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不那麼喜歡knowyourself的文章?距離感

高冷的knowyourself公眾號

很早時候,別人推薦我一個公眾號,叫做“knowyourself”,講訴一下心理的科普文章。但是,文章整體還是很專業和客觀的。看多以後,發現這真的只能是一種工具。好冷靜,好冰冷的感覺,讓我覺得我跟文字之間有一個陌生的距離感。

它對於一些事情的分析,都喜歡引用一些論文或者數字。在分析,然後,給出結論。或者是一個方法或者解釋。它說的對嗎?從參考文獻的角度上來說,也是沒啥問題的。不過,就是無法抓住我。

科學心理學發展也是不過短短那些歲月

心理學開山鼻主是“佛洛依德”。而他更加喜歡把我們的生活或者行為歸因於兩個動機:性和攻擊性。這是一個衝擊性很強的字段。在當時,導致巨大的社會影響力。即便是現在,拿精神分析的方法來解析一個人,也是讓很多人不爽的。一方面,確實這裡面的理論過於忘性“這個大多數很羞恥的點”走,另一方面是佛洛依德的理論,很大程度是從自身演繹出來。

他的 理論中,很重要的一點,殺父弒母,就源自於他個人的情結。歷史上很多有名的心理學家,都是因為自己有病,而開始選擇自我治療,然後,發展出一個理論。無論是榮格、克萊因、科胡特等等。

而所謂的“科學心理學”,是拿更多的數據樣本或者更多的臨床經驗來進行分析。第一點,這麼學科本身發展時間就很短;第二點,心理學就是有很多方面不是實驗和臨床可以解釋或者分析;例如,夢的理解。就像在精神分析中,夢最好的解釋權來自於做夢的主人自我的分析;第三點,心理學講,外在世界便是你內在世界的投影。而你的成長也是社會成長的一個縮影。從一個點,推演到大群體。也是有很多可用性的。畢竟,大部分的人類的基礎一樣的。

文字的客觀,專業,讓我覺得這是文字和我的感覺

我喜歡諮詢,喜歡朋友,喜歡溫情,喜歡溫度。在這個過程中,我可以感受到不一樣的方式。在相處中,我們可以讀懂對方,可以讀懂不一樣的東西。

有激情的人,寫出來的文字包含激情。有信心的人,寫出來的文字包含勇氣。憂傷的人,寫出來的文字讓人感覺壓抑。不幸的人寫出來的文字,讓人感覺要流淚。

而太客觀的文字,讓我無法感知,無法感動。缺少那一絲的情緒和溫情。這並沒有對錯。而是一種風格。只是,我更加喜歡有情緒,有魄力的情緒。讓整個風格更加迷人,愉悅起來。

我喜歡武志紅的文章,雖然被人很多詬病,不過,在很長的時間裡,就是做好自己,讓他自己的情緒流淌在自己的文字中。我喜歡魯米的詩歌,讓自己的情感在詩歌中流淌。這種流動的感覺,或者有不足,有偏失,不過很美好,很舒服。

打破你我之間的間隙和隔閡

這個世界多少讓我有點失望。在太多的人那邊只能讀到功利、利用、工具。無法用溫情和誠意去打動很多的世界。有時候,我覺得自己活得很累。雖然我在我的範圍內努力創造出這些東西出來,但是,很大程度上,我很難感知到這些事情未來的發展。

其實,我也是一個迷茫的人。你以為就你一個人累嗎?其實,我也挺累的。

為什麼我不那麼喜歡knowyourself的文章?距離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