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最奇妙的地方,就是沒有標準答案

在我家,我學到的人生第一課就是別閒著。因為在我爸媽看來,閒著會引發閒散、無聊、空虛,直至放縱與迷失。總之就是沒有在進步,馬上要學壞。尤其讀高中之後,我媽只要一看到我躺著快樂,就氣得要死。我於是也或多或少跟著糾結,覺得自己好像確實不太忙,沒什麼上進心,也沒有出息,覺得除了學習以外,做什麼都是罪過,而我意志薄弱,長期犯罪。

所以不難想象我與“瘋狂的黃莊”初見時有多麼投緣。那是去年三四月份,治理校外培訓機構的通知剛發不久,但已初見力度。我慕名前往位於中關村大街、有培訓機構大本營之稱的某大廈,想看看“禁奧令”“禁補令”帶來的變化。

教育最奇妙的地方,就是沒有標準答案

大廈離北大附中、人大附中、清華附中都不遠,一共二十層,裝潢出眾,裡面有包括新東方、學而思、高思在內的數十家機構,但都沒掛招牌。“裡面百分之八十都是搞教育的,真每家掛牌,外面都掛不下。”保安大叔這樣解釋。

走進大廈,一種我與我的雙親喜聞樂見的,繁忙、充實、而又上進的氣息頓時撲面而來。

一樓節奏快。咖啡廳坐滿等孩子下課的家長,還有邊吃飯邊看書的孩子。大廳裡,有家長扯著一個小男孩,邊走邊問:“這句裡的‘should’是什麼用法?表達什麼語氣?”孩子支支吾吾答不出,女士急了,抬高聲調:“這都不知道!這都不知道怎麼參加考試?”再往上就比較安靜了,有時路過一間門半掩的小隔間,能看到師生二人隔桌相對,神情專注。

教育最奇妙的地方,就是沒有標準答案

“這才是好的教育啊。”當時心裡這樣想,“可惜我小時候沒有這麼好的條件,又不懂事。”

但當我真的開始面對面接觸、採訪這些家長和孩子,尤其是一些疲於奔命的家長和筋疲力盡的孩子時,感受又沒這麼簡單了。我開始看到光鮮背後的另一面,看到這些日復一日的奔忙,有些出於自願,有些卻實屬無奈。

於是轉而探訪一些小眾創新學校。和競爭漸趨極端的海淀黃莊不同,這些學校往往環境寬鬆,不以考試分數為主要目的,更關注孩子的性格養成、情感需求;提倡個性化教學、自主學習、在實踐中學習;提倡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融合。

沒有沉重的課業負擔,沒有白熱化的考試競爭,這裡的孩子看上去的確更像孩子,也更快樂。就連這裡的知識看起來也更純粹、更不功利。我開始覺得這才是好的教育,雖然很難複製推廣,因為貴。

“但本質上還是一種烏托邦。”很多家長卻看法悲觀,“孩子現在還小,可以短暫留在這裡,享受一些樂趣,屏蔽一些東西,但他早晚還是要接觸和麵對。何況這些學校的理念其實並不成熟,能把孩子教成什麼樣,其實是很不確定也很冒險的。”

這兩類教育方式或許相對極端,但就像精細化管理與自然成長的優劣一樣,每一種教育方式似乎都有其優勢與代價。所以究竟什麼才是好的教育?看到的學校和做法越多,反而越想不清楚。

一次採訪中,我拋出這個問題,對面的校長想了一會,回答:“哪有什麼‘好的教育’,選擇一種教育方式,其實更像是信仰問題,你相信什麼,你從什麼中獲取安全感,決定你最終的選擇。比如家長如果相信一步慢步步慢、孩子不能輸在起跑線上,那他們的安全感多半來自孩子比昨天多做了幾道習題、多掌握了幾個知識點。同樣的,家長如果相信成績過了一個點就沒多大用了,一個人的性格才是他的命運,那他們的安全感多半來自孩子今天是不是開心、陽光、滿足。”

“世界上每個人都不一樣,所以還是多關心孩子的想法,和孩子一起不斷探索、不斷嘗試、不斷調整吧。”她建議。

可能的確是這樣。很多人說教育一事如何如何重要,容不得試錯,但我其實一直很喜歡一句話,說只有考題才分對錯,而教育沒有標準答案。


教育最有趣也最奇妙的地方,不正是沒有標準答案嗎。

新的一年,希望繼續探索教育的更多可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