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人寧可給仇人當下人,也不給恩人當下屬,還說:恩人不行

這人寧可給仇人當下人,也不給恩人當下屬,還說:恩人不行

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像人生一樣起起落落。三國時期戰火連年,正所謂亂世出英雄,無數英雄跟著各自的民主南征北戰,為戰爭的勝利立不小的功勞,還有許多英雄是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在戰爭中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所以每場戰爭的勝利離不開英雄。

下面來說一說,一位不是大家耳熟能詳的英雄與曹操劉備之間的糾葛,這個英雄是誰呢?他就是著名將領張魯。他曾經與曹操是敵對關係,曹操將要滅他城池之時,劉備伸出援手,但是他卻拒絕了。他認為劉備並不可靠,他便不能當劉備的部下。

但是這到底是為什麼呢?是曹操哪裡讓張魯敬佩不已呢?還是劉備讓他覺得十分不可信任呢?

三國時期曹操一直想統一中原,在他攻打北方時,張魯帶兵守城。但是張魯知道他一定是打不過有精兵良將的曹操,於是他不得不放棄抵抗,棄城而逃。在此為難之際,劉備伸出援助之手,但有一個條件想讓張魯做官為他帶兵打仗,還可以遣兵調將抵抗曹操。這樣的條件非常有利於張魯,可他卻斷言拒絕了。他還說寧願給曹操做家奴,也不會做劉備給的官。

劉備感到很沒有面子的同時還覺得非常疑惑。原因為何?其實原因很簡單,張魯年少時曾加入一個組織叫天師道教,其統領是張焉。張焉十分愛惜人才,見張魯驍勇善戰便處處提拔他,可張魯只是想在天師道教積累經驗為以後打基礎,他賺到經驗後便偷偷離開了組織。

張焉十分氣憤,覺得被張魯背叛,但張魯卻難尋蹤跡。張焉的滿腔憤恨無處發洩,他的屬下四處尋找,終於找到了張魯的家人。抓到後便殘忍的殺害了張魯父母和妻兒,但是張焉還覺得不解氣,繼續追查張魯,要其性命。

張焉便求助劉備幫忙追捕張魯,可是劉備滿口答應了張焉,卻偷偷幫助張魯逃避殺害他的追兵。張魯卻忘恩負義還覺得劉備說一套做一套,並不是可靠之人。

可是三國時期,雖人才濟濟,但良將難得,劉備正是看中了張魯的才華,不惜得罪張焉來保護張魯,可張魯呢,他卻認為劉備這種事是小人之舉,以其小人之心度劉備君子之腹。劉備根本不該援助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