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我讀過且想推薦給您的15本書

上一篇:

上上篇:

前段有人說2018年的冬天特別冷,但不知怎的那些帖子忽然間就在網上消失了,弄得我都不知道該說冷還是不冷了。後來有人說2018年很可能是未來十年中最好的一年,我傻呵呵地還挺高興,心裡一個勁謙虛地說“趕上了趕上了”。

2018年親愛的老爸走了,我緊趕慢趕還是沒見上最後一面。好在大姐把一切都安排得很周到,當我跑進太平間時他老人家已經穿戴整齊,安詳地睡去。我捧起老爸的臉,發現依然是那麼溫暖,“他走了嗎?”我驚訝得差點兒就脫口而出。這個溫度留在我的手心裡,改變了我對死亡的認識。

2018年尊敬的岳母做了搭橋手術,本來是去安支架的,甚至覺得可能經過造影檢查連支架都不用安,畢竟感覺並不嚴重。沒想到大家都高估了自己和身邊的親人。我們的身體就像一架老爺車,表面光鮮內部老化,卻偏偏狂奔在一個特孫子的環境裡。這樣的結果讓我對接下來的日子倍感珍惜,讀書吧,這是最讓人感到快樂的事了。

1. 《寬容》

2018我讀過且想推薦給您的15本書

房龍的《寬容》實際上寫的是人類不寬容的歷史。幾乎每個喊著寬容口號謀求民眾支持的組織,在當家作主後都比前任更變本加厲地不寬容。

公元前四百年,當時最民主的國家古希臘處死了哲人蘇格拉底,因為他說“我們的命運應由我們自己創造,而不是神”。四百年後一位木匠的兒子因為宣傳仁愛與包容而被釘死在十字架上,其實耶穌發起的不過是一場猶太教內部的改革運動。基督教的傳播在初期極不順利,那些著名的殉道者幾乎都受到了各種不同尋常的處罰,被石頭砸死、亂箭射死、十字架釘死、鐵鋸斷身等等五花八門。然而基督教成為古羅馬帝國國教後便不再有任何寬容的念頭,他們最喜歡火刑柱,而且一定要慢火。擁有絕對權力後當然就不免貪腐,馬丁路德看不慣提出改革,創立新教,基督教內部出現最大的分歧。但是曾經利用信仰自由之神權作為口號攻擊天主教的新教徒在取得勝利後便完全忘掉了曾經的口號,迫害起異教徒來絲毫不會手軟,他們似乎更喜歡車裂。

為什麼人類不寬容呢?房龍認為“所有不寬容的根源都是恐懼”。恐懼什麼呢?我想無外乎恐懼質疑、恐懼挑戰、恐懼競爭,所以衛道士們才會說:“焦慮與質疑並不能創造價值,反而會阻礙我們邁向未來的腳步。”五百多年前,布魯諾就是因為質疑地心說而被教會燒死的,但他卻推動了人類邁向未來的腳步。顯然,時至今日,不寬容的歷史仍在繼續。

2. 《凱爾特的薄暮》

2018我讀過且想推薦給您的15本書

葉芝在愛爾蘭家喻戶曉,但在中國可能大部分人跟我一樣只聽過根據他的詩改編的歌詞《當你老了》。作為愛爾蘭首位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葉芝很可能是這個國家最偉大的詩人,那麼在去愛爾蘭之前不拜讀他的作品肯定是說不過去的。

散文集《凱爾特的薄暮》是葉芝整理的愛爾蘭民間傳說,有點兒像詩人到鄉下采風時的筆記,故事間沒什麼連續性,更像他蒐集的一些神話故事素材。雖然看得稀裡糊塗,但我十分欽佩葉芝對此投入的精力和對這些民族文化遺產的貢獻。歐洲神話總體分為三大系統:希臘神話、北歐神話和凱爾特神話。羅馬神話脫胎於希臘神話,而愛爾蘭神話則是凱爾特神話的重要組成部分。由於歷史原因,希臘羅馬神話成為歐洲主流,愛爾蘭神話這樣的弱勢文化更需要有人去挖掘整理。就好像中國以漢文化為主體,少數民族的民間傳說才更需要有人去採集和保護,可惜我們缺少葉芝。

