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害!王氏居然有這麼多郡望堂號!

源遠流長的歷史文化滋養了一個偉大的中華民族,培育了一個勤勞勇敢、仁愛智慧的王氏家族。王氏家族是當今中華民族中的第一大族,數千年來探天人之道,窮古今之變,暢時事之運,勵志自強,建功立業,英豪遍神州,美名揚天下。

一、郡望源流相演繹

郡望,堂號,是歷史上常用來放在姓氏前的稱號,也是表示一個姓氏內涵的專用術語。郡望,是某郡顯貴世族為標明家族身份而用的稱號,意即世居某郡為當地所望。堂號,是廳堂的名稱,舊時多指某一家或某一房的名號。不過後來也有將郡望、堂號混用,共同表示某地的一個姓氏的家族來源。

王姓來源眾多,郡望堂號也十分多,在當今中國所有大姓中,擁有郡望堂號之豐富,還沒有一個能超過王氏。一個郡望堂號的背後包含內容豐富的家族歷史。

厲害!王氏居然有這麼多郡望堂號!

(一)傳統的二十一望

歷史學家為了便於對王姓的研究,根據各支王姓人的不同來源和祖居歷史,將其分為二十一望。南宋碩儒王應麟在《姓氏急就篇》“王氏”注中,以及宋鄢恩《姓解》中,均稱:“王氏凡二十一望,各以分封食隋地而立也。”

傳統二十一郡望及其主要源流大致分佈如下:

1、太原:太原王氏以太原為郡望者,多稱太原晉陽人或太原祁人。晉陽即今山西太原市郊區一帶,祁即今山西祁縣,在太原市南(詳略)。

2、琅琊:琅琊王氏為祖居琅琊臨沂都鄉南仁裡,亦即今山東費縣東。

注:太原、琅琊王氏都是周靈王太子晉之後。其中王元為避秦亂,遷居琅邪皋虞城(今山東即墨),為琅邪王氏祖(詳略)。

東晉建立後,王覽的孫子王導、王敦因協助司馬睿建國有功而被委以要職,分掌軍政大權,形成了與司馬氏共天下的局面。琅琊王氏傳至王導,舉族南渡,相東晉元帝於金陵,是為“王氏金陵祖”。王導歷事元帝、明帝、成帝三朝。自是王氏一姓,盛於江左,世稱望族.與謝安一門,號為“烏衣巷世家”。

3、北海:北海王氏世居北海劇縣,即今山東昌樂縣西。

4、陳留:陳留王氏世居陳留浚儀,即今河南開封市。

注:北海、陳留,出自媯姓,為虞舜後裔,齊王田和之後。北海王氏因所居地望不同,以縣分為三支。三支中,營陵王氏知名最早,劇縣王氏影響最大,密縣王氏家富於財。世人所說的北海王氏,一般指北海劇縣王氏。獻帝初年,營陵王氏開基祖王修初顯於仕途,任高密令。王修有二子忠、儀,忠仕魏,官至東萊太守,散騎常侍,儀魏末任司馬昭安樂府司馬,因事得罪了司馬氏,終身不事晉,以教授為業,門徒多達數千人。晉末遇亂,不肯隨宗親渡江,遷於泰山郡,終為盜賊所殺。營陵王氏衰落後,劇縣王氏代之。兩晉十六國時,王猛僑居魏郡(今河北臨漳縣南),博學好兵書,佐前秦主符堅成就霸業。劇縣王氏亦因此而興。王猛有子四人:皮、休、曜、永。皮仕前秦,官散騎侍郎,休官河東太守,永官至丞相。前秦亡後,王猛子孫一分為二,分仕於南北朝。仕於南朝者,有王曜及休子鎮惡等人。宋武帝率眾北伐,鎮惡任前鋒,進軍關中,功居第一。武帝懼其功高震主,遣參軍沈田子誘殺之,連同鎮惡兄基、弟鴻、遵、淵、從弟昭、朗、弘等共八人。後武帝雖追封鎮惡為左將軍、青州刺史,封龍陽縣侯,讓鎮惡後人襲爵,但僅傳四世,至鎮惡曾孫睿時,遇齊代宋,爵位被革奪,此後便衰落不顯。王猛子孫仕於北朝者,則風光貴顯達數百年。如鎮惡弟憲,少遭父喪,隨伯父永在鄴(今河北臨漳縣南)。永仕前秦為宰相,秦亡時被西燕將慕容所殺,憲逃奔清河郡(今山東臨清東北),北魏初年出仕,官至幷州刺史,封北海公,年八十九卒。長子崇襲爵,次子嶷歷官尚書,封華山公。卒,子祖念襲爵。祖念弟雲,官豫州刺史。雲子昕,歷仕北魏、北齊,官至吏部尚書,有盛名。兄弟九人,貴顯一時,母清河崔氏,深諳風訓,所生九子時號王氏九龍。其中王暉少與兄昕齊名,官至兗州刺史。暉弟昭,官至考功郎中。昭弟隋,北齊孝昭帝心腹重臣,官太子太傅、散騎常侍。齊亡入周,周武帝用以為儀同大將軍、儀同諫議大夫。隋弟皓,官郢州刺史。皓弟曄,官滄初仕文林館侍詔。北海王氏居於密縣者,北朝時有名諱王閭者,數世同居共財,家人有百作餘口,家門雍睦,鄉里敬慕。官府奏聞,被旌表門第,號稱天下著名義門。

