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馬看分紅!

關於如何看待企業的分紅,可謂眾說紛紜。有說,伯克希爾不分紅,複合增長率非常好,如果分紅了,複合增長率就下來了。有說,銀行股分紅非常好,結果股價很萎靡。有說,分紅還有扣稅,另外分紅後股價就下來了,事實上沒有掙到錢。有說,有錢分紅,說明企業掙到錢了。是好事。

二馬就不同企業的分紅模型進行一些討論。談一下自己針對分紅的觀點。

1、貴州茅臺:

貴州茅臺每年將約50%的利潤用於分紅,目前賬上有約1000億的現金。事實上,貴州茅臺需要投資擴產的資金很少。大量現金在賬上,僅做理財。這種資金效率是非常低的。茅臺應該將賬上現金全部用於分紅。股東拿到分紅後再買入茅臺股票,這是收益最大化的模型。

2、銀行股,這裡以興業銀行為例。

興業銀行2014-2017年的ROE分別為20.60,17.57,16.23,14.91。數據表明興業銀行上年未分配利潤 / 該未分配利潤實現的業績 是低於ROE的。說明資金效率逐年下降。興業基本上將22%左右的淨利潤用於分紅,剩下的利潤存留。存留利潤的收益大於無風險收益,但是低於上年ROE。這個模型尚可,畢竟企業要發展壯大,就需要更大的體量。

但是站在小股東的角度,最佳模型是興業將利潤全部分配,股東用分的的現金再次買入興業。這種情況下取得的收益要大於企業將現金存留的模型。因為利潤全部分配後,ROE 會提升。

3、中國平安:

中國平安2014-2017年的ROE分別為16.63,17.38,17.39,20.80,這組數據太漂亮了。存留利潤收益率大於上年ROE。這種利潤率越來越高的企業,沒有必要分紅。當然分紅後,立即買入平安的股票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站在二馬的角度,我是非常喜歡平安分紅的,每年約3%的利息,而且不融資。說明企業財務狀況非常健康。

4、康美藥業:

康美藥業過去四年的ROE也是逐年下降的,康美藥業大致每年的股息率為1%。貌似也是一個能夠常年分紅的企業,而且每年有20%的利潤增長率。乍一看,企業情況不錯。但是多看一眼,還是有問題的。首先分紅率不高,再看經營現金流,這個數據很不好看。也就是說賬上沒錢。當然不能大幅分紅,再看籌資現金流,這個是經營現金流的好幾倍。說明企業靠舉債發展。槓桿高,風險大。

二馬點評:

1、從安全角度:二馬認為企業分紅是好事,特別是大比例分紅。說明企業掙到錢了,我們買的企業是安全的。

2、從收益角度:綜合上面的幾個例子,可以看出利用分紅現金再次買入幾乎是最佳收益模型。這也證明了分紅絕對是好事。

3、對於不分紅,或者少量分紅,但同時又做大量籌資的企業,二馬都需要仔細推敲一下。是真的需要,還是把股市作為圈錢的手段。割韭菜來了。需要融資的企業儘可能迴避。

4、站在短線投資者角度,因為持股時間短,涉及到紅利稅,短線操作者會有損失。但是對於短線投資者,波段掙得錢要遠能覆蓋這點紅利稅損失,否則就不要玩短線。

二馬看分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