我們不僅缺少葉芝,可能更缺乏葉芝的這種精神,一種潛心修煉、厚積薄發的精神。所以即便中國出現了葉芝,像這樣的作品也不一定有人肯給他出版呢。

3. 《都柏林人》

2018我讀過且想推薦給您的15本書

與一般的短篇小說集不同,《都柏林人》中的15篇小說似乎有意構成一個整體,敘述者的視角從前幾篇的兒童,到中間幾篇的青年,再到後來的成年,彷彿作者成長過程中留下的點滴記錄。

意識流文學大師詹姆斯·喬伊斯以一位冷靜的旁觀者眼光,細緻但不加評論地講述著身邊發生的故事,如同醫生切開病人的瘡口,將表皮下方壞死和尚好的部分一一呈現,然後面無表情地看著大家,用眼神說:“就醬,你們自己看吧。”故事大多采用開放式的結尾,像即將手術的病人,誰也不知接下來會有什麼結果。比如《姊妹們》講幾個女人聊起剛去世的神父,小說就在她們聊的過程中戛然而止,讀第一遍讓我不知所云,再讀才感受到其中那一絲對信仰幻滅的哀痛;同樣,《公寓》裡描述女房東處理她女兒與租客地下戀情的故事也在她與租客密談後呼喚女兒的聲音中結束,結果似乎並不重要,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主人公的處心積慮。每個短篇的情節看似平淡,卻總能直擊痛點,比如《伊芙琳》中面對抉擇時人性的懦弱;再比如《一小片陰雲》中群體壓力的影響以及現實對理想的打擊。

整部小說集籠罩在一股陰鬱、虛妄、麻木、市儈和無意義生活的氣氛中,讓人看到都柏林陰沉的天空,聞到空氣中瀰漫的酒氣。看似滿滿負能量,卻像一杯苦澀的黑咖啡,讓人沉浸其中不捨抽離。不得不說,那種感覺非常奇妙。

整部書最後一篇《死者》的最後一段將整個氣氛推向高潮,特別適合像我這樣深夜捧讀至此的未眠人,作者彷彿故意叫我們在暗夜裡合卷望向遠方:“整個愛爾蘭都在下雪。雪落在陰晦的中部平原的每一片土地上,落在沒有樹木的山丘上...雪花穿過宇宙輕輕地落下,就像他們的結局似的,落到所有生者和死者的身上。”

4. 《聖女貞德》

2018我讀過且想推薦給您的15本書

上學時看宋丹丹主演的話劇《巴巴拉少校》,對愛爾蘭幽默大師蕭伯納的作品完全無感,雖然有英若誠和朱旭配戲,但當時愣是沒看懂,印象中也沒樂。前段時間看了葉芝和喬伊斯後感覺愛爾蘭文學充滿一股陰鬱的氣息,難不成喜劇也這麼陰?讀完蕭伯納的兩部代表作《聖女貞德》和《華倫夫人的職業》後,方才有所領悟。

《聖女貞德》據說是蕭伯納唯一一部悲劇,但在尾聲部分我好像嗅到了喜劇的味道,當然是含淚的笑。貞德是法國的民族英雄,幫助查理加冕法王后被出賣給英軍,英國操縱的宗教法庭判她為女巫並活活燒死,多年後才得以平反。蕭伯納通過尾聲一幕虛幻出貞德平反後的眾生相:生者與死者都聚到一處對自己的罪孽表達悔意並向貞德下跪致歉,但當貞德問他們是否願幫她死而復生時,每個人卻以各種藉口偷偷溜掉了。顯然說比做容易得多,心口不一者的致歉等於一次新的欺騙。

《華倫夫人的職業》講的是華倫夫人之女在得知母親的職業秘密後毅然決然地拒絕了母親的金錢和她那幫狐朋狗友的誘惑,走上獨立的職業女性道路。如果一個人走投無路時為生存而做些骯髒的事還可以原諒的話,那麼她在發財後仍不思悔改繼續賺黑錢就是十惡不赦了。作惡常會形成一種慣性,放過自己一次,等於抹去了自己的一道底線,下次都無需突破了。

看過這些再重新思考幾位愛爾蘭文壇巨匠的共同點,我覺得他們不是天生陰鬱,而是善於反思,尤其擅用平實的語言反思深層的人性,巧合的是人性的底層常常比較陰。

5. 《藝術的故事》

2018我讀過且想推薦給您的15本書

貢布里希的《藝術的故事》可能是截至目前全世界受到讚譽最多的藝術史著作。由於作者的初心就是想寫一部普及型讀物,所以他堅持用淺近易懂的語言,避免任何“垂教”的感覺,而他的高明之處正在於他能以所有人都能聽懂的寥寥數語就讓人豁然開朗。

講到原始藝術時,他用一個簡單的例子讓我明白了畫像對原始人意味著什麼:一位歐洲畫家到非洲原始村落畫了一些牛的素描,臨走時當地村民難過地說“如果你把它們隨身帶走,我們靠什麼過日子呢?”