5、東海:東海王氏世居東海郯縣,即今山東郯城縣。

注:東海王氏亦東海郡郯縣王氏,世居今山東郯城縣城北。自東漢以至南北朝,東海王氏也是王姓人的一個著名家族。東海王氏起於東漢會稽太守王朗,王朗是個儒生,以孝義聞名,徐州刺史陶謙慕名舉其為秀才。王朗因替陶謙代寫奏章受到漢獻帝賞識,被任命為會稽(今浙江紹興)太守。因當時天下大亂,王朗先依附孫策,後投靠曹操,官至司徒。子肅,當世名儒,魏末官至衛將軍,有子八人。司馬懿當政後,王肅堅決站在司馬氏一邊與曹爽對峙,並將自己的女兒王元姬嫁與司馬懿的兒子司馬昭為妻。

王元姬的長子司馬炎後來成了代魏而立的晉武帝,王元姬也順理成章地成了太后。元姬弟王恂官至車騎將軍,襲封蘭陵侯,恂弟虔官至尚書,封安壽亭侯,虔弟愷官至後將軍,封山都縣公。王愷曾和石崇鬥富,名噪一時。王虔子士文襲父爵,鎮許昌,被匈奴人劉聰殺死。入東晉後,王虔之後王隆官後將軍,隆子景,景子雅。王雅有子三人:準之、協之、少卿,晉末分別任散騎侍郎、黃門郎、侍中。劉宋時,王雅孫慶任員外常侍,慶子元閔任護軍司馬,元閔子諶任黃門郎,入齊後轉南兗州刺史,卒於官。有從叔王擒,以文學見黨賞於宰相王儉、齊競陵王蕭子良等人,官至尚書左丞。又有王準之任司徒左長史,準之子延年任員外常侍,延年子僧儒仕粱為尚書郎,有盛名,是東海王氏在南朝影響最大者。蕭齊時,東海王氏又有長沙太守王沈。南北朝以後,東海王氏衰落無聞。

6、高平:高平王氏世居高平郡,漢魏時屬山陽郡,即山西省晉城。

7、京兆:京兆王氏分為京兆郡霸城、新豐、藍田、杜陵四支,分別相當於今陝西西安市東北、臨潼縣東北、藍田縣柳城、長安縣東北杜陵。四支之中,以霸城和杜陵兩支最知名。

注:高平、京兆王氏亦為姬姓傳人,據說其始姐是戰國時期的魏公子無忌。秦滅六國之後,無忌的子孫逃至泰山,始以王為姓。西漢時,泰山王姓被遷至霸陵(今陝西西安東北),因此地屬京兆尹,後來便被稱為京兆王氏。鳳閣王家起於漢宣帝時濟南太守王賢,世居京兆郡霸城縣(一作霸陵,即今陝西西安市東北),後徙杜陵(今陝西長安縣東北)、咸陽鳳歧原(今陝西咸陽市一帶)、汲郡(今河南衛輝市)等地。王賢是魏公子無忌玄孫,祖卑子,始姓王氏。卑子九世孫遵,後漢河南尹。遵生魴,魴生某,某生景,景生均。均後八世,衰落不顯,至北朝,有同州刺史王羆,追隨宇文恭任驃騎大將軍,進位柱國,生三子:謨、軌、文楷。謨襲爵,軌仕隋官至東郡通守,文楷官起部郎。王羆孫王述在幫助楊堅代周建隋中立有大功,被授予軍職。其後,京兆王氏族人在隋唐兩代顯示出了超人的文韜武略,名人輩出。王遵十一世孫直也世居京兆,官至瓜州刺史,子孫亦貴顯唐代。其中有名王德真者,是其孫,在高宗和武后時兩任宰相。《新唐書宰相系表》說,王姓在唐代,最著名的有三支:一曰琅邪王氏,二曰太原王氏,三曰京兆王氏。這實際上在是為當時的王姓仕途,排座次。在從唐朝建立到大中年間兩百多年中,京兆王氏家庭有十八人登進士科,三十多人登臺省之位。唐玄宗年間,這個家庭中有三人曾任鳳閣舍人,故京兆王氏之被稱為鳳閣王家。隨著唐王朝的消亡,京兆王氏也漸漸銷聲匿跡。

