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賠償新聞越來越多,是維權意識的提高還是利益的驅使

民事賠償新聞越來越多,是維權意識的提高還是利益的驅使

最近一兩年新聞上看到民事賠償的新聞越來越多,是人們維權的意識提高了還是利益的驅使?

下面先來看幾則最近幾天的新聞。

民事賠償新聞越來越多,是維權意識的提高還是利益的驅使

民事賠償新聞越來越多,是維權意識的提高還是利益的驅使

民事賠償新聞越來越多,是維權意識的提高還是利益的驅使

民事賠償新聞越來越多,是維權意識的提高還是利益的驅使

民事賠償新聞越來越多,是維權意識的提高還是利益的驅使

看完這幾則新聞,只想說現在的人越來越不要臉了,利益的驅使什麼都可以丟棄,道德素質值幾個錢?

是貧窮限制了我的想象力還是我本善良。出了什麼事首先是在自己身上找問題,再去尋找外界原因。

上面幾則新聞:

熊孩子翻人家院牆,14歲了也不小了。主人還不能說了,說了之後出事溺亡了跟主人有關?其實說不說都是事,沒說孩子如果孩子牆上摔下來,你還是要賠償的。

餐館老闆好冤枉啊,老人掉入河道餐館老闆組織救人家屬表示感謝,本來很正能量的事情。老人去世3年了,家屬忽然想起來為什麼老人會摔倒啊,不行得找找原因,招來找去餐館老闆被找到了,這不得讓你賠償啊。

因大雨商場門口堆的防洪沙沙袋,老太太商場門口被沙袋摔倒了,然後就開始要求賠償,出門走路不看地上啊?自己非要往上撞。走路上摔倒了我是不是要去告市政?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學校不敢管學生,不敢帶孩子們出遊,體育課能不上也不上了吧,孩子摔傷了誰也不願意的事情,學校也做了緊急處理,家長就揪住不放了,還要美容費,是不是孩子過幾年考不上大學也說是學校摔了之後腦子不好了要求學校賠償。

小夥子是某技校大一學生,和同學租學校的單車外出玩耍,不行摔倒不治身亡。同情家屬但是這不是訛人的理由啊。孩子死了大家同情,但瞅瞅你這一大家子,呵呵,光告學校不上算啊,那麼多人都來了,還要告路政路怎麼弄的,施工單位,土地規劃局,城管,鞋子生產商,有可能鞋子不適合騎車,單車生產商,為啥不限速,質量那麼差還能把人騎摔下來,對吧,最重要的是國家,因為國家的地太硬。

一個個在大眾看來不應該的賠償得到了法律的支持,這使得越來越多原本善良的人也在慢慢改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