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利寶:心懷對金融行業敬畏之心,從未向誘惑妥協

前不久,網貸行業的重磅文件“175號文”的下發,會讓不少平臺“知難而退”。但在這個關鍵時刻,也有平臺正在暗暗竊喜,坐等好消息傳來。

互聯網金融應該是推動普惠金融發展的存在,“做好人”則是平臺成立之初就該做到的。當平臺為吸引出借人、獲取大量利潤,“活期理財”產品氾濫之時,網利寶因對金融風險深懷敬畏之心,堅持走正道,從未發過此類產品。

網貸行業的“老鼠屎”正在出清。合規前提下,風控能力成為了核心競爭力。

拒絕誘惑的同時,網利寶深耕行業細分領域。通過篩選優質借款人、實物抵押等方式降低風險。“風控教父”陳文達的加入,無疑是錦上添花,也側面印證了網利寶的實力。

網利寶董事長趙潤龍認為:“經歷過大浪淘沙,優質平臺會脫穎而出,而風雨過後的P2P行業也將迎來更穩健的發展。”

01

拒絕誘惑


從2014年開始,很多P2P平臺效仿餘額寶模式陸續推出活期理財產品,存取靈活,年化收益又高,得到了大量投資者的青睞。過去幾年活期理財產品可謂是氾濫,助力網貸平臺飛速發展。

活期理財產品對於平臺來說,是搶佔市場份額的強力武器;對於心術不正的平臺來說,則是快速吸收資金的最有效方法之一。

網貸平臺的活期理財產品,大部分是平臺的標的組合,主要是指平臺將多種不同類型的資產打包銷售,對接活期資金池;另外還有代銷金融機構的理財產品和平臺資產的靈活轉讓。

不管是哪一種活期產品,都存在相當大的風險。代銷產品對金融牌照有較高的要求,代客理財存在資金去向不明的情況,其中最容易發生的就是平臺產生自己的資金池。

活期理財產品從短期來看,不管是對出借人還是平臺來說都是“有利可圖”的。實際上,流動性風險就是這麼來的。一旦遇到資金大規模撤離,或者前期債權出現較大的違約(即使有足夠的抵押,處理抵押品也需要相當長的時間),後續資金就可能無法包容這種借貸遊戲的週轉節奏,平臺的資金鍊就可能會斷裂。

2015年12月28日,《P2P監管細則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禁止“將融資項目的期限進行拆分”;2016年8月24日《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再次禁止“將融資項目的期限進行拆分”,“發售資管、基金等金融產品”、“資產證券化”等與活期理財相關的行為亦在禁止之列。

儘管如此,還是有不少平臺在利益的驅使下,肥著膽子賣著活期理財產品。隨著監管力度的加強、更具體文件的下發,明確活期產品不得觸碰資金池、需要明確資金流向等紅線之後,迫於無奈才下架了此類產品。

去年雷潮期間,有多少平臺因為非法集資被抓、因為抵禦不了流動性風險被迫清盤,想必大家心裡都有數。

物慾橫流,網利寶卻是出淤泥而不染。成立四年,從未發過此類產品。網利寶董事長表示,“因為我們的團隊對金融太瞭解——這種產品在漲潮時看上去很美,但一旦遇到退潮,對平臺和出借人都將是毀滅性的打擊。”

曾經親身經歷過美國次貸危機的趙潤龍對風險有著深刻的認識,他認為,風險管理是金融業務的核心所在,是互聯網金融企業的發展命門。

因為對金融行業深懷敬畏之心,信念堅定,才能不向誘惑妥協。

02

平臺可持續發展能力


趙潤龍從伯克利大學畢業後,曾先後加入摩根士丹利、美銀美林等世界頂級投行。他說:“如果只是想要賺錢,我可能並不會選擇創業。人生很短,這輩子總要為社會留下點什麼。”

創辦人的理念決定了網利寶的初衷。從源頭杜絕資金池形成的可能,接下來控制風險,則是平臺可持續發展的核心。

網利寶首席風控官陳文達坦言,“趙總是一位具有全球化視野且胸懷大志的實幹家,這是我選擇加入網利寶的重要原因。”