談到埃及藝術,他的一個輕輕點撥讓我頓悟那些看似不合常理的繪畫原本遵循的共同原則:無論哪一事物,古埃及畫家都從它最具特性的角度去表現。頭在側面最容易看清就從側面畫,但畫眼睛時就想起它從正面看見的樣子,因此一隻正面的眼睛就被畫到側面的臉上。肩膀和胸膛是正面的,那樣就能看到胳膊怎麼跟軀體接合,而一旦活動起來,胳膊和腿從側面看要清楚得多,所以又畫成側面。

他形容哥特式建築的飛扶壁就像車輪的輻條承載著屋頂傳導來的側推力。他指出魯本斯所在的佛蘭德當時並不流行苗條身材,而魯本斯也不喜歡古典美的“理想”形式,於是就有了被今天的一些人詬病的肥胖形象。他解釋倫勃朗筆下看似“不夠美”的人物造型時說“這取決於我們贊同以什麼東西為美,一個孩子常常覺得他奶奶的仁慈、佈滿皺紋的臉比電影明星五官端正的面孔更美。”

對於最令我困惑的現代抽象藝術,他說,現代藝術家想有一種已經制作出前所未有之物的感覺,不是僅僅仿擬一個實物,也不僅僅是一件裝飾品,而是比二者更重要、更持久的東西,如果我們想理解這種心情,就必須回到我們自己的童年,回到我們還願意用磚塊或砂土製作東西的時候,回到我們用掃帚柄當魔杖,用幾塊石頭當魔宮的時候。

貢布里希總是力求把複雜的藝術理論用簡單的大白話講明白,讓讀者覺得看似高不可及的藝術也可以為我們這些非專業人士所理解。而我們的有些“大師”卻喜歡用高深的語言將原本淺顯的生活哲理講得雲裡霧裡,令聽者因摸不著頭腦而自卑地拜服在他們腳下。不知道這是東西方的文化差異,還是某些人有意為之。

6. 《一個人的朝聖》

2018我讀過且想推薦給您的15本書

我上邊四位老人中身體最棒的岳母也病倒了,事實證明沒有人的身體是鐵打的,雖然有些人怎麼也不信。坐在心臟搭橋手術的家屬等候區,我翻開了這本《一個人的朝聖》。

這是一部關於愛的小說。生活枯燥乏味的哈羅德接到二十年前一位老同事奎妮的來信,她身患癌症寫信道別。哈羅德突發奇想要徒步六百多英里去探望老友,電話囑咐對方一定要等著他的到來,堅信如此可以延長老友的生命。故事就這樣緩緩展開,路上哈羅德想起了他酗酒的老爸、離家出走的老媽、分床而睡的老婆、無法溝通的兒子,還有曾互訴衷腸的同事。厭煩他的妻子莫琳也漸漸開始回憶二人初識的甜蜜,因兒子而起的紛爭和同事引來的猜忌。這裡沒有驚天動地的故事,只有波瀾不驚的生活,卻道出一些非常重要卻容易為人忽視的東西:愛。我們真的懂得如何去愛嗎?我們真的知道該怎麼去珍惜嗎?

時間真是個奇怪的東西,不知從哪一天起,曾經熱戀的伴侶心各一方,曾經親暱的父子水火不容,曾經無間的同事形同陌路,曾經話癆的朋友相見無言。也許我們都該停下來一個人思考一下,生活到底是什麼,不要讓時間奪走一切再扼腕嘆息。

7. 《瑪麗·安妮》

2018我讀過且想推薦給您的15本書

在巴斯皇家新月弧形建築的介紹中有這樣一段話:小約翰·伍德只設計建造了南側的主立面,買主買下一塊立面後再請其他建築師增建後面的部分,因此有人戲稱此建築為“正面看是安妮女王,背面看是瑪麗·安妮。”

