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周公”是誰麼?為什麼做夢要說是“夢周公”?

“哎,昨晚我又夢見周公了!”、“我也是夢裡跟周公聊了好久哦”,現在有些人說話特別有意思,去睡覺不直接說睡覺,而是說“要去跟周公約會”。我們雖然經常提到“周公”,但是你知道“周公”是誰麼?為什麼做夢要說是“夢周公”呢?

周公,即周公旦,姓姬名旦(約公元前1100年),亦稱叔旦,周文王姬昌第四子,武王之弟。是西周初年的政治家、思想家,曾兩次輔佐周武王東伐紂王,並製作禮樂,天下大治。因封地在周(今陝西岐山北),故稱周公或周公旦。

你知道“周公”是誰麼?為什麼做夢要說是“夢周公”?

在周文王時,周公就很孝順,非常仁愛,他輔佐武王伐紂,受封於魯。然而,周公沒有到封國去而是留在王朝,繼續輔佐武王,為周安定社會,努力奮鬥。武王死後,他又輔佐年幼的成王攝政。據《曲阜縣志》記載:"武王十三年定天下,封公於少昊之墟曲阜,公不就封,留相武王,成王即位,命世子伯禽就封於魯"。新建立的周王朝面臨著嚴重的困難,商朝舊貴族們準備復辟,而周公輔政,又有違於王位世襲制中父死子繼的原則,引起周室集團內部的矛盾。結果殘餘勢力即與周室內部的反叛勢力勾結起來,他們的代表是紂王子武庚與管叔、蔡叔等人。結果周公東征平定三監之亂,滅五十國,奠定東南,歸而制禮作樂。

你知道“周公”是誰麼?為什麼做夢要說是“夢周公”?

周公制禮作樂第二年,也就是周公稱王的第七年,在政治穩定、管理國家的體制基本完備後,周公把王位徹底交給了成王。《尚書·召誥、洛誥》中記載:王拜手稽首曰:“公不敢不敬天之休,來相宅,其作周匹,休!公既定宅,伻來,來,視予卜,休恆吉。我二人共貞。公其以予萬億年敬天之休!拜手稽首誨言。”大體講的是洛邑建成後,周成王來到了洛邑,周公勸周成王居洛主持政事,成王根據當時的形式,仍要倚重周公治洛,安定殷商遺民。周公於是並沒有因退位而放手不管,他也不斷向成王提出告誡,最有名的是《尚書·無逸》,告誡成王不要貪圖安逸。周公歸政三年之後,在豐京養老,不久得了重病,死前說:“我死之後一定葬在成周,示意給天要臣服於成王。”周公死後被厚葬於文王墓地旁,成王說;“這表示我不敢以周公為臣。” 周公為後世為政者的典範。孔子的儒家學派,把他的人格典範作為最高典範,最高政治理想是周初的仁政,孔子終生倡導的是周公的禮樂制度。

你知道“周公”是誰麼?為什麼做夢要說是“夢周公”?

那為什麼做夢要說是“夢周公”呢?“夢周公”這個典故出自於《論語·述而》。孔子說:“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復夢見周公!”意思是“我衰老得多麼厲害啊!我好長時周間沒有再夢見周公了!”孔子對西周的政治制度非常尊崇,因此孔子以“夢周公”來表達對西周社會的嚮往以及對周公的敬仰之情。後來,人們就用這個典故來表示緬懷先賢,如唐代元稹的《聞韶賦》:“夢周公而不見,想聖德而思齊”,宋代蘇軾的《周公廟》:“吾今那復夢周公,尚春秋來過故宮”等等都表達了對周公的緬懷之情。

《笑林廣記》裡有這樣一個故事:一師晝寢,而不容學生磕睡。學生詰之,師謬言曰:“我乃夢周公也。”明晝,其徒亦效之,師以戒方擊醒曰:“汝何得如此?”徒曰:“亦往見周公耳。”師曰:“周公何語?”答曰:“周公說,昨日並不曾見尊師。”大意是:一個老師白天在經常在課堂上打瞌睡,但卻不允許學生打瞌睡。學生們也是敢怒也敢言,就煩問老師怎麼您就可以?那老師竟然大言不慚地敷衍說自己是去見周公了。等到第二天的課堂上,學生也效仿老師在課上睡覺,因此該老師就拿起戒尺把學生給打醒了,並責問他,你怎麼能如此?學生也不慫,張口就答我也是去見周公了。老師心知他是撒謊,就進一步逼問:周公說了啥?學生回答說:周公他說昨天並沒有見過老師您。

你知道“周公”是誰麼?為什麼做夢要說是“夢周公”?

聽小編講了這麼多,現在你搞懂“周公”是誰,知道為什麼大家把做夢要說是“夢周公”了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