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收藏:兒童感覺統合訓練方法之前庭刺激

前庭覺是感覺中重要的一環,前庭覺為探測頭和身體與地心引力之間的關係,那麼,任何牽涉到頭部移動的活動均可產生前庭刺激。

前庭覺失調的小朋友,通常表現為無緣無故的哭鬧(無重力安全感),易跌倒,姿勢怪異(姿勢和平衡反應差),看東西總是看不全,情緒不穩定,不怕高,喜歡自己轉圈或者轉玩具等等...

針對前庭失調的小朋友,大眼整理了一些訓練的方法,各位家長可以在此基礎上變換方式,增加難度等,以改善前庭覺,促進大腦發育。

(1)連續翻滾——要求:能滾直線,可做到連續。大孩子要翻滾運沙包。

目的:提供前庭刺激,改善身體概念及計劃動作的能力。

(2)熱狗麵包——要求:躺在一箇中空的海棉空筒裡手、足、頭露出連續翻滾。

目的:提供前庭刺激,抑制原始反射,促進計劃動作能力。

(3)自搖滾筒——要求:孩子跨坐或趴在滾筒上兩腳或兩手著地,隨意搖擺。

目的:提供前庭刺激,改善姿勢機制。

(4)活動房子——要求:小狗趴的姿勢在滾筒內,自己左右搖擺。

目的:提供前庭刺激,改善平衡能力。

(5)小汽車——要求:孩子坐在滑板上用腳滑動運送物品。

目的:提供前庭刺激,改善平衡及身體運動能力。

(6)小帆船——要求:趴在滑板上。兩腿伸直,用手滑動前進運沙包。

目的:提供前庭刺激,提升姿勢張力,改善姿勢機制。

(7)懸吊遊戲——要求:將一塊平板或圓木吊在離地一尺的高度,孩子坐或趴在上面,自己擺盪或旋轉。

目的:提供前庭刺激,改善平衡及姿勢機制。

(8)直升機——要求:俯趴在滑板上,頭腳離開地面,原地轉圈,越快越好,下次再反方向。

目的:提供前庭刺激,抑制原始反射,提升肢體運動及兩側協調。

(9)滾筒大戰——要求:兩個孩子鑽入滾筒中撞擊後再回原地。

目的:提供觸覺及前庭刺激,改善肢體運動能力。

(10)轉輪盤——要求:孩子們圍成圓圈,中間一個孩子趴在滑板上,老師幫助他自己原地旋轉,轉到誰誰出來。

目的:提供前庭刺激,抑制迷路張力反射。

有問題評論或私信皆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