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載著幾代人甜蜜記憶的“特殊”藏品

糖紙收藏,可以算是一種冷門的收藏品種,甚至很多人對這種物品,都不甚瞭解。但是,對於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的人來說,留有餘香的那一層糖紙,方寸之間,埋藏著人們心中的甜蜜記憶。今天,民生大視野記者帶您認識一位喜愛收藏糖紙的達人,咱們一起去看看,那些年見證年代回憶的糖紙。

眼前這位就是糖紙達人竇先生。說起他收藏的糖紙,那可得有好幾本厚厚的書了。竇先生說在他小時候,糖果對於自己來說,那可是一種奢侈品。自己和同學們吃完糖果,都會將糖紙保存起來,夾在書裡或者日記本里,某一天拿出翻看的時候,高興的心情甚至都超過了的那會兒吃糖的時候。

竇先生說,當時收藏糖紙基本上都不用花什麼錢,平時走在路上,只要多加留意,就能有所收穫,有時候手裡有好看的糖紙,還能跟其他的同學進行交換。要細說起來,這撿糖紙、換糖紙也是有很多門道的,因為這糖紙,也分三六九等。像當時小時候買的泡泡糖,每一個裡面都會贈送一張漫畫,等到集齊一套的時候,就可以寄回廠家,來換取一些禮品,像這類糖紙,當時可是最受歡迎的。

竇先生告訴記者,糖紙一般使用的材料,早期的時候,多是透明包裝紙和蠟光紙。這些老糖紙上大都是透明或者白色的底子,上面裝點著花卉、水果、動物等圖案。目前市場上的糖紙收藏主要是從新中國成立之初到上世紀八十年代。其中,1976年的糖紙最值得收藏,因為那時候,物資相對匱乏,糖果是招待賓客和過年過節時的珍稀食品,在糖紙的運用上也格外的講究。竇先生說,那時對於自己來說,糖紙的意義絕對不是金錢所能衡量的,因為這一張張薄薄的糖紙,記錄的不僅是一段歷史、一種文化,更是自己童年的美好記憶。而在收藏糖紙的過程中,認識的那些志同道合的朋友,更是自己一輩子的珍貴財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