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上千家問題平臺,近50%處於失聯狀態,警方介入不足兩成!

來源 | P2P觀察

作者 | 觀察君

2月14日,國家信息中心在其官網“信用中國”發佈了2018年失信黑名單年度分析報告,其中部分內容提及“2018年P2P網貸行業問題平臺”。

報告顯示,目前近50%的問題平臺處於失聯狀態,僅14.51%的問題平臺已進入警方調查程序。

從已進入警方調查程序的平臺數據分析來看,問題平臺涉嫌犯罪類型,主要集中在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佔比74.19%。

據網貸之家2018年12月月報統計數據,截至2018年12月底,累計停業及問題平臺達到5409家,問題平臺歷史累計涉及的投資人數約為215.4萬人(不考慮去重情況),涉及貸款餘額約為1766.5億元。

2019年的網貸行業,化解風險還是一條任重而道遠的路。

2018年上千家問題平臺,近50%處於失聯狀態,警方介入不足兩成!


01

上千家問題平臺,近50%處於失聯狀態


2018年的網貸行業,很冷很冷,問題集中爆發期,一天20幾家問題平臺的情況也是有的,3天出兩項監管文件的情況也是有的。

2018年,P2P網貸平臺風險事件頻發,大量平臺集中暴雷,出現提現困難、平臺失聯、負責人跑路、終止運營等問題,其中諸多問題平臺涉嫌構成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或集資詐騙罪。

2月14日,國家信息中心在其官網“信用中國”發佈了2018年失信黑名單年度分析報告,其中部分內容提及“2018年P2P網貸行業問題平臺”。

報告顯示,根據對各地公安機關公開信息的不完全統計,2018年出現問題的P2P平臺有1282家,主要集中在浙江、上海、廣東、北京等地區,其中浙江涉及問題平臺數量最多,達287家,佔總數的22.39%(見圖28)。

2018年上千家問題平臺,近50%處於失聯狀態,警方介入不足兩成!


在2018年,行業風險加速釋放的結果就是問題平臺數量的劇增,因此,各地警方介入P2P行業調查的力度也不斷加大。

儘管如此,報告顯示,2018年,各地警方介入調查186家問題平臺,僅佔2018年問題平臺的14.51%。

此外,報告中的另一個數據更加刺痛著出借人的心,行業2018年近50%的問題平臺目前仍處於失聯狀態。

在問題頻發的這段時間,出借人時刻關注著監管的動態,也時刻關注著警方對問題平臺調查的進度,每一次資產凍結,每一次抓捕犯罪嫌疑人,都揪著眾多出借人的心。

在上千家問題平臺中,警方介入調查的平臺不足兩成,而這部分問題平臺中,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是問題平臺主要的犯罪類型。

02

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成問題平臺主要犯罪類型

行業動盪,問題平臺究竟有什麼問題?對出借人會造成什麼影響?

報告顯示,從問題平臺涉嫌犯罪類型來看,主要集中在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涉及138家,佔總數的74.19%;其次是涉嫌非法集資,涉及37家,佔總數的19.89%;此外,有10家問題平臺涉嫌集資詐騙,佔總數的5.38%,還有1家問題平臺涉嫌合同詐騙。

就拿草根投資來說,非法吸收公眾存款這出戏,根本就不可能一直唱下去。

草根投資在2013成立上線於杭州,A輪1000萬美元融資於2015年1月,由小米順為資本投資;B輪融資10億元;C輪融資1億元。2018年6月宣佈D輪融資由洲際油氣等投資23億元。整個草根投資的4輪次融資,背後真相都複雜而撲朔迷離,草根投資被立案調查後,B輪、D輪投資方都極力撇清關係,進一步顯示草根投資在融資宣傳、經營合規上的草莽做法。

7 月 31 日晚,草根投資被爆出連夜解散員工的消息,在經歷了平臺一個多月演戲維穩後,創始人金忠栲自首,留下了高達 97.15億元的債務。

出借人惶恐,但是隻能繼續面對噩夢,近百億的資金去哪裡了?

此外報告表示,在集資詐騙活動中,當事平臺往往會假借P2P網貸之名,以正常的投資項目為幌子,實際上玩著借新還舊,擊鼓傳花式的龐氏騙局,以高收益,高返傭等為噱頭進行宣傳,吸引廣大投資者的加入。

實際上,聚集的資金被其任意揮霍、浪費、轉移或者非法佔有,其行為嚴重擾亂互聯網金融市場秩序,挫傷市場信心,給投資者帶來財產損失,嚴重擾亂金融秩序,同樣也造成了惡劣的社會影響。

03

行業風險化解,2019年任重道遠


行業要繼續發展,就要清理好行業風險,但是日積月累形成的風險,並不是幾份監管文件就能化解的,還需要時間來消化,還需要監管不斷引導,更需要行業自我淨化。

據網貸之家2018年12月月報統計數據,截至2018年12月底,累計停業及問題平臺達到5409家,問題平臺歷史累計涉及的投資人數約為215.4萬人(不考慮去重情況),涉及貸款餘額約為1766.5億元。

從政策層面來看,監管對網貸行業的監控和引導早就已經開始了,從2014年監管劃出“四條紅線”到最新的“175號文”和“1號文”,監管的目標逐漸明確,但是備案也是一推再推。

所有人都在等,平臺在等,出借人在等,等行業風險出清,等監管完全落實。

2019年,會不會再出現雷潮是很多人都擔心的問題,從監管的條例來看,2019年會有大部分平臺退出是可以預見的,該如何化解風險,引導行業“軟著陸”?

對監管而言,對平臺而言,都是必須面對的難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