瑪麗·安妮何許人也?當時我並不明白,回來後我在書店發現一本英國暢銷小說,名字就叫《瑪麗·安妮》。它是達芙妮·杜穆裡埃1954年的作品,這位作家最廣為人知的小說是曾被希區柯克拍成電影的《蝴蝶夢》。瑪麗·安妮是苦孩子出身,因為繼父生病,13歲便挑起家庭重擔。她的夢想是“嫁給一個有錢人”,並且“在他騙我之前先把他騙了”。她聰明伶俐,無論家中遇到什麼困難總能被她機智化解。但她還是先被男人騙了,嫁給一個假貴族真酒鬼。她從未失去過鬥志,甩下酒鬼丈夫跑到倫敦想方設法混進上流社會的交際圈。什麼交際圈啊,交歡圈吧,反正她跟無數男人保持曖昧關係,最終搭上了英國王子約克公爵這位有錢人。與所有的情婦一樣,她也在幾年輝煌後被無情拋棄,但瑪麗·安妮可不是那種善罷甘休之人,她決心報復。

對於我們這些權力階層以外的人來說,從來都是被當作棋子來用的。對,就是那句熟悉的“被一小撮別有用心的人所利用”。小情婦能扳倒大公爵?別逗了,那是另一位公爵暗中使勁的結果。在大人物的角力中,犧牲的永遠是小人物。就像在市場上,兩巨頭的競爭中,死的永遠是行業裡的小魚小蝦。

8. 《愛,以及其他》

2018我讀過且想推薦給您的15本書

最近看了本關於愛情的小說《愛,以及其他》,突然冒出個問題:我們上了那麼多年學,學了那麼多科目,怎麼就沒人講講愛情這門課呢?愛,難道不是那個致命的、決定一生幸福的X因素嗎?

小說描寫的是個三角戀的故事,斯圖爾特與初戀情人吉莉安的婚姻被他的好友奧利弗插足了,吉莉安與前者離婚嫁給後者,斯圖爾特遠走他鄉。十年後,事業有成的斯圖爾特回來了,三人再次面臨抉擇。有趣的是三位主人公對愛情各有一套理論:斯圖爾特認為初戀才是至愛,他再婚過但終歸放不下初戀;吉莉安認為真愛才是至愛,為什麼就不能同時愛兩個人呢?都是真愛啊;奧利弗認為大愛才是至愛,人生最精彩的其實是愛情以外的東西。

我猜根本就沒人能講清愛情這門課吧。愛是個綜合的多變體,當人們處於熱戀中時一切都不是問題,當生活歸於平靜甚至開始乏味時一切都成了問題。貌、性、錢、地位、志趣、教養、三觀,哪一樣都能引燃愛情的烈火,哪一樣又都能成為愛情破裂的導火索。

9. 《魂斷威尼斯》

2018我讀過且想推薦給您的15本書

所謂誘惑,就是那些讓人慾罷不能的社會禁忌,因“誘”而百爪撓心,因“惑”而迷失方向。關於誘惑的文學作品本身對讀者就是一種誘惑。

托馬斯·曼的《魂斷威尼斯》講的是一位老男人不可救藥地愛上一個美少年並最終病死在威尼斯的故事。同性之愛自古即有,古希臘有宙斯化鷹劫走伽倪墨得斯;古羅馬有哈德良偶遇安蒂諾斯封之為神;古中國也有餘桃和斷袖的動人典故。托馬斯·曼的故事比這些更狠,老男人與美少年根本就沒有任何肉體上的接觸,甚至連句話都沒說過,他只是遠遠地看,不停地想,碎碎念念、戀戀不捨,所以小說中複雜的心理活動比簡單的故事情節更撓人也更令人印象深刻。也難怪他能拿諾貝爾文學獎。

如果把小說中的情感簡單歸為同性之愛似乎略顯粗暴;其實也可以說是對青春的迷戀,就像納博科夫的《洛麗塔》;還可以說就是一種純美的追求,看到美的事物想長久地欣賞,而非擁有或拿來做些什麼,但是喜歡歸喜歡,千萬彆著魔。

