在人類難以生存的環境下,創造了4300多天安全運行的記錄。

10多年來,格爾木工務段唐古拉線路車間的工人們在兩根鋼軌上工作,也在兩根鋼軌上生活。車間22名職工、88名勞務工,每天想著的就是確保青藏鐵路暢通,讓每一輛列車安全平穩通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