8、天水:天水王氏世居天水郡上縣,即今甘肅天水市。

9、東平:東平王氏世居東平郡新桃縣,即今東平縣一帶。

10、新蔡:新蔡王氏世居今河南新蔡縣。

11、新野:新野王氏居今河南省新野縣。

12、山陽:山陽王氏世居今山東滕州市西。

注:山陽王氏又稱高平王氏,是繼元城王氏之後又一個王姓著名望族。山陽即山陽國,西漢景帝時分梁國設置,武帝時改稱山陽郡,治所在昌邑縣(今山東金鄉縣西北),下轄昌邑、鉅野、高平、金鄉等十縣。西晉時改稱高平國,後降為郡。王氏始居高平膩子縣,即今山東滕州市西北、南陽湖邊的魯橋鄉南。山陽王氏開基始祖是東漢順帝時太尉王龔,永和元年(136)徵拜太尉,在位五年。王襲後,山陽王氏成為文化大族,其子王暢於靈帝建寧元年(168)拜司空,登三公之位。暢子謙,任大將軍何進長史。謙子粲,漢末文學巨匠,為“建安七子”之一。……南北朝後山陽王氏逐漸敗落。

13、中山:中山王氏世居今河北定縣。

14、章武:章武王氏世居今河北行唐縣。

15、東萊:東萊王氏即東萊曲城王氏,世居今山東掖縣東北。

16、河東:河東王氏世居河東猗氏縣,亦即今山西臨猗縣南。

注:天水、東平、新蔡、新野、中山、章武、東萊、河東等均為子姓敫王子比干之後。

17、金城:金城王氏世居金城郡,亦即今甘肅省蘭州市。

18、廣漢:廣漢王氏即廣漢郡郪縣王氏,世居今四川中江縣東南。

19、長沙:長沙王氏世居今湖南長沙市。

20、堂邑:堂邑王氏世居今江蘇六合北。

21、河南:河南王氏即河南郡王氏,世居河南洛陽市。

厲害!王氏居然有這麼多郡望堂號!

(二)三十八郡望及四十四望

兩宋及兩宋以後,王姓望族與分支更多,遠遠超出二十一望之外,僅鄧名世《古今姓氏辯證》一書所記,兩宋時的王姓就有三十八望之多,其中除去二十一望外,多出的十七望是如下:

1、河間王氏(畢公高之後)。

2、汲郡王氏(王子比干之後)。

3、烏丸王氏(烏丸族)。

4、馮翊(同州)王氏(羌族鉗耳氏)。

5、安東王氏(回紇阿布思族)。

6、營州王氏

7、華陰王氏

8、河內王氏

9、廣陵王氏

10、聊城王氏

11、長安王氏

12、高陵王氏

13、藍田王氏

14、上黨王氏

15、鄴郡王氏

16、廣平王氏

17、樂陵王氏。

此外,還有周考王弟之後的考城王氏、高麗族的拓王氏或樂浪王氏等等。

厲害!王氏居然有這麼多郡望堂號!

還有以下二支大的王氏也未列入。

(1)元城王氏出自虞舜之後,屬媯姓之王。秦滅齊後,齊王室田氏後代被遣散。西漢初,田安一支來到平陵(今山東東平)。田安的四世孫王賀得罪當地豪強終氏,為避禍乃遷居魏郡元城委粟裡(今河北大名縣東),遂為元城王氏。王賀的孫女王政君連嫁兩次皆未婚喪夫,十八歲時被送入宮中當了最低一等的宮人。一個偶然的機會,王政君到了太子身邊,不久就生了一個兒子,取名劉驁。三年後,漢宣帝死,劉驁被立為太子,王政君隨之成為皇后,其父王禁被封為陽平 (今山東莘縣)侯。

