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第三機場落地疑雲,江蘇南通到底扮演什麼角色

上海第三機場落地疑雲,江蘇南通到底扮演什麼角色?最近,關於上海第三機場的新聞熱度不減,頗有些餘音繞樑三月不絕的味道,我也在《為什麼說上海第三機場不會選擇南通,因為主角從來都是最後一個出場》一文中談了自己的看法,出於文章能順利發表的考慮,有些問題點到為止,表明觀點即可。萬萬沒想到,一些讀者情緒激動,有人甚至私信於我,用一套房產來和我打賭,說上海第三機場一定會建在南通!我笑他人痴狂,他卻笑我瘋癲。好吧,今天冒著被斃稿的可能,就把問題說透!

上海第三機場落地疑雲,江蘇南通到底扮演什麼角色

上海機場

國家長三角一體化戰略的提出,不是為了某個單核城市,如果說前些年為了迅速壯大中心城市而汲取一切高端資源,導致大樹底下寸草不生,如當年蘇州以全國第一的外資吸引地,第二的工業生產總值,第三的進出口貿易,只能含淚宣佈5年之內不建機場,當時的蘇州副市長宣告這一消息的時候,悲悸之情溢於言表,令人動容!沒有辦法,上海建設國際航運中心,自己都沒吃飽喝足,哪輪得到你蘇州呢?

當然這也可以理解,中心城市必然有個汲取的過程,先給自己賦能,等到自己吃得撐不下的時候自然會向周邊溢出,不管主動還是被動,客觀上起到輻射作用,最後形成更大的城市群,達到共同發展的目的。今天的上海已走過城市瘋狂集聚資源的初級階段,進入反哺周邊共同發展的更高境界,國家長三角一體化戰略的提出,正逢其時!

如果把上海比喻成一把溢滿茶水的壺,周邊城市除了蘇州在上海眼裡就是一隻只杯子,這個時候有哪個城市率先跳出爭當杯子,那就真的悲劇了。可憐之人必有可嘆之處,很不幸,南通就是這樣一隻杯子。上海不缺杯子,只缺一把小號的壺,可以分溢茶水,而蘇州門檻拎得清,知道以自己現在的份量,做仰人鼻息的杯子將更加悲劇,要做只做茶壺,態度堅決得很。好嘛!郎有情來妾有意,上海蘇州何不一拍即合,偏偏扭扭捏捏欲迎還拒,攪得長三角諸城一池春水盪漾不已?

合作歸合作,追求利益最大化,上海向來把算盤撥得門兒清!這不,上海含情脈脈的看了蘇州一眼,高高舉起茶壺,對著諸城大聲吆喝:“倒水了倒水了,誰來杯子”?偏偏有個愣頭青應聲而出:“我來”!蘇州看了南通一眼,心想:“怎這麼沒有眼力勁呢?不知道上海這隻老獵狐在給我玩心理戰嗎?待價而沽,我才不上它的當呢”!蘇州不為所動,上海只能狠狠看了南通一眼:“你小子搗什麼亂呢?不知道我的心裡只有它(蘇州)嗎”?無奈之下,匆忙闢謠:上海第三機場還在選址之中,南通、蘇州、嘉興或者崇明、奉賢尚無定論!

這一回合,上海無功而返,蘇州以不變應萬變,得到了自己想要的,那就是傳遞了一個聲音:不管上海第三機場選址何處,蘇州自己的國際機場是一定要建的!擲地有聲,態度堅決!上海顯然已感受到了。而南通這次甘做棋子,卻也小有收穫,當地商會透露第三機場落地南通,不管真假,至少給當地的房地產業澆了一把火。

上海第三機場落地疑雲,江蘇南通到底扮演什麼角色

蘇州

那麼,蘇州為何如此硬氣,真的不怕上海把第三機場建到它城嗎?真的不怕!原因我已在《為什麼說上海第三機場不會選擇南通,因為主角從來都是最後一個出場》一文中大致說明,無論交通成本、時間成本還是心理成本,都不可能選擇南通!上海自己境內已沒有空域,而嘉興是軍民兩用機場,且飛機跑道正對嘉興市區,更不可能!

