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德文:“小鎮青年”折射城市化另一面

吕德文:“小镇青年”折射城市化另一面

有關中產焦慮的話題近年來頗受關注。居住在大城市的白領階層不斷表達他們對房子、教育、職業的焦慮。與之形成鮮明反差,居住在三線、四線城市甚至小城鎮的“小鎮青年”群體,只要工作穩定,基本都能過上比較舒適安全的生活。大城市白領階層和“小鎮青年”的兩種生活畫面,構成了中國城鎮化的兩個不同面向。

上世紀90年代中期,隨著鄉鎮企業改制,中國城市化發展道路的爭論在實踐中基本上已經終結:大城市戰略代替了小城鎮戰略。進入21世紀以後,大城市戰略主導下的城市化進程進一步加速。經過20多年發展,中國大城市內部形成了鮮明的二元結構。以是否擁有城市戶籍/住房為標準,可分為城市有產者和無產者。城市有產者享受完整的社會保障,而城市無產者則意味著他們只是城市過客。對於大部分農民工,乃至於相當一部分白領階層而言,城市住房是一道難以跨越的鴻溝。

在城市化水平較低的情況下,城市內部的二元結構往往為城鄉二元結構所稀釋。絕大多數最終無法在城市立足的農民工,其真實身份是農民,他們雖然無法上升但留有退路,因而不會加入“中產焦慮”行列。又因大城市還處於急劇擴張進程之中,充滿機會,白領階層亦有上升空間。而一旦大城市發展進入飽和階段,發展空間越來越狹窄,社會資源的分配相對固化,無法向上流動的“中產焦慮”便產生了。

不過,恰恰是大城市發展已經飽和,為小城市的發展提供了諸多可能性。當前的城市化率已達60%左右,其中相當部分農村人口是通過在地城市化的方式實現市民化的。客觀而言,目前在地城市化的主體是農民或農民工,但那些受過高等教育、有一技之長的年輕人,只要願意回鄉,一般都可以有相對穩定而體面的工作,進而成為在地城市化策略的最大受益者。

一方面,因有穩定而體面的工作,他們可以享受當地較好的社會保障和公共服務,因有一定的消費能力而過上中產生活。另一方面,他們雖然市民化了,卻因離老家比較近而少了進城的壓力。他們的父母不用隨著進城,因而少了不少養老負擔,甚至因父母在家有田有地,還可以支持他們過上較高質量的城市生活。這些“小鎮青年”,到大城市的距離也許只有一兩個小時車程,接受大城市最新的信息和生活方式,幾乎沒什麼障礙。同時,他們回農村老家的距離也只有一兩個小時車程,這意味著他們並未完全脫離故土,也可以過上較為完整的家庭生活。這就不難理解,為何這個群體的生活質量相對較高。

中國獨特的城鄉關係造就了快速的大規模城市化奇蹟。某種意義上,大城市戰略是以不平等的城鄉二元結構為代價的,這種模式必然是階段性的。隨著城鄉融合時代的到來,過去剝削性的城鄉二元結構逐漸轉變成為保護性的城鄉二元結構,農村和農民獲得越來越多的城市化紅利。

所謂“小鎮青年”群體的出現或許預示著,一個更高質量的城鄉關係時代即將到來:城鄉之間可以通過小城市和小城鎮有效勾連起來。具體而言,以地級市和縣城為代表的中小城市,逐漸縮小市民與農民之間的差距。這些中小城市是城鄉關係的連接點,承擔著為農村提供公共服務的功能,是農村公共資源配置的中心。一些在城市上升無望的人,可以退而求其次在中小城市過上較好生活;而一些農民經過接力式的半城市化方式,讓年輕人先進城,中老年人暫時留在農村,也可在中小城市安居樂業。(作者是武漢大學中國鄉村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