王禁死後,王政君的哥哥王鳳承襲了爵位,元城王氏由此開始知名。王政君的侄子王莽登上皇帝寶座,立新朝。十五年後,新朝在農民起義的打擊下瓦解,劉秀建東漢,元城王氏也失去了往日的地位與榮耀。自西漢元、成二帝時開始,到東漢建國前,元城王氏為天下第一望族,權勢地位遠遠超過西漢皇室。至王莽時代漢自立,建立新朝,其聲望與後起的王姓二十一望相比毫不遜色,然而,卻不被包括在王姓二十一望之中。

(2)三槐王氏

太原王氏後裔王言,其先祖為太原祁人,是姬晉第五十六代孫,娶妻姚氏,始定居於山東大名府莘縣,唐末黎陽縣(今河南浚縣)縣令,後以子孫貴,追贈許國公。王言之子王徹,五代後唐同光元年(公元923年)中進士第一,成為狀元魁首,官至左拾遺。從此,大名莘縣王氏便日益興旺繁昌。王徹後被追贈為魯國公,妻田氏,贈泰國夫人。王徹之子王祐,大名莘縣人,字景叔,自幼聰慧過人,年輕時曾任魏縣、南樂二縣縣令。入宋以後,晚年拜為兵部侍郎,於上任後月餘去世,終年六十四歲,追封晉國公。相傳,周代宮廷外種槐樹三棵,荊棘九株。百官朝見天子之時,三公面對槐樹而立,九卿面對荊棘而立。後世便以三槐代指三公一類的官職,九棘代指九卿百官。王祜親手在庭中栽種了三棵槐樹,希望借重三槐的喻意,顯赫族人。後來次子王旦果然當了宰相,孫王素又做了北宋仁宗時的工部尚書。王氏族人遂稱這支王氏宗族為三槐王氏,並將宗族祠堂命名為三槐堂。王祜曾孫王鞏文彩出眾,與蘇軾友善。蘇軾為之作三槐堂銘,從此三槐堂揚名天下,成為子孫後代通用的堂名。

厲害!王氏居然有這麼多郡望堂號!

綜上所述,三十八望也不能歸納王姓的望族,這裡再簡要歸納為四十四望如下:

1(39)、王城王氏,週考王弟之後的考城王氏。

2(40)、高麗族的拓王氏或樂浪王氏。

3(41)、元城王氏,媯姓之後。

4(42)、三槐王氏,屬太原王氏。

5(43)、豫章王氏,太原王氏景肅後裔世系,居江西南昌、婺源武口、安徽歙縣、湖北陽新、鄂州、浠水等。

6(44)、開閩王氏,居福建,後擴大到臺灣與東南亞。

(二)地望源流相演繹

研究地望常常必須與該地的主要支系的源流結合起來,以便於真正把握世系傳承。但是,往往某一地方有多支王氏族人存在,而且隨著歷史的發展還在不斷地變化。依據我們的經驗要把握以下幾點。

1、古代族人往往首先在封地繁衍集居,遷徙時也往往同族同宗相聚而居,以便相互保護與照顧,從郡望之城市到廣大農村均普遍,所以,以地望研究世系源流比較方便。

2、在當代,隋著交通與通訊的發達,科學技術的發展,社會行業和社會分工的細化,城市人口的迅速增加,人員流動範圍與速度的加快與擴大,族人以地集居的現象逐漸淡化甚至在逐步消失。因此,姓氏世系研究應當偏重以世系。因此尋根連祖、編繪世系圖,成為研究的主要形式。

3、現在雖然古代的郡望已基本消失,集居現象也在逐步消失,但是在廣大農村的一些村、多個村、或一大片區以某個姓氏為主還很常見。也就是說說地望是以較小的地域範圍形式而存在,當然在某省或某市縣以某姓氏為第一。農村人士的家族觀念仍較強,城市人的家族觀念在淡化。

目前,我國處在太平盛世與構建和諧社會的大好時光,重修家譜與尋根連祖活動也在發展擴大。這對搶救、保護與宏揚具有中國特色的悠久歷史文化具有重大意義。從東南沿海到大西北、大西南,從大城市到廣大農村,修譜之風出現可喜的發展。形式上略有差異,城市修譜以個人為主,農村則是以宗族為主的一村、多村,甚至聯合城市人進行。他們不計報酬、自籌資金、以奉獻精神默默地在撰寫中華民族悠久歷史文化的三大支柱之一的家譜文化而努力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