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期十大忠臣:諸葛亮才排第十,關羽也只能排第二!

說起三國時期,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在這一時期出現了很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他們為了保護自己的政權敢於奉獻自己的生命。關於三國時期十大忠臣非這十人莫屬:

第十名:諸葛亮

談起諸葛亮,用‘鞠躬盡瘁’這個成語來形容最合適不過了。雖然當時劉備請他出山時有些麻煩,但是他甘願放棄沒有硝煙的寧靜的生活來輔佐劉備也是令人佩服。因為諸葛亮的忠誠,劉備‘託孤白帝城’時對他說出'君可自取'的話語。因為諸葛亮受劉備大恩,他並沒有取代劉禪,始終是忠心不二。

三國時期十大忠臣:諸葛亮才排第十,關羽也只能排第二!

第九名:王累

王累是劉璋的部下,關於他的忠誠,不是寧死不降,也不是衷心的護主,而是勸諫不成自己自殺的(死的也真是夠累的)。當時他用繩索倒懸在城門上,他勸諫劉璋不要迎接劉備入蜀,然而劉璋卻沒有聽從他的勸諫。於是王累大怒曰:"吾與仁人相會,如親芝蘭,汝何數侮於吾耶!"王累大叫一聲,自割斷其索,撞死於地。

三國時期十大忠臣:諸葛亮才排第十,關羽也只能排第二!

第八名:周瑜

關於“集人品、相貌、忠誠、名聲、戰略、統軍作戰能力、雄烈英邁和溫潤儒雅集於一身”的周瑜,易中天曾用了用了八個字來概括:“帥哥、良友、名將、忠臣”。 可以說周瑜為了穩固江東立下了汗馬功勞,他在在赤壁之戰中大敗曹軍,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礎,不僅如此,在建安十五年,周瑜在生命的最後也要請求孫權發兵取蜀 ,他在遺書中更是交代了東吳今後的發展,可以說是至死盡忠了。

三國時期十大忠臣:諸葛亮才排第十,關羽也只能排第二!

第七名:張飛

關於張飛,他曾在大戰關羽時說過一句話:“忠臣寧死而不辱,大丈夫豈有事二主之理!”足以看出張飛的忠誠。並且他很有原則,誰忠於劉備,誰就是他的朋友;誰要是反對或背叛劉備,誰就是他的敵人。張飛以為關羽投降了曹操,所以這個時候,關羽就是張飛的敵人;關羽斬殺了蔡陽,證明了自己的清白,張飛馬上明白原來關羽還忠於劉備,於是依舊叫他二哥。所以說張飛也是忠心護主的。

三國時期十大忠臣:諸葛亮才排第十,關羽也只能排第二!

第六名:典韋

說起典韋可以用‘英勇’來形容,據說典韋的力氣可以與項羽來相比。他的死也是最為慘烈,建安二年,張繡背叛了曹操,典韋為保護曹操以一擊百,但最終因為敵眾我寡而戰死。不僅如此典韋死後曹操經常感嘆典韋的早逝,足以看出他在曹操心中的重要性。

三國時期十大忠臣:諸葛亮才排第十,關羽也只能排第二!

第五名:姜維

他是三國時蜀漢名將,諸葛亮非常的器重他。三國末期,劉禪投降,心有不甘的姜維假裝投降,然後他想憑藉自己的力量再復興蜀漢,他想說服鍾會來反叛曹魏,但是他與鍾會反叛失敗,最終被殺。

三國時期十大忠臣:諸葛亮才排第十,關羽也只能排第二!

第四名:張任

張任與前面的王累一樣都是在劉璋的部下,他出生於貧苦家庭,自小就膽大勇敢,為人處世有志向節氣。建安十七年,劉備率大軍進攻劉璋,張任與劉璋的兒子劉循一起抵禦劉備的進攻。隨後,劉備率軍包圍雒城,張任在金雁橋血戰,但是戰敗被擒。劉備聽說張任的忠肝義膽,於是想勸降張任,張任卻大聲答道:"老臣我終究是不會侍奉二主的!"於是被殺害,劉備非常的惋惜。

三國時期十大忠臣:諸葛亮才排第十,關羽也只能排第二!

第三名:周泰

周泰,字幼平,他是吳國的武將,之前他一直追隨孫策,後來被孫權看中,他的一生戰功赫赫,多次在戰爭中保護孫權的安全,身上受傷多達幾十處,據說就像是在皮膚上雕畫一樣,吳國的將領們對他非常的拜服。

三國時期十大忠臣:諸葛亮才排第十,關羽也只能排第二!

第二名:關羽

提起關於可是在忠義不過了,傅幹曾評價關羽:“勇而有義,皆萬人之敵,而為之將。”他為了蜀漢的發展立下了汗馬功勞。他也是非常重情重義的人,他舍義取忠,以劉備大業為重,絕情斷義,拿下曹操;又舍忠取義,以往日情誼為重,甘冒大罪,放走曹操。他降汗不降曹,五關投兄,麥城被俘。正真做到了‘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地步。至今人們拿他當做是忠義的偶像。

三國時期十大忠臣:諸葛亮才排第十,關羽也只能排第二!

第一名:董承

董承,東漢末年將領、外戚,漢獻帝劉協妃嬪董貴人之父,董承原為董卓女婿牛輔的部下,和李傕、郭汜、樊稠、張濟是老同事。他在小說《三國演義》中被描繪成對漢獻帝無比忠誠的大臣,他受漢獻帝的衣帶詔,在曹操權勢最大的時候組織劉備、種輯、吳子蘭、王子服等人密謀誅殺曹操,稱為“七義滅曹組”,但是事情最終敗露,被曹操誅殺,慷慨就義。

三國時期十大忠臣:諸葛亮才排第十,關羽也只能排第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