10. 《窄門》

2018我讀過且想推薦給您的15本書

看過法國作家紀德的小說《窄門》有種說不出的壓抑,像被團身關在一個小籠子裡不得伸展,也許這是我看過的最畸形的戀愛故事了。

傑羅姆從小便喜歡青梅竹馬的表姐阿莉莎並勇敢地向她表白,阿莉莎也喜歡錶弟但表現得異常矜持。當他們在一起時,她期待為重聚而付出努力,可沒分離何談重聚呢?當傑羅姆說除了死亡什麼都無法讓他們分開時,她卻說死亡反而能讓人靠近。當傑羅姆求婚時,她讓他對女人多些閱歷再做決定。她看出妹妹暗戀傑羅姆,竟鼓勵妹妹嫁給他。這是高尚啊還是自信啊又或是太不自信了?看得人直著急。阿莉莎似乎迷戀在煎熬中獲取快感,當二人不在一起時,她在信中熱烈地表達愛意、焦急地盼望相聚,而當二人終於見面時卻又表現得無話可說。與其說阿莉莎愛的是傑羅姆,不如說她愛的是自己想象中的他,所以相見不如懷念。故事最後的結局很悲慘,但也是一種必然:不作不會死。

愛情是神聖的,但不必神化。如果無法正視一個人的缺點和變化,那只有去愛上帝了。如果把情慾性慾都當作骯髒勾當,那還有什麼是乾淨的呢?小說的題目出自《聖經》:“你們要努力進窄門,因為寬門和闊路引向沉淪...而窄門和狹道卻通向永生。”我的理解是要人不必追求世俗的榮華富貴,努力做常人難以做到的修身養性,但絕不是沒有困難自己創造困難然後還痛並快樂著。

11. 《倫敦的叫賣聲》

作者:阿狄生 等(英國和愛爾蘭);譯者:劉炳善;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2018我讀過且想推薦給您的15本書

最近一直在手機上讀書,對紙質書居然有些想念,於是跑到書店讀了整個下午,算是解解饞。時間有限未敢找大部頭,還好發現這本《倫敦的叫賣聲》,其中收錄了18-20世紀14位英國/愛爾蘭作家的隨筆,內容短小精湛、生動有趣。

隨筆類似散文雜文,涉及領域廣泛,但本書隨筆的共同點是均為大英舊事;所幸譯者是位老翻譯家,文風頗有民國味道,古樸雅緻躍然紙上,與內容真是再般配不過了。比如阿狄生的《倫敦的叫賣聲》,講的是過去倫敦城裡走街串巷的小生意人,作者對一些行當不明確的叫賣用語半嗔怪地說“誰能想到,修腳工喊的詞兒竟是:給活兒就幹哪!”這樣的詼諧讓人想起梁實秋追憶北平生活的散文集《雅舍小品》。以《格列佛遊記》名揚天下的愛爾蘭作家斯威夫特在這裡有一篇《育嬰芻議》,用反諷的筆法提議讓愛爾蘭貧民的子女不拖累父母和國家的辦法是將其賣給有錢人煮了吃,“因為他們既然已經把許多父母吃掉,看來也最有資格來吃他們的子女”,這與魯迅的《狂人日記》簡直異曲同工。

不知是我歲數大了還是怎麼的,對過去的東西開始各種懷念。屏幕看多了就想看看紙張,新時代看多了就想追憶舊時光。

12. 《黃金時代的荷蘭共和國》

2018我讀過且想推薦給您的15本書

荷蘭最偉大的時期是被稱為“黃金時代”的17世紀,瞭解這段歷史無疑是去荷蘭旅遊前的必修課。在研讀過荷蘭歷史學家撰寫的《黃金時代的荷蘭共和國》後,最深的體會是荷蘭在那一時期的兩大成功要素:重商和寬容。

16世紀末擺脫哈布斯堡王朝統治的荷蘭共和國在君主制國家環伺下成為唯一一個賦予商人充分政治權利的國家,商業信譽高於一切使它很快發展成歐洲貿易中心。世界首個股份制公司、首個證券交易所的創建標誌著其在商業制度上的領先。

寬鬆的移民政策和宗教信仰自由吸引了大批人才。在其它國家受宗教迫害和戰爭之苦的難民紛紛逃到荷蘭,令人想起二戰時期的美國。哲學家斯賓諾莎的父母就是從葡萄牙逃來的猶太人,解析幾何之父笛卡爾則從法國移民而來。經濟的發達和社會的寬容同時帶來藝術上的繁榮,倫勃朗、弗美爾、哈爾斯、斯泰恩這些繪畫大師集中出現在這一時期,絕不是什麼巧合。

合卷反思厲害之國,重商和寬容幾乎無從談起,隨便一個謠言就能把私企老闆嚇得屁滾尿流,敏感詞和404永遠讓人摸不著頭腦。所以大量的向外移民,思想上唯唯諾諾,藝術上庸庸碌碌也就不足為奇了。