在加入網利寶之前,陳文達曾在英國渣打銀行、美國加州聯合銀行、新加坡華僑銀行、新加坡工商銀行、新加坡大華銀行等國外知名金融機構擔任風險管理要職,是銀行信貸業務操作及信貸風險管理方面的高級專家,在金融風控領域被譽為“風控教父”。

網利寶曾在開放日上,向出借人現場打開了平臺風控系統,並且通過大屏幕對在貸項目借款人信息進行了全流程、無遮擋的展示。

網利寶建立起一套完整的360度風控體系,切實保障了出借人的資金安全。

初審、複審、法務審核、運營審核、貸中管理、貸後追蹤……每一個上線的項目都是這套風控流程體系嚴格篩選出來的結果;借款項目在線上募資前,網利寶會對借款人資質和抵質押物進行嚴格審查;借款項目在完成線上募集後,網利寶更會對借款資金的使用情況、借款人最新情況、資金歸還情況等進行跟蹤。

此外,網利寶還先後與多家知名大數據徵信方案供應商如前海徵信、同盾科技等合作,通過接入第三方數據庫,大大提高了篩選優質借款人的效率和準確性,也進一步提升了平臺反欺詐能力,以及對違約風險的預測與判斷能力,防患於未然。

陳文達在風控上有自己的“武功秘籍”:一是確保借款人有充足現金流作為第一還款來源;二是借款要有足值抵押品作為第二還款保證。

陳文達認為,風險管理不只是風控部門的事。他在公司內部建立平臺風控文化,讓風險意識深入人心。

03

未來可期


網利寶四週年BIG DAY上,趙潤龍用九個字總結了其能夠穩健運營的原因:做好人,走正道,成正果。

截止到2018年12月31日,網利寶累計成交總額突破230億元,累計註冊用戶超過320萬人,累計成交筆數240萬筆,為出借人賺取收益近8億元,獲得了業內第三方機構的高度評價。

網利寶在行業出現動盪之際,緊跟監管步伐。在知名評級機構的合規排名中位列前茅。目前,在網貸天眼、貸羅盤等第三方平臺的綜合評級排名中,名次靠前。

當網貸行業成交量結束下降趨勢,出現小幅回暖之時。網利寶也重振旗鼓,回饋社會,提振投資人信心。

去年12月,網利寶推出了雲南公益行活動,與雲南福貢團縣委和情潤怒江公益社團攜手,走進怒江,傳遞愛心,共同幫扶貧困山區的老人和兒童。

據統計,在我國,中小企業創造了60%以上的國內生產總值,提供了80%以上的城鎮就業崗位。但由於貸款管理成本高、中小企業扛風險能力弱等原因,銀行在支持中小微企業融資方面一直力度不足,P2P的價值就是幫助中國中小微企業解決融資難題,為中小企業成長助力。

“這也是網利寶的初心和使命。”趙潤龍說:“在過去的發展過程中,我們無數次被投資人抱怨沒有活期、不夠靈活、用戶體驗不好,但面對質疑我們從不動搖,在金融行業慢就是快,在金融行業穩就是贏。”

能夠抵禦誘惑的人,內心一定是堅定無比。

趙潤龍認為,網貸行業去年出現的波動,一方面是因為部分平臺初心不正,出問題是遲早的時;一方面是在行業發展早期,由於准入門檻低,使得一些不具備風控能力的平臺進入,隨著監管加強競爭加劇,就面臨被淘汰的境遇。

在監管目標越來越明確,行業即將“水落石出”的階段。扮演好信息中介角色、極力向合規靠攏、資產端優質、風控實力強的平臺定會逆勢而上。

“經歷過大浪淘沙,那些始終堅持合法合規運營、重視風險控制的優質平臺會脫穎而出,而風雨過後的P2P行業也將迎來更穩健的發展。”趙潤龍對此充滿信心與期待。

網利寶:心懷對金融行業敬畏之心,從未向誘惑妥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