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要幫梅首相渡過“脫歐”難關?日本廠商先從英國逃跑了

如今唐寧街10號似乎面臨著“四面楚歌”。2月20日梅首相與歐盟方面“談崩了”。媒體報道稱,英方不再尋求與歐盟重啟英國脫歐協商。而歐盟方面則明確表示對談判前景“不是非常樂觀”。英歐在“脫歐”問題上沒有取得任何突破。探客發現,雙方的聲明中強調“會談的建設性”與“探索各種選項”,實際的意思恐怕就是“分歧巨大,無法彌合”。讓特雷莎-梅權威嚴重受損的不僅於此,為了阻止國家在3月29日“硬脫歐”,英國內閣或有15名部長倒戈反對首相。

英國脫歐大臣斯蒂芬-巴克萊近日表示,未來與歐盟進行的脫歐談判將聚焦於愛爾蘭邊境“保障”政策方面。原本英歐雙方在2018年11月25日達成了一個草案,規定如果沒有在21個月的期限內達成協議,北愛爾蘭將繼續留在歐盟單一市場與關稅同盟之內,遭到英國國內的強烈反對。如今梅首相的“B方案”又遭到歐盟的強硬拒絕,現在是進退失據。

安倍要幫梅首相渡過“脫歐”難關?日本廠商先從英國逃跑了

如果英國不能有序脫歐,將對社會穩定產生衝擊。鑑於可能出現大規模騷亂,英方為保護王室成員已經制訂了疏散計劃。更嚴重的是,“硬脫歐”將令英國付出長期且巨大的經濟代價。屆時英歐之間將不存在任何協議,歐盟所有條約都不再適用於英國,關稅水平會驟然升高,貿易方面也會產生劇烈的“造山運動”,出現很多壁壘。

在這種情況下,英國的核心競爭力大打折扣。高素質的勞動力市場、法治化的勞資關係、倫敦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英語的優勢地位、進入歐洲單一市場的橋頭堡……這些紅利都隨著“脫歐”而黯然失色、甚至完全消失。

英國商界開始指責唐寧街10號無所作為,不少企業開始“自救”。英國新首富Dyson在1月份就宣佈要把總部搬到新加坡。目前有200多家外國公司正考慮將業務重心轉移到荷蘭。由於“脫歐”前景不明導致燃料成本上升和飛行合同萎縮,經營困難的英倫航空宣佈倒閉。

雪上加霜的是,日本車企本田2月19日決定在2021年關閉在英國的工廠,從此以後不在英國生產任何汽車。這也是本田71年來首次終結海外主要工廠的業務。特雷莎-梅直言“非常失望”,而且擔心會進一步衝擊投資者的信心。本田2018年在歐洲的銷量是14萬輛,僅相當於中美的10%左右,盈利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另一方面,在英國生產電動車又會面臨成本與效率的難題。而英國的“脫歐”無疑是壓在駱駝背上的最後一根稻草。似乎是受到日企的傳染,“空客”與福特也考慮取消在英國的工廠,將生產線搬到歐洲大陸。

日系大型工廠的“出逃”,不僅令英國的就業形勢變得嚴峻,而且恐怕會影響英日關係。2019年1月10日,安倍在訪問英國時給特雷莎-梅送去支持,他聲稱“完全支持梅首相的脫歐協議”希望與英國持續發展全方位的夥伴關係,與英國一起享受經濟發展帶來的紅利,不希望看到“無協議脫歐”的局面出現。

安倍要幫梅首相渡過“脫歐”難關?日本廠商先從英國逃跑了

安倍還為梅首相送上了“大禮”——與英國單獨簽署經濟協定。事實上,日本與歐盟在2018年夏天就締結了“經濟夥伴關係協定”,此次與英國再籤一次無疑就是拉了梅首相一把。安倍甚至還解除了針對英國牛肉長達23年的禁令。

日本企業在英國的投資額達到了600億美元(約合4028億人民幣),兩國貿易額達到365.4億美元(約合2452億人民幣)。日本廠商為英國創造了至少150000個工作崗位,日本汽車企業在歐洲50%的產量都來自設在英國的工廠。

英方無疑希望利用安倍的來訪穩定住局面,尤其是投資者對英國的信心。日方則希望英國能夠在地緣方面予以支持。安倍特別提醒英國人:“脫歐”是英國重新恢復世界大國榮光的機遇,而且可以通過“印太戰略”這個捷徑實現。英日是地處歐亞大陸兩端的2個島嶼國家,都應該有“全球眼光”。

日方用心頗深,目的就是要在英國方面最需要時“雪中送炭”,從而在戰略利益方面獲得回報。東京方面擺出一種願意與英方“共患難”的架勢,確實起到了效果。

安倍要幫梅首相渡過“脫歐”難關?日本廠商先從英國逃跑了

在日方的鼓舞下,特雷莎內閣的國防大臣威廉姆森在2月11日和19日2次聲稱要派遣“伊麗莎白女王”號航母前往南海進行“自由航行”。這個決定搞砸了英國財政大臣哈蒙德的訪華行程。英國內部對威廉姆森的反對聲越來越多,其中最有說服力的一個是“英國的軍費不足以負擔這筆開支”。在英國的財政大臣和外交大臣都想加強對華關係以儘可能減小“脫歐”帶來的負面影響時,英國軍方一些人卻依然活在“炮艦外交”的年代。

法國率先醒悟過來,宣佈不會在3月到7月將“戴高樂”號核動力航母派往南海,以免加劇這一地區的緊張形勢。這種“退縮”實際上是明智之舉。內憂外困的英國反而依然端著架子,不肯面對現實,在日本推波助瀾之下還要在東亞“加強存在”,試圖介入亞洲事務。如今日方從“雪中送炭”變成“雪上加霜”,英方又該如何面對前方的圈套?如果倫敦方面識相點,就應該學會夾起尾巴,2019不是1840。(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