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兩大芯片製造巨頭你追我趕 先導研發達到7-5nm

據悉,華虹集團集成電路製造業務的2018年度主營業務銷售收入達16.05億美元,年增長15.06%。華力首顆28納米低功耗無線通訊數據處理芯片已實現量產,CIS(圖像傳感器)芯片工藝技術進入全球領先陣營。據介紹,華虹累計專利申請總量超過1.2萬件,已獲授權6442件。除了28nm工藝,14nm工藝已經開始研發,先導研發達到7-5nm。

中國兩大芯片製造巨頭你追我趕 先導研發達到7-5nm

華虹五廠

中國另一晶圓代工廠中芯國際日前發佈了截至 2018年12月31日的2018年第4季財報。根據資料顯示, 2018 年全年營收 33.6 億美元,較 2017 年增長 了8.3%。中芯國際表示,第一代 FinFET 14 納米技術進入客戶驗證階段,產品可靠度與良率已進一步提升。同時,12 納米的技術開發也開始有所突破。與 14 納米制程相比,中芯國際的 12 納米制程功耗降低了 20%,性能提升了 10%,錯誤率降低了 20%。而目前流程設計套件已準備就緒,同時 IP 驗證正在進行中。

中國兩大芯片製造巨頭你追我趕 先導研發達到7-5nm

中芯國際北京廠生產車間

縱觀全球晶圓代工廠,龍頭企業臺積電已量產7nm、5nm即將登場,三星亦已量產7nm,有著在先進製程上與臺積電一拼到底之勢,中芯國際雖然與臺積電等仍落後兩代,但距離正在逐漸縮小;而隨著格芯宣佈擱置7nm FinFET項目、聯電不再投資12nm以下製程,未來中芯國際或有希望在先進製程方面突圍。

在備受關注的半導體設備方面,日前也傳來好消息。設備廠商屹唐半導體二期工程預計於4月底建成投入使用。北京屹唐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於2015年12月註冊成立,2016年成功收購總部位於美國硅谷的半導體設備公司Mattson Technology。跨境併購整合如今基本整合完成。據悉,今年屹唐半導體北京工廠將生產去膠機、刻蝕機和快速熱退火等產品,從零部件開始,實現套件、組件、集成、完整測試的設備製造全過程。

中國兩大芯片製造巨頭你追我趕 先導研發達到7-5nm

中芯國際生產線

材料方面,國產化5G通信芯片用氮化鎵材料日前在西電蕪湖研究院試製成功,這標誌著今後國內各大芯片企業生產5G通信芯片,有望用上國產材料。根據TrendForce最新研究報告顯示,2018年,中國IC設計業的收入已經達到了2515億元,年增長率為23%。其中,海思,紫光展銳和北京豪威位列前三。可以這麼說,目前中國芯片產業已經形成良好的發展態勢,未來躋身全球芯片強國之列不是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