13. 《用太陽的顏色孤獨燃燒:梵高傳》

2018我讀過且想推薦給您的15本書

梵高的一生都不被理解,他活著的時候在眾人眼裡是徹頭徹尾的loser。《梵高傳》記錄了他21歲以後的生命歷程,四段不成功的戀情和一條不被認可的繪畫道路,所幸他有一位無條件支持他的好弟弟。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團火,路過的人只看到煙。這本傳記就是幫我們看到梵高的那團火,也許還能對我們自己的人生有所感悟。

梵高的三個叔伯都是開畫店的,但他們沒能幫他賣出一幅畫。畫店老闆曾斷言梵高不是畫畫的料,老師也嫌他畫的不夠像。可是梵高很擰,他欣賞米勒、學習日本浮世繪、結交印象派,但他沒有被印象派淹沒,不願用他們的淺色調。畫家就是要畫出自己的感受,而不是複製一種客觀存在。結果他把星空畫成渦旋,把絲柏繪成火焰,讓藍色的天空和黃色的麥田激烈撞色。正常狀態好比一條鋪好的路,走起來舒服,但長不出花。為了加強色度,他大膽使用補色,用明豔的色彩和厚重的筆觸來提高視覺衝擊力。

梵高至死也不想改變,但他厭倦了孤寂。有時候生命只是一個播種的季節,收穫並不在這裡。當他完成播種後就離開了這個世界,無心再去等什麼開花結果了。

14. 《與世界偉人共進晚餐》

2018我讀過且想推薦給您的15本書

《與世界偉人共進晚餐》是我讀過的第三本房龍的著作,通俗易懂是這位美籍荷蘭作家的寫作風格,再厚重的主題也能被他輕鬆拆解。這部48萬字的歷史讀物介紹了40多位世界名人,如果逐一講解生平必顯枯燥,於是房龍杜撰了一種魔法可以邀請已故者前來做客,甚至將不同時期的人請到同一餐桌上對聊,一下拉近了與讀者的距離。

書中有幾處令我印象深刻,一處是談到法蘭西學院將莫里哀拒之門外,作者聯想起許多類似命運的人:奧地利的皇家權威不願給舒伯特提供一份工作覺得他不夠優秀、倫勃朗因為受到客戶質疑到死都沒還清債務、梵高在家鄉展示自己作品時被人狂吐口水、威爾第申請進入米蘭音樂學院遭到拒絕,理由是他毫無音樂天賦。如果一位天才暫時不被普羅大眾接受尚可理解,那麼不被“專業人士”認可只能說明這個社會正在被一群庸才所統治。

另一處是談到希特勒,作者說他最後一次待在德國時聽到過無數個有關這位新領袖廉潔正直的故事,人們都說“他不喝酒、不吃肉、不抽菸,甚至不親吻姑娘一下,他把所有時間和精力都獻給了偉大的理想。”“真是這樣嗎?”作者本想在眾人面前開個玩笑,結果被朋友急忙拉走,勸他趕緊乘下班火車離開德國,否則很可能吃盡苦頭甚至丟掉性命。無需多言,當時的社會環境已經一目瞭然。

15. 《堂·吉訶德》

2018我讀過且想推薦給您的15本書

很小的時候就聽說過《堂·吉訶德》,也知道其中的一些情節,比如大戰風車什麼的,但真正通讀卻還是頭一回,細想想好像對很多名著都是如此。

雖然這是一部四百多年前的作品,但今天讀起來一點兒都不覺得過時。堂·吉訶德沉迷騎士小說以至於幻想自己步入騎士世界,就像我們今天深陷手機之中以至於對身邊人視而不見一樣。他將風車視為巨人、把羊群看作敵軍,而我們今天又有幾個真正找到了自己的對手呢?每次公共事件發生,我們都像堂·吉訶德一樣英勇地衝上去聲討,但我們看到的其實都是我們被允許看到的,也許我們只被允許看到風車和羊群,當風車上的監控器壞掉、羊群裡的臨時工被開除後,我們就像堂·吉訶德一樣以為自己伸張了正義。

書至結尾處,堂·吉訶德醒過來了,他平靜地對大家說:“我是阿隆索·吉哈諾,因為我忠厚老實,大家都稱我為老好人。”今天的我們也都是不願惹事的老好人,只是不知何時才能醒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