只能是蘇州,根本是蘇州有這個實力,撐得起一座大型國際機場所需的龐大人流物流,且和上海距離恰當。上海第三機場的核心是什麼?分流浦東虹橋兩大機場的空運壓力,把機場建到南通,來自蘇州龐大的人流物流空運壓力不會減少,也就是說,不管未來蘇州機場有無上海第三機場之名,一定有上海第三機場之實,因為現在上海兩大機場有相當比例的人物流源自蘇州(人流三分之一以上,貨物流量占上海航空港的一半),一旦蘇州有國際機場,這些本來就屬於蘇州的資源將迅速回流,幾乎可以肯定,一座航空大港將在一夜之間拔地而起,從根本上消弭上海空運壓力,達到了設立上海第三機場的初衷!

其實細心的朋友只要看看發起這次輿論旋風的上證報,就知道消息來源成疑,上海第三機場選址落地,如此重大消息,華東民航局、上海官方、南通官方沒有宣佈,卻由南通海門當地商會“私洩”,豈不詭異?簡直兒戲嘛!我不知道上證報的主編哪裡來的膽量,居然敢發這樣的稿件,重大新聞來源於針眼大的渠道,不合常規不合邏輯。事屬反常必有妖孽,真相可能只有那位主編知道了……

至於有些朋友揪住蘇州空域的問題,這就更可笑了,空域說你沒有就沒有,說你有就有,更多是一個管理範疇,類似於軟件,不是什麼大手術。城市和城市之間的區位,當地的經濟社會發展才是無法改變的核心考慮要素。在第三機場的設置上,上海和蘇州的意向是一致的,但具體落址何處,則分歧較大。上海希望設在崑山,而蘇州最希望設在吳江,其次常熟,最次崑山。這次的輿論不排除是上海有意為之,發動心理戰,迫蘇州就範。

城市之間的博弈激烈,在我國各大區域板塊中,長三角尤其明顯,由於發展相對均衡,長三角內各大城市個個實力不凡,上海、南京、杭州、蘇州每個都不是省油的燈,嘴上一體化喊得砰砰響,搶起各種資源來卻毫不手軟。這些年長三角三省一市邊界的斷頭路逐步打通,而行政界限的聯通卻沒那麼容易,如上海和蘇州在招商引資方面一直相愛相殺,南京和杭州在國家中心城市的競逐中暗別苗頭,這次蘇州南通競爭上海第三機場也是各不相讓,同享天堂盛譽,杭州和蘇州暗暗發力,爭取率先晉級全國一線城市。

雖然這些競爭大部分是良性的,但也不可避免帶來負面影響,這次上海第三機場輿論洶湧即是明證。著眼於國家長三角一體化戰略,滬蘇浙一體化示範區即將成型,跨二省一市的行政區都能搞定,為什麼一個飛機場的選址卻顯得疑雲重重,到底在糾結什麼?無非是利益二字,一體化某種程度就是妥協,就是讓利,整體上掙回的錢更多就可以,上海在建設全球卓越城市,首先要體現出胸懷和擔當!

上海第三機場落地疑雲,江蘇南通到底扮演什麼角色

上海

上海第三機場落地疑雲,江蘇南通到底扮演什麼角色?也許30年後再來看今天我們討論的問題,後人會覺得不可思議!一座城市的機場和級別有什麼關係?和它城的定位又有什麼關係?為了成全它城航運中心的美譽不惜扭曲自己,這又是什麼鬼操作?需求才是王道,明明已出落成亭亭玉立的少女,依然穿著小時候的衣物,沒有一身合適的衣裳,合適嗎?合理嗎?

不管南通還是蘇州,都必須要有自己的機場,因為需要,所以要建!如此簡單而已,搞那麼複雜幹什麼?對此觀點你有異議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