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之數相合就揭示了十天干合化的奧祕

看我的文章應該有收穫的,前面文章揭示河洛數理、先後天八卦之象的內在聯繫和規律很生動,各種來回變化能讓你一下把河圖、洛書、先後天八卦的象印刻在腦中。因為以後的《周易》卦爻辭也好,各種術數也好,都可能同時用到先後天八卦之象、河洛之理,記牢了看什麼易學著作都方便,這叫胸中自有乾坤。本文通過河圖的簡單變化來說明陳摶《龍圖序》天地之數相合的道理,並且能讓你快捷的記住天干合化的規則。

胡一桂的《易翼傳》中載有陳摶的《龍圖序》,其中有幾句是這樣說的:始龍圖之未合也,惟五十五數,上二十五,天數也。下三十,地數也。在上則一不用,形二十四。在下則六不用,亦形二十四。我在以前的文章也說過,一為道之宗、六為形之祖皆不用。那麼是如何的不用呢?請看下面:

一、水、土本同根,水、土易位就是中宮、北方數字互換,二十四形自然成

我在以前的文章說過,水土本同根,天地、人身最初來源於水,然後漸漸凝成土。北方一、六水去中宮變成坤、艮土,五與十同一與六互換到北方位,中宮隱道一而顯形六。這樣二十四形自然成。南方和北方的數字和為二十四(7+2+5+10)。東方和西方數字和為二十四(8+3+4+9)。二十四數字中有陰陽交合。河圖變換後的圖如下

天地之數相合就揭示了十天干合化的奧秘

二十四這個數字有特別意義的,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有二十四節氣,陰陽進退皆用二十四,地有二十四向,人身左右有二十四經脈,脊柱頸椎、胸椎、腰椎共二十四節,一天有二十四小時。

二、河圖水、土易位就暗合了天干合化的道理,天干合化後的五行屬性就是原河圖該宮數字相加的五行屬性

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按變化後的河圖數字一排布就成了下圖

天地之數相合就揭示了十天干合化的奧秘

甲一為道之宗,成形後隱去,是不是跟遁甲有點關係,易友們自己可以琢磨一下。

甲一、己六到中宮得了五、十的土氣所以甲己合化成土。戊五、癸十到北方得一六相加為七之火氣所以戊癸合化成火。乙二、庚七居南得二七合九之金氣,所以乙庚合化成金。丙三、辛八居東得三八合十一,取一為水氣,所以丙辛合化成水。丁四、壬九居西得四九合十三,取三為木氣,所以丁壬合化成木。這不就是甲己合化土、乙庚合化金、丙辛合化水、丁壬合化木、戊癸合化火嗎。一水、三木、七火、九金、中宮土就是原來的河圖五行方位。

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按我的思路一分析,是不是更容易記住?天干合化死背不如活用,河圖、洛書才是真正造化之理。是不是河圖、洛書、五行、八卦要統合去理解?理解了就能活學活用,才能真正做到易學